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本網

書本網>剛穿來我就被流放了 > 第80頁(第1頁)

第80頁(第1頁)

俗話說“災難無情人有情”,在這個時候,人性的善良就顯現出來,東城很多百姓都自發過來幫忙,他們有的帶着自家做好的幹糧送給西城災民,有的騰出自家房間供西城災民歇息,這次,東城的富戶也表現良好,都不用府衙要求,每家每戶都主動捐贈銀子和糧食。

人總是樂觀的,雖經曆了災難,但隻要能安定下來,用不了多久就又是好漢一條。

下午,城防軍出動了一千個士兵進行小範圍的決堤,他們慢慢把洪水引向市郊農田,準确的說,是引向城防區的農田,這事一傳十,十傳百,像吹風閃電一樣很快傳遍全城。

要知道,這個朝代的百姓,不管是居住在府城還是居住在鄉村,都把農田看得非常重要,百姓們賺了銀子,要不就是買農田要不就是買鋪面,主動把洪水引往農田這種事誰都不會幹。

城防軍的士兵在慢慢引洪水進農田,旁邊有府衙的衙役在維持秩序,所以,邊上看熱鬧的人雖多,但都隻敢小聲讨論。

幾個頭腦單純的居民在旁邊輕聲感歎:“天,城防軍和衙役都瘋了嗎?他們把洪水引向農田,今年的收成不想要了。”

幾個陰謀論患者在旁邊搖頭晃腦:“我覺得這估計是朝中有人要陷害劉将軍,讓他今年交不出公糧,你說這陷害之人也太缺德事了吧,這可是農田,禍害什麼也不能禍害農田啊!”

但大多數人還是聰明人,他們細細琢磨一番,紛紛覺得這應該和洪水有關,今年這洪水不對勁,往年早就退了,今年這水還一動不動,而且今年這雨也邪乎,長這麼大還沒見過這種瓢潑大雨,于是,一部分又聰明又有擔當的人主動加入引水隊伍。

***

趙悟走後,樊城去驿站給李真真搬來一堆書,還帶來翡翠給她準備的飯食,除了飯食,翡翠還給她準備了兩手爐,忙完一丢丢後,李真真吃過飯食,再用手爐暖暖手,終于可以稍輕松點,好好思考一下還有沒有更好的方法幫忙洩洪。

待趙悟取得劉将軍的同意後,樊城和蔣勇也各自帶人加入引水隊伍,昨日,蔣勇及士兵在各個路口幫忙維持秩序,但今日,趙悟已經派了專業人士鎮守河道,他也就不去湊熱鬧,幹脆和樊城一起去幫忙引流。

閉目一會兒後,李真真記得李樹給的書中有一本遊記,那個作者估計是“歐陽研的迷弟”,他根據歐陽研在京中做的市政排水工程,大膽設想是否可以在農田建立溝渠,幫農田提高生産。

李真真看到這個設想,就想起在現代社會,經過無數農業專家的實驗,确實可以在農田裡合理開溝,她在中央電視台的農業頻道有看過,農業專家結合各種明渠、暗溝的排水渠道,對農田進行規劃管理,這樣不僅可以做到水澇時降漬排澇,幹旱時還可以蓄水灌溉。

可惜排水溝的做法,她隻在電視上看過,沒見過現實中農田溝渠的分布,但沒關系,作為一個建築系畢業的工科女,她懂大概原理,于是,她結合遊記内容,自己琢磨着畫了溝渠詳圖,為了避免邊坡坍塌,她還專門備注邊坡需要放坡。

現在,可以在農田周圍挖上溝渠,有了溝渠後,容納洪水的能力就加強了,待水退後,可以根據圖紙把挖好的溝渠改造成農田排水渠,這樣,也不算白費人力。

她想了想,圖紙還是得拿給董師爺,讓他安排工部專業人士去現場施工,并根據實際情況進行修正。

不想,找了一圈居然沒看到董師爺,最後,她還是在丫環的指導下才見到号稱”趙家幕府智囊團重要成員“的董師爺。

李真真看到他時,有些驚訝,又覺得這畫面讓她有些不忍直視,隻見他身着一件不知道從哪裡找來的紅色衣袍,站立于府衙後院正中,同時,他左邊站着三個高矮不一的蘿蔔頭小孩,右邊站着三個貌美的女眷,一行七人,排成一排,幾人正在向上天祈禱,接着,幾人很有氣勢的跪在蒲團上,口中開始念起心中所願。

嚓,這不是智囊團成員嗎,用腦力取勝呀,大哥,你怎麼玩起這個!這還不是太驚訝的,聽旁邊那領路丫頭說那三個貌美的女眷和三個高矮不一的蘿蔔頭孩子分别是趙悟的妻子、小妾和兒子。

暈哦,那趙家不是号稱百年世家嗎,百年世家的文化傳承果真和别家不同,如此不同凡響,但看幾人那架勢,好吧,很認真。

李真真也不懂這方面的事,對于不懂的事不亂置評。

這七人架勢倒是足,隻不過面前的材料有點局促,隻見他們幾人面前都隻放了一個饅頭,饅頭上插着三根香,嘴上反複嘟囔着:“求西城水退,求西城水退……”,不仔細聽,還以為幾人念的“信女願三個月吃素以換取某某”那句現代梗。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和親公主重生後  重生嬌寵,戰神王爺的醫品悍妃+番外  從曹賊開始的無限戰争  八零風水大師  全民:我背誦三千道藏轉職天師  系統逼我去修仙  尋龍太保  重生後我成了門派的團寵師妹+番外  昆明:今夜你将誰遺忘  穿成假孕太子妃  入職天道,我在系統後台當GM  白日提燈+番外  綠茶女配拿馬賽克劇本  (綜漫同人)港口Mafia高層有話要講+番外  真理百分百  輪回樂園:熔爐  萬古天驕  第四天災【救贖傭兵團】  重生後,嬌妻甜如蜜+番外  渣了曆劫神君後  

已完結熱門小說推薦

最新标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