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堂内姚縣令、馮主簿、馬縣丞、杜縣尉等一些官員正在議論本次送京舉學一事。在北朝縣一級官吏中,大縣的縣令和小縣的縣長,以及縣尉、縣丞,主簿,中正等都由朝廷委任,雖然品級不同,但相互監督制約。再下級的官吏,由他們選拔任命,他們縣大,人員很全。
這時王中正從堂外大步進來,一拱手說:“姚大人,各位大人,宋曹掾剛才清點人數,我縣十幾鄉共50名選生全部來到縣衙外,現在辰時正刻剛到,是否請縣令大人出門,給全縣學子和陪行的親眷訓示幾句,等辰時三刻好讓宋兵曹帶隊護送進京了?”
“很好”姚知縣不冷不熱的點點頭,說道:“王中正辛苦了。聽說你老家新中鄉今年出了一批才俊,本次鄉選你鄉人數也是最多,希望京試能一改我縣屢次名次墊底之窘境。”
王循心裡“哼”了一聲,知道縣令諷刺他多年在太學選生的差事一直沒辦好,甚至懷疑他這次選拔有偏袒本族的嫌疑,其實就是沒有照顧縣令的關系家族。他知道若要照顧關系,就會像往年一樣繼續沒有成績,更得受郡裡中正的責備、因此今年必須改變,至于成與不成就看運氣了。于是他硬着頭皮說:“下官多年辦事不利給本縣抹黑,十分愧疚。由是今年特地每鄉巡查依據生源考試情況重新派發名額。此外,關于各鄉筆試選拔的方案,大人也是親自審核的,馬大人與我共同操辦,下官保證所選之生必為最優,毫無任何徇私舞弊之處。”
“王大人,本官也無法辨别本屆選生優劣,隻有大考才見分曉。若本屆我縣依然排末,上面再追責你我,我必提報郡守大人明查。”姚縣令的同窗是京城朝中中書令領黃門侍郎鄭俨鄭大人,出身也是五門四姓高族之一(清河崔氏、範陽盧氏、趙郡李氏、荥陽鄭氏及隴西李氏,孝文帝遷都後定為五門四姓高族)。但因為鄭俨與太後有染、權傾一時,與中書舍人徐纥等勾結甚密,結黨營私,因而與同是高門的各大家族、黃門郎二王以及中書監袁翻等關系非常不睦。因此才有本縣,李家、王家,與姚家等大族的明争暗鬥。本次學子之中王先正是王中正的侄子,新中鄉的選生、尤其袁亮的弟子最多,而姚縣令幾個家族的子弟多數沒有選中,姚縣令正氣的不打一處來,哪能不以此做點文章。
王循原來因為雙方家族的關系不睦,之前一直遷就姚知縣,不過今年好不容易複學,選生太多,沒法平衡,因此才建議通過公平的方式選生。尤其這些年他的政績不好,自己必須改觀,因此對于今年他也是孤注一擲,不能管許多。此刻見縣令沒理還不饒人,氣的激辯道:“下官承諾,若本次京選我縣依然末尾,我即承擔徇私之罪,辭官歸田。”
主簿見二人争辯,連忙解圍:“大人、中正。外面各鄉紳名流正等候拜見,是否即刻出去見見,耽擱太久,影響學子們出發,怕失了禮數。”
縣令見已經激将成功,不想再鬧得過僵,便說:“好,王大人快人快語。馮主簿說得對,我們這就出去,中正大人,學子的事今天你是主角,大家此來還是奔你,還請你主持,本官陪你一同應酬應酬。”王大人也退步說:“哪裡哪裡,大人是父母官,請大人出門訓示,然後我陪大人見見考生,鼓勵鼓勵他們。還有請杜縣尉再叮囑叮囑宋曹掾。”
“一定一定”杜縣尉拱手答道。衆人出門,與諸位考生和其他人等寒暄鼓勵一番。
等縣令等人講話完畢,大隊人馬開拔南行,出了陵縣半日。在官道岔口,見從平城、定州方向斷斷續續的,不少百姓步行或車輛、馬匹等彙入他們道路中。孫雲他們、亭長等一些人騎馬比較方便的,與那些人流中的不同人攀談相問,才知道上谷一帶真王率北鎮降戶起兵,北軍不能收複,而且定州一帶也不太平,百姓不得安,都向中京或南邊逃離。
護送首領曹掾與各鄉亭長議論道:“當今太後複政掌權,朝廷混亂。各地尤其北方又亂套了。聽說不僅上谷,西邊的秦州去年就反了。秦王的地盤打到泾州、涼州,快到潼關了,幸虧蕭都督頂着。可朝廷依然争權奪勢、不可開交。”“是啊,女人幹政自古就是取禍”“别瞎說,殺頭之罪。”“這些學子進京也說不定是禍事,投錯了門路也是白白丢了性命。”“我等不必抄心這些,趕快到站交了差事就回來,做好準備,萬一起義軍過來好早些躲避。”
因人員比較多,行走工具不一緻,因此行進的很慢。轉日大隊行至偏遠山路,忽然聽見前面人聲嘈雜,哭喊聲起。幾個亭長拽出佩劍随着曹掾和護送的兵士縱馬過去一看,原來十幾個毛賊正圍搶逃難的一家大戶,與護院人員打了起來,旁邊幾個賊首騎馬持刀正吆喝:“爾等聽真,留下錢财,保你們不傷性命,否則刀槍無眼,别怪我們心狠手黑。”
亭長們都以目光詢問宋曹掾,曹掾舉劍指道:“住手,大膽毛賊,光天化日搶劫,我官兵至此,還不投降。”賊人聽見官兵來了都大吃一驚,可擡頭一看,穿着官衣持械者并沒有許多人,一個頭領遂大叫道:“弟兄們别怕,官兵沒有幾個人,都是無本事的鼠輩,把他們擒下,奪了馬匹兵刃我們好用。”說着,幾個賊并過來,因人多路窄,他們都下了馬奔向曹掾幾個人。這邊亭長們也留人看住戰馬,都步行殺奔過去,雙方攪在一起。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孫雲與李辰他們師兄弟在隊伍前面,看的清楚。但見賊首頗有些功夫,與宋曹掾相鬥并不示弱。而亭長和兵曹手下的兵卒平時養尊處優、總不訓練,肉多氣喘,與賊兵相比,人數雖然多點,但竟然堪堪下風,不一會已有人帶傷。
吳堅看了手有些癢癢,說道:“大雲,我們去幫幫亭長他們吧。”孫雲擔心的說:“你們有把握麼?我們都沒有兵器,手中的班劍對付他們的真刀真劍怕要吃虧!”
李辰說:“我看了,除了那個和宋曹掾打的頭領有些本領以外,其他人并不怎麼樣,我覺得我們一個人對付一個人肯定沒有問題,何況亭長和官兵好多呢。”
孫雲點點道:“那好,你們要小心,子方、叔智、田俪你們看住馬,做好接應,衛明、仲襄跟去我幫幫亭長。”田俪說:“大哥哥,留四師哥、五師哥接應,我也要去。”
“小俪,别逞能,今天可是動真格的!”“知道,我要去!”小俪一點不服
“衛明、仲襄,你們說行麼?”李辰點點頭“行,小俪和我們差不多,沒事。”
“那好,你跟着我,别遠了!”“知道了,大哥哥。”小俪一下高興起來。幾個人說着跳下馬,找認識的亭長等人沖進去,幫助他們去戰賊寇。
孫雲初次實戰,心裡雖然緊張,但是連日來,因為沒能報名武士比武,胸中積郁了不少悶氣,今天出戰正好能宣洩一番。由于武生的權限,他手中拿的寶劍是班劍,因此未敢出匣,省得讓賊人看了,一方面笑話,一方面助長他們的膽氣。他左右看了看,正有一個小頭目手中端着一把腰刀在搶攻本鄉的一個亭長,亭長明顯不是他的對手,被打的步步後退氣喘籲籲。孫雲連忙迎上前去,合劍鞘迎住其刀,讓亭長在後面喘口氣。
這個小頭目正越戰越勇,想着再加把勁兒,馬上就能就斬殺了對面的官軍,好奪了兵器和再奪馬匹,便大功告成,沒想到官軍被人救下,換了一個平民裝束的少年。他看看孫雲,是個不到二十的頭戴金色武生巾的小夥子,心裡便不在意,心想如果換成一個武士,多少還忌憚一些,一個胎毛未退的武生能有多大能耐。尤其他看見對面的武生竟然不拔劍和他對戰,十分生氣,心想小孩就是不知道天高地厚,于是說道:“小毛孩兒,閃在一旁,否則休怪我心狠把你變成刀下之鬼。”孫雲一緊張,也沒有什麼可說的,隻能磕磕絆絆的學道:“你們光天化日劫道,還有沒有王法,放下兵器,立刻投降。”
賊頭目哪有功夫耽擱,見恐吓不成,舉刀就砍。孫雲連忙以劍鞘相迎,劍鞘的表面有鐵皮,能搪住刀刃。然後他一進身,倆人戰在一起。未幾合孫雲一個回身,寶劍的匣底褚到小頭目的前胸,賊人一個跟頭倒飛撲倒,捂住胸口一陣咳嗽,臉上煞白說不出話來。
這邊李辰與一個賊兵也接上了手,那個賊兵使了一把長槍,李辰見了,不能對自己的寶劍有損,也不怕被笑話,右手拽出木劍,左手持匣,與之相鬥。其實他留着一手,制作班劍的時候,劍稍鑲了鎮鐵,非常鋒利。本來賊兵看見他是武生,還使木劍,便十分蔑視。不過沒等幾個回合,李辰的寶劍上下翻飛,弄得他眼花缭亂,一個沒留神,被李辰劍稍撩到他的的手指,賊人脫手扔槍握住滿是鮮血的殘手大叫不止,敗下陣去。
吳堅這邊也不賴,他與一個使寶劍的賊兵對壘,知道木劍不能相碰,也沒舍得拔出,用左手合着劍鞘相敵,右手握拳抽空還擊。小兄弟幾個中,吳堅的力氣最大,比一般成人能頂兩三個。因此也沒打上幾個回合,他一拳擊中那個賊人腹部,賊人倒身摔倒丈餘疼痛不起。
田俪更不甘示弱,對手雖然也使着腰刀,但他一手持劍鞘相迎,一手拿木劍進攻,不但沒吃虧反而進攻猛烈,不一會兒一劍刺中對方的手腕,雖是木頭,賊兵仍脫手丢刀大叫不止。
轉瞬之間,賊寇受傷減員不少,賊首見狀知道大事不妙,連忙高喊風緊,手下人扶着傷者跨上馬,多數人一馬雙跨,一陣塵煙,逃離的無影無蹤。
喜歡劍破諸天請大家收藏:()劍破諸天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愛上奶奶輩綠茶的男孫 鎮委書記 我重生者的身份快瞞不住啦 身為女主對照組,炮灰一身反骨 末日喪屍紀 葉辰夏傾月 找上門 文道:我以詩詞鎮萬古 守護靈覺醒:我攜華夏英靈鎮世間 長生修仙:從沙漠開始肝經驗 哦豁,我親爹家原來是炮灰窩 玄靈大陸之最強修煉者 龍婿葉凡 女子也要當自強 特工:系統捕捉大師 神豪:千倍返現,校花瘋狂倒追! 我去,還能這麼玩?跨位面磕cp 奇點人生 八零之我搶走了前夫的首富 驚!上将夫人竟然不是F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