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本網

書本網>劍破諸天 > 第17章 考場(第1頁)

第17章 考場(第1頁)

天晴日列,難覓微風。太學院内正殿藏經閣前廣場花園的大樹下搭了幾座涼棚,城陽王元徽居中而坐,兩邊尚書令王湧、尚書仆射兼禮部元順、黃門侍郎、太常丞、博士祭酒等部分官員坐陪,其他博士等都兩廂數下站立陪同,博士助教等都站立在各個學堂門口。正殿前面廣場正中擺了桌案,上鋪筆墨紙硯,也有一把大傘遮日。城陽王具體的職務雖然比王湧小,但他擔着皇家的王爺爵位,加上一些三公九卿的榮譽虛線,品級要高許多。

不一會太常崔明坐轎從皇宮而來,後邊跟着屬吏。他手捧着一個朱紙封的盒子,内盛着考題。到了近前,崔大人對王爺和各位大人見禮後,把考題當衆打開,鋪在院中的桌子上。然後博士祭酒錢決點手一招,隻見從博士中走出一位不到20的助教來到案前。此人長得眉清目秀、英氣逼人,一看便知少年才俊。他前後看了看題目,略微深思一下,提起筆來飽蘸濃墨,刷刷點點一會兒一張副卷頃刻而就,接着此人一鼓作氣按每堂一張副卷全部謄寫完畢。

祭酒領兩個博士檢查一遍,絲毫無誤,看看日規,時間差不多了,轉身對城陽王深施一禮:“王家千歲,時辰已近,是否發卷”元徽點點頭“開始吧。”

太常丞對屬下把手一揮,小吏門每人捧了一張卷子分到各個學堂裡。各個助教把題目懸挂在博士講桌後面的牆壁上。不一刻時辰剛好,祭酒吩咐敲鐘,一個博士助教對大院門口裡側的銅鐘邊的小吏一招手,那個人連忙搖動鐘繩,接着悅兒的鐘聲響起來。每個學館考場的助教吩咐一聲:“開始!”考生們便展開卷紙,提筆答題。

元徽閑來無事,一邊乘着涼,一邊點手道:“請剛才謄寫的博士助教過來一下。”

祭酒忙喊:“伯起,過來見王爺。”隻見那個青年走過來,對城陽王深施一禮“晚生魏收參見王爺”。

“不必過謙,剛才看你略展才華,頗有士族大家風範。令尊何人?”

未待收答,太常崔明說:“此兵部侍郎魏子健的公子”“哦!”在這些王爺中,元徽粗涉書史,頗有吏才,最能與文人士族接近“我早聽說魏健之子有曹植之才,七步成詩,今日一見卻又筆如龍蛇,果然名不虛傳。伯起,今年有多大、做太學博士助教多久了?”

“回千歲,剛行冠禮,進太學已有三載”“可獨授教否?”

祭酒錢決補充說“已有一年了,其才思敏銳、見解獨到,頗有名望,學生趨之若鹜,遠近辯者滿堂,盡皆歎服。”“如此說來,”城陽王看看左右,興奮的說:“我朝愛惜人才,不拘泥年齒,我看就去了助教二字,晉博士吧。王大人、元大人你們看呢?”

元順素日因城陽王貪婪輕浮而對其十分蔑視,今日見他提拔拉攏自己的人更十分反感,但因自己也喜歡魏收之才,便不置可否,悶悶的點頭同意。王湧為尚書省最高長官,主管六部,平時與元順、魏健關系都不錯,見元順同意,也便附和稱是。

“快謝城陽王,你乃我北朝最年少的博士,若非王爺一心為國愛才選材,哪有破格之事。”博士祭酒趕忙提醒魏收,魏收連忙一弓掃地,衆皆幫着答謝。

考場内,寂靜無聲,學子們都聚精會神的答題。孫雲看看題目,果如常先生提示,便提筆而寫。一開始倒還順利,但後來寫着寫着,遇到一個測試典故的題目,問“一孔之見”出處以及與五經的哪部書的一句話意思相同,并寫出文章的名字和那段話原文。孫雲看了題目一下有點發蒙,一孔之見就是井底之蛙的意思,但那是莊子的書籍,不在五經當中。尤其這典故好像和自己的現在的處境有某些相似,一時間思緒如脫缰野馬蔓延開來。這幾天經曆的事情變化太快了。自己原來隻是一個鄉村的學生,如果生活平靜的過下去,可能在縣裡謀個曹掾小吏做做,或者樸實一點做個教書先生,自己會是一個聽話的孩子,一個優秀的書生,一個孝順的人子,一個盡職的公差,一個受到尊敬的教書匠,總之是默默無聞,平凡而安靜。

但是為了參加太學大考,一下子離開了熟悉而安靜的鄉村,而這一出來感覺一切都變了,自己人生軌迹像溪水入河,接觸了更多的大千世界。而這個世界太大了,自己原本是井底之蛙,偶然蹦出,才知道自己的多麼渺小,多麼不适應。與此同時,自己的責任卻更大了。首先自己要印證遠古墨家的傳承,需要重建師門;要繼承前代家族的遺志,需要振興家門;還有家鄉百姓們的寄托,需要造福鄉裡。壓力來的太突然,自己從此以後将會不能停下腳步,再也沒有機會回到從前。以前努力的學習,其實不知道為什麼,隻是一種本能和素養,從今以後不努力根本就不行,而且不再為自己。這一切仿佛一夢驚至,又仿佛跟自己毫無關系。

孫雲失神的想着,不覺汗水濕透了衣衫。田俪在他的側面,正答題,忽然扭頭看見孫雲走神,起初還沒在意,以為他在思考,但發覺孫雲神色不對,感覺應該是一時緊張忘題了。但是考場上也不能說話提醒,急的她眉頭一皺,便把壓紙的木闆裝成無意間打落,正好掉在孫雲的腳邊。孫雲被突然的響聲驚擾,回過神來看見田俪用手在卷子上先橫畫一道,然後往上一抹,接着往下一指,孫雲明白意思是不會的先放一放,答後面的,注意時間。孫雲點頭示,為了怕助教誤會,趕緊低頭答題。田俪也順勢撿起木闆專心應答。孫雲再看看題目,突然想起《禮記·學記》的孤陋寡聞就可以,于是努力使自己凝神靜氣,把雜念抛開,完成答題。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很快午時三刻即到,祭酒示意城陽王時辰差不多了,元徽點頭。祭酒吩咐敲鐘。随着鐘響,各堂助教高喊時辰到,考生停筆。學生們依次站起,排着隊退出考堂,陸陸續續進到操場排好列。待助教門收回卷紙,排成一排,都統一放到箱子裡,由太常屬吏封好帶走。接着城陽王、官員們與全體師生行禮之後,魚貫退出。祭酒宣布解散,學生們才歡呼一聲散開。

校園裡立刻被學生們的議論聲音掩蓋,各種歎息的、疑問的、高興的、關切的聲音交織在一起。田俪問孫雲:“大哥哥,你剛才怎麼了?”聽了田俪的問話,大家趕忙圍了過來。

孫雲說:“剛才我看考題,似我們平時所學,又似乎雜亂,一時猶豫來着。看來平素我們看似學的很好,其實一點不紮實,而且也不會靈活運用。這次走出來才知道原來我們閉門窮經,正應了剛才的考題,實在是孤陋寡聞,自以為是了。”

“大雲所得對”李辰說:“雖然我們老師是經學大師門下,但我們地偏鄉遠,難免閉塞。所以我們才到天子腳下增長見識。但願我們都考進太學,我聽說這裡的太學博士都是全國頂尖學儒,而且還有機會與南朝學儒交流。到時候就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了。”

王先說:“也不怕。反正我們就是學生,隻要有機會和高手學習,就有機會和他們比肩。關鍵是衛明剛說的,我們必須都考進,隻有這樣我們才能互相幫助取長補短。對了,你們答的怎麼樣,我覺得雖然題目繞了點,但好在我都答滿了。”

大家聞言都點頭稱同感,楊炯說:“以我看,現在不必想他了,反正謀事在人成事在天,考也考完了,後想也沒有意義。揭榜要等幾天,我們稱這幾天輕松輕松,不如到哪溜達溜達。”

一會兒看見幾個同鄉正在一起正議論呢,互相一問,他們好多人沒有答完,和孫雲一樣,中間碰到卡殼了,有幾個還掉了眼淚,已經開始想着回家挨父老鄉親的挖苦埋怨了。孫雲說:“别想那麼多,現在還沒到哭時候,一切等發榜的時候在說罷。咱們先出學校和外邊的親屬還有亭長他們告訴一聲,省得他們惦念。”鄉裡的同學們聽了便一起向校門走去。

這時聽見後邊有人喊:“你們在這裡呀!”回頭一看是盧靜、郦影、昌浩和李真,這邊還有楊家姐弟正好也過來。大家互相介紹了一下,盧靜問:“你們答得怎麼樣啊?”每個人都說了一番,感覺基本相似,隻要平時刻苦學習,都能應答,但答題深度看自己的悟性和理解了。

議論了一會兒,盧靜說:“噢,對了,前幾天說好了,考完試到我家吃飯,今天怎麼樣啊?”孫雲說:“改天吧,一會我們還要和鄉裡來到人通報通報情況呢。”

“那好等你們,還要和你們學劍哦!”田俪又爽快的答應說:“沒問題,楊瓊和楊蓉也是武将世家,都會劍術的,到時候一起切磋。”“太好了!”大家說着,一同來到太學院門外,京城考太學的都是官宦子弟,門口各家車馬排成一片。大家找好各自的車子,紛紛離開太學院。

大院裡,學子們逐漸散去,有告假走親訪友,有回後院客堂寝室休息。這邊博士們也收拾收拾準備休假。每年暑期都送走一批老生,迎來一批新生。老生優秀者直接封為郎官到各府衙或黃門後差補缺,成績一般者回到原籍,家族背景好的繼續進行秀才孝廉測試,不濟的就做私塾先生了。新老交替的當口,除了新生入學考試,博士們都可以休息一段時間。

今天有個特别的事情,大家還要慶祝一下的,就是魏收從博士助教被晉級博士,這是天大的喜事。按北朝制度,博士要在40以上才能擔任,助教也要30左右。魏收一個人把這兩項規定都打破了,成了太學最年輕的博士,不但俸祿翻倍增加,名聲更是一日千裡。

大家為他道喜,他也知趣一定請大家客,尤其對祭酒大人,說不盡的感激。

喜歡劍破諸天請大家收藏:()劍破諸天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奇點人生  身為女主對照組,炮灰一身反骨  玄靈大陸之最強修煉者  女子也要當自強  愛上奶奶輩綠茶的男孫  龍婿葉凡  文道:我以詩詞鎮萬古  八零之我搶走了前夫的首富  特工:系統捕捉大師  長生修仙:從沙漠開始肝經驗  神豪:千倍返現,校花瘋狂倒追!  哦豁,我親爹家原來是炮灰窩  鎮委書記  驚!上将夫人竟然不是F級  我去,還能這麼玩?跨位面磕cp  末日喪屍紀  守護靈覺醒:我攜華夏英靈鎮世間  葉辰夏傾月  找上門  我重生者的身份快瞞不住啦  

已完結熱門小說推薦

最新标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