候,這天下姓晏還是姓戰,也就不好說了。
她要拿捏的,也就是老皇帝的顧慮。
赫皇貴妃跪在老皇帝的面前,雍容華貴但不算年輕的面容帶着淚痕。
“陛下,臣妾别無所求,隻求陛下能留馮嫣兒一條性命,哪怕是貶妻為妾,如今耀兒還在民間巡查,若是回來之時,自家的皇妃被判下獄斬首,他要如何自處?您的兩位皇孫,又該如何自處?”
說到兩個大孫子,老皇帝有些動容。
可是事已成定局,他這個皇帝也沒辦法,他也是愁容,“愛妃莫要說了,當日那黃氏女子當衆告禦狀,京城裡傳得沸沸揚揚,若是不能公平處置,如何給百姓一個交代?”
如今他還是皇帝,是天下之主,他不想在自己晚年當政的這幾年,給自己一生的勤政愛民留下任何污點。
自古,有多少帝王,都是在晚年變得昏聩,而他卻深刻警醒着自己。
也或許,人都是利己的,那三皇子妃,不過是一個不成氣候的女子罷了,再則,現在百姓都知道三皇子妃做了那等惡事,也是丢了皇家的顔面。
更何況,那事情已經證據确鑿了,人證物證都不缺,即便是想要嫁禍給府裡的下人,說是下人自作主張都難以服衆。
說到這,老皇帝也有氣,“朕從前竟然不知,那馮嫣兒看似柔弱,卻能如此心狠手辣,殺人滅口,一家幾十口人,連看門狗都沒放過。”
赫皇貴妃噤聲,哪裡是馮嫣兒的主意,那馮嫣兒就是個沒主見的,被後娘馮陳氏養廢了。
若不是看在馮良的地位上,後院那些側妃妾室也都是馮良那一脈官員的女兒,恐怕那馮嫣兒都未必能在晏雲耀的後院活下來。
殺人滅口,那不還是她兒子晏雲耀的主意嗎?
其實老皇帝心裡也清楚,可他算是打定主意,要把晏雲耀從這件事情中摘出來,把馮嫣兒當成棄子,自然隻能把這個罪名全部按在馮嫣兒的頭上。
他不排斥皇子們的競争,可若是朝堂上的政事,心狠手辣,殺伐決斷,都還能說得過去,他自己當初也是在一幫兄弟的厮殺中九死一生,才奪得了帝位。
可偏偏隻是為了搶奪人家的紡織秘方,争奪一個布匹皇商的位置,為了這點兒小事兒,殺人幾十口,這就有些過火了。
哪怕是将人囚禁,如今都還能有個說法。
要說就還是晏雲耀做這件事情的時候,根本沒給自己留後路,也根本沒将一個商戶放在眼裡,漏網之魚,也沒有處理幹淨。
蠢貨。
老皇帝如今也對晏雲耀這個溫潤賢德的兒子有些别樣的看法了,特别是
罷了,建渝州府的事情,還拿不出證據。
他歎息,“愛妃且先回去罷,此事已經沒有商量的餘地了。”
老皇帝最會權衡利弊,棄了馮嫣兒,他也要給馮良這個兩朝老臣一個交代,前段時間,因為馮陳氏的事情,馮良官降了半級,再升回來便是,然後再委以重任。
那馮良,也未必将一個女兒有多麼看重,馮良也是風流,後院還有不少庶子庶女呢。
為了一個女兒,不顧官位,他覺得馮良不會這麼愚蠢。
赫皇貴妃眼神斂下眼中的恨意。
這事情,不能坐以待斃了,即便是最後不能保住馮嫣兒,晏雲耀不在京城,她作為晏雲耀的母妃,也要先穩住馮良。
當天,赫皇貴妃便喬裝打扮一番,去了右相的府邸。
馮陳氏前段時間被判了流放,相府沒有了當家主母,如今府裡負責接待的,是一個良妾,一個地方小官兒的女兒,畏畏縮縮的,上不得台面。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一路竟仙華+番外 有你就有一切 卿入君懷+番外 鳳凰歸之靈尊等等我 他真的很綠茶 正經仙+番外 我與反派共沉淪(穿書) 師弟你能更毒嗎 灼灼其凰+番外 前任他穿成了反派 玉石墨仙記 我穿成了狐狸精 素手妙心 藥仙不一般 俠露相逢 柔系風寒 兩世傾+番外 蚌珠是個小可憐 那麼多禦獸,我該召喚那一隻呢 總有人惦記我的高冷徒弟+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