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本網

書本網>開局發老婆,亂世收留萬千美人 > 第216章 出宮(第1頁)

第216章 出宮(第1頁)

就連許多南梁舊臣面對陸謙如此大刀闊斧的改革,也開始擔憂。

步子一下邁的太大,會不會适得其反?

整個新朝就隻有陸謙一個人依舊穩如老狗。

“自己從二十一世紀來,許多觀念與這些古人不符,一些政策改革超出他們的認知也實屬正常,唉,算了,凡事都有個适應過程,習慣就好了。”

有大把錢糧在手,還有無敵于天下的軍隊,陸謙并不覺得快速改革有什麼不妥。

下朝後,陸謙将内閣一衆輔臣留了下來。

“各位,推廣新式作物的工作進行怎麼樣了?”

陳國忠遞上戶部交上來的詳細章程,禀報道。

“禀皇上,土地落實到百姓手裡的地方已經在開始推廣了。”

“隻是,許多百姓沒有見過土豆,玉米是什麼作物,不敢貿然嘗試,大多選擇了他們較為熟悉的稻谷。”

“嗯。”

陸謙點頭這個他早有預料,不過無妨,稻谷更耐儲存,且系統給的前世高産稻種産量并不低。

陸謙直接拿出了一本自己剛剛編撰出來的土豆,玉米栽種手冊交給幾人。

“把這本栽種手冊送去司禮監,讓他們大肆刊印,争取早日下發到各地。”

“告訴和州府衙門,凡願意嘗試耕種土豆的農戶賦稅減半。”

為了将作物徹底推廣開,陸謙也是煞費苦心,畢竟這可是能救命的東西,争取能讓所有百姓在最短時間内擺脫糧食短缺問題。

“對了,那八萬倭寇俘虜安置的怎麼樣了?”

“回皇上,按照您的吩咐,已經全部押往遼東開墾田地去了,下一步就是耕種。”

說着,幾人也提出了自己問題。

“隻是,陛下,遼東苦寒,土地貧瘠陛下為何選擇讓他們在此處耕種?”

遼東地區一年到頭隻有短短三四個月的溫暖氣候,又是曆代蠻子的定居地。

所以,在絕大部分人眼中,遼東地區就是鳥不拉屎的苦寒之地,根本不适合種植糧食。

“卿等勿憂,朕自有分寸,遼東可不是貧瘠之地,等收成時你們就知道了。”

“對了,記得将刊印出來的手冊也給遼東多發些,讓當地官員多用點心一定要将這些俘虜教會。”

這八萬人都算得上是精壯勞力,經曆上次的事件後這些小八嘎也老實了很多,陸謙也再虐待他們,畢竟還要靠他們打工呢,這可是一股不小的生産力。

至于土地陸謙也是十分清楚,遼東擁有大量的黑土地,在前世可是有糧倉之稱。

随後,陸謙詢問了一下科舉改制後進行得怎麼樣了?

說起這個,内閣輔臣兼任直隸學道的崔秉言一下來了興趣,此事正是由他和手下部門負責。

崔秉言滿臉笑意道。

“回陛下,科舉改制的消息傳到全國後,天下文人學習無不歡欣鼓舞,對陛下歌功頌德。”

“就連此前那些對商稅增收不滿的各地商人也閉嘴了,開始積極配合官府納稅,畢竟以往他們的子孫可沒有資格通過科舉進入仕途。”

“可以說陛下此舉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好國策,相信後世所有讀書人都會記得陛下的好。”

崔秉言眉飛色舞的說着,而他作為這項國策的第一位實際負責人,他預感自己絕對能跟着沾光青史留名。

“好,要盡快把各地學堂搞起來,讓各地教育部門出面與教學先生溝通。”

“問他們是否願意歸附于朝廷體制内,享受和公務人員同樣的待遇,拿朝廷俸祿吃飯。”

說罷,幾位内閣輔臣都愣住了,崔秉言本來還在想剛經曆戰亂,百姓窮困潦倒,底層學子大多連學費都交不起,這樣一來朝廷招納人才的進度肯定會很慢。

可聽陸謙說完崔秉言隻覺瞬間豁然開朗,是啊,把教書先生納入體制内,由朝廷給他們俸祿。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逃離鄉村故土的我,隻想涅盤成仙  拒絕PUA,做回大明皇帝  末世:出精神病院後,我發癫了!  (綜同人)非本丸内本丸[綜]+番外  七十年代小嬌嬌  完蛋!陛下這是要白嫖我!  大明嫡皇孫,開局救活太子朱标  缺氧  廚色生香:養個夫君,好下口  大明:我皇太孫,今日要登基!  (綜漫同人)審神者加班拯救世界+番外  老公,你行不行啊  馭手  唯你莫屬  三國:羊奶肉包,我竟黃袍加身了  大唐:藏私房錢,被小兕子曝光  快穿之宿主你快住手呀!  這片海我承包了[直播]  女尊:她們都是壞人  皇女請回家  

已完結熱門小說推薦

最新标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