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啟皇帝那樣的火爆脾氣,當時就大怒,你們兄弟争爵争到過來逗我玩,我一個皇帝國家大事還處理不完,你們家的這樣的破爛事還敢鬧到我這裡耍着我玩。不是争爵位嘛,誰都别要了,當場就傳旨削了武清侯府的爵位,清點全部家産,除了女子嫁妝外,所有東西全部充公。至于孟大老爺和孟二老爺削去所有官職,兄弟倆手拉手回鄉務農去吧。聖旨下來,頓時震驚朝野,一是沒想到嫡庶争産能争到這一步,二是沒想到孟家倆兄弟能如此極品。孟二老爺當時就傻了,孟大老爺卻是哭死了,他原本打算的是,孟二老爺肯定不舍得把全部家底捐了,他要說不願意,萬啟皇帝大怒,很有可能就把武清侯的爵位給他了,他想的是拿錢換爵位。這也是對萬啟皇帝的脾氣沒有考慮全面,萬啟皇帝用人也是很講究的,像孟大老爺這種連自己弟弟都如此坑的渣渣,回鄉務農的最合适。因為不是犯了政治大錯,清點家産的太監也算是和氣,再加上葉老太爺打點,除了媳婦的嫁妝外,女子也把貼身衣服首飾帶上了。葉老太爺又親自送孟家衆人到淮陽,淮陽是孟家的祖籍,祖墳和祭田都在,祭田并不入官。兄弟到如此地步,肯定是徹底決裂,沒想到分家的時候,孟大老爺還要跟孟二老爺争祭田。葉老太爺作為世交長輩,當時拎起棍子把孟大老爺打了一頓。至于分家,其實真沒啥分的,除了祭田之外剩下的都是女子的東西,各人帶走就好了。葉老太爺因為才捐了錢,手上也沒現銀,便留了五處田莊給孟老太太,還想像以前那樣是不能了,但子孫也不至于挨餓。一晃十幾年過去,前幾年書信來往還算勤勉,後來也有,但都是一般書信,報報平安之類的。馬上就年關了,孟老太太突然一封書信來,葉老太爺本以為也是一般報平安的書信,沒想到這回信上卻托了另外一件事。因為葉老太爺與孟老太爺關系太好,年輕時就說過要結兒女親家的話,但兒女出生之後卻年齡不大合适。當時孟老太爺就笑說,兒女不合适,孫子輩裡總有合适的,便把自己随手帶着的一塊玉配,一分為二,當做信物,口頭說了這門婚事。孟家被削爵貶出京城,葉老太爺便沒再提過這門婚事,這回信上孟老太太雖然沒有提起婚事,卻是托他照顧自家長孫,今年十三歲,叫孟昭。雖然說是長孫,但身世多少有點說不出口,孟昭的生母在孟昭一歲時被休出了,後來孟二老爺另娶正妻,孟昭這十來年一直跟着孟老太太,父親和繼母都不管他。孟老太太年齡一天天大了,身體越來越不好,可能活不到他娶妻生子那天。雖然母親不好,但總是孟家子孫,也十分聰明機伶。因與理國公府是故交,葉老太爺也十分仗義,孟老太太便打發孟昭來京城,讓他到國公府來,希望葉老太爺看在以前交情的分上,幫忙照看這個孩子,也不說與葉家的婚約之類的,就希望葉老太爺能幫孟昭娶房媳婦,以後好歹就看他自己的造化。&ldo;唉,孟嫂子這些年太不容易。&rdo;葉老太太看完信就是淚流滿面,孟老太太并沒有在信上說自己過的有多苦,但字裡行間那股心酸都能讀的出來。又道:&ldo;昭哥兒才十三歲,與其讓他們找來,不如過了年派個人去接過來。&rdo;&ldo;我也是這個意思。&rdo;葉老太爺說着,孟老太太信上說成那樣,想想當年與孟老太爺的交情,他如何不照看。想了想又道:&ldo;當年我與孟老太爺确實說過要做兒女親家的話。&rdo;葉老太太卻是一臉為難,道:&ldo;當時也就是随口一說,不如先把人接了來,婚事以後再說也不遲。&rdo;兩家交好,幫忙照看孩子并不打緊。當時議定兒女婚事時孟家還是侯府,兩家算是門當戶對。孟家的現狀就不說了,就孟昭的出身,要說嫡子也是嫡子,但母親被休出的嫡子,是最尴尬的一種。孟老太太信裡的意思也說得明白,别說分家産,孟二老爺連媳婦都不會給他娶。一窮二白的窮小子,又一直生活民野鄉間,見識檔次能有多高。幫趁着教育兩年,然後出錢給他娶房媳婦,再幫點銀子就算是對的起故交。要是真履行婚約,别說葉芙和葉薇自己不願意,她這個祖母也不想孫女嫁這樣的人家。葉老太爺歎口氣,葉老太太能想到的事他如何不知道,男人不怕窮,怕的是沒見識沒見前程。若真是個鄉下窮小子,婚事确實不好提,便道:&ldo;也是,先看看人再說吧。&rdo;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天災末世:我在全球零元購 奮起吧,囧受 誰家後院不起火 影帝懷裡的軟萌小血庫聲色撩人 上午毀我丹田,下午在你墳前燒紙 她又飒又甜 風起雲湧 火影:大筒木小南! 社畜的我,和蘿莉吸血鬼同生共死 顧府春深 讓我在最好的時候遇見你 本宮不渣 我的力氣每天增加一百斤 紅樓之林家媳婦 複仇漩渦 皇帝義妹不好當+番外 被禁欲大佬強寵生七寶後逃回現代 相殺 豪門貴女複仇記 精靈小王子他又召喚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