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本網

書本網>劍破諸天 > 第24章 小試(第1頁)

第24章 小試(第1頁)

魏晉南北朝時期,武風盛行,尤其士人也加入了劍士的行列,文人以佩劍為風雅。有了佩劍就有劍擊,有了劍擊,就有輸赢,為了确定輸赢就有規則,有了規則就形成一些比賽,因此,朝堂之上與民間鄉裡逐漸約定成俗了一些劍賽。國家舉辦的稱為武士比武,也稱劍士比武,根據舉辦層次的不同,分為國賽、州賽、郡賽和縣賽。國賽的獲獎者根據名次分為金劍武士、銀劍武士和銅劍武士,州賽的獲獎者包括州賽金劍和州賽銀劍,郡賽的獲獎者稱為郡賽銀劍和郡賽銅劍,縣賽的獲獎者稱為縣賽銅劍。而民間和縣鄉組織的比賽稱為武生比賽,一般獲獎者成為黃巾帶武生、白巾銀帶武生和青巾帶武生。武生比賽的年齡和實力都相差一個層次,常常成為武士比武的預選賽,或資格賽。兩者的比賽規則也不同,武士比賽通常是三局五分制和一局五分制,而武生的比賽通常按官辦和民辦分一局三分制和一局一分制。

由于人們對劍士或武生比賽的熱衷,後來使得江湖之上與廟堂之中都極大的關注。江湖上的關注,演變成江湖人士的武林論劍的參賽名額與武士比武的成績挂鈎。而朝廷的關注,最終改變了武官的選拔制度,即由南北朝之前的中正制、薦舉制,演變成隋唐之後的科舉制。同時還規定隻有獲得劍士名次的人才允許佩戴寶劍,并按比賽成績配發對應顔色的劍穗,沒有名次的人隻允許佩戴班劍。同樣隻有獲得武生名次的人才允許佩戴班劍,并按比賽成績配發對應顔色的頭巾,沒有取得名次并且沒有戴冠的少年,連班劍都不允許佩戴。

孫雲他們師兄弟頭上都帶着武生巾,孫雲、李辰和吳堅都是黃色,楊炯和王先是白色,田俪戴的是青色。所以人們一眼就知道,田俪最好的成績是縣鄉的武生比賽得過第三名。因為每屆比賽,第一名隻有一個,第二名二個,第三名要三四個以上,因此很不值錢。

昙任出場本來是沖着孫雲挑戰的,因為孫雲一看就面容比較老成、歲數最大,剛才自報家門也是大師兄,因此他當仁不讓就想和孫雲比武,不曾想田俪自告奮勇先殺了上來。昙任一看田俪,歲數最小、是個女生、而且還是個青巾武生,心想:不用問她是來打前站的,我們這邊今天一共才來了四個人,你們小弟兄有六個人。你們首先想用田忌賽馬的戰術來戰自己,就是想用最不厲害的小女孩把自己換掉,如果自己不下場,你們就改用車輪戰術把自己累到打敗為止,想的挺美呀,我今天就不下場,我到底看看你們誰能把我打敗。不過,昙現轉念又一想,也不好說,剛才田俪他們已經看到我們的比武了,如果武藝平平,不敢上來挑戰,既然敢來,應該還是有一定的實力的,我不能太馬虎,對手多了好幾個人呢,我得保存體力、速戰速決。尤其一局一分制,那就是一劍定輸赢,我還不能防守,先下手為強。昙任打定了主意,絲毫不松懈,動起手來立刻搶先進攻,一心想在幾個回合内,解決戰鬥,好對付下一個對手,因此他基本上重點是進攻,沒考慮防守的問題。

其實他真想錯了,田俪沒想用車輪戰術,也沒想用田忌戰術,因為她雖然是青巾,實際上真實的戰力是黃金武生,是去年縣裡比試的時候,愣讓她爺爺老田給壓下來的,今年剛要再賽,趕上太學大考,沒有報名,所以說她的能力和吳堅一樣,僅次于孫雲和李辰。

但昙任不知道這些,一上手光想進攻了,棋勝不顧家,這下壞了。沒打了幾招,加上田俪剛才看過小和尚們的招式,而和尚們沒見過七星劍法,七星劍對于他們來說還很新鮮,沒适應。此外,田俪他們從小就開始學武,二五更的功夫,從未間斷,一晃有八九年了,就學七星劍,基礎非常牢固。而小和尚多數不是從小出家,半道才開始少林套路習武,所以根基還淺、雜而不精。結果幾招過後,昙任進攻不成,防守的漏洞卻暴露出來,一個沒留神,被田俪反背一劍,一道白印點在了肩頭。一分制是一劍定輸赢,他這一下就算失敗了,不像三分制,還有撈的機會。昙任這個窩火呀,本來正常打,也許能獲勝,沒想到敗的這麼快。

田俪一抱拳:“謝謝師兄承讓。”說完跳出圈外,把劍放到原位,回歸本隊,笑呵呵的看着幾個師兄,洋洋自得,她心眼挺多,勝了一場見好就收,不打了。孫雲本來想說她幾句,一看田俪獲勝,知道這會兒說她,肯定無濟于事,田俪準有一百個理由等着自己,隻好作罷。那邊昙任無奈,隻好臉一紅,退出圈外,頭一低回到慧育身後。

慧育看了看沒當回事,比武麼勝敗是常事,尤其孩子們都不成熟,勝敗偶然性比較大。于是招手讓後邊的弟子出場。他剛才觀看昙任比武的時候,已經發現昙任的問題,他把這些問題,以及雙方發揮優缺點都點評給弟子們聽,等昙任回來,再對他說一遍,讓他漲漲曆練。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再過來是是昙任的師弟,他們都看出來,剛才是昙任大意,若論能力應該昙任稍微占優一些。因此第二個弟子,憋了勁兒,想扳回一局。

田俪的師兄們一看田俪獲勝,都來了精神,李辰二話不說,搶先沖了上去。他也選了一把劍,沾了白灰。小和尚一看李辰用劍,也跟他一樣,把劍選好。

師兄弟當中,李辰的天賦最好,心理素質也最強,劍用的也最活。因此,他與對面的小和尚打起來,稍微有點優勢,打了幾個回合,抓住對手的一個空檔取勝。

慧育點點頭,把雙方的發揮點評一番後,再叫出一個弟子出戰。孫雲這邊,吳堅也按耐不住,沖出人群,與小和尚各挑了一把寶劍戰到一處。第三個小和尚已經與前兩個稍微差着一些,因此,不出幾個回合,吳堅也獲勝。

孫雲一看和尚們輸掉了三場,有些過意不去,正琢磨着,第四場是自己上去佯裝失敗,還是讓相對比較弱的王先過去比量比量。這時,剛才孫雲大家路上追歸過去的少林寺些弟子趕了過來,到了跟前說道:“師叔,今天掌門去閑居寺,他臨走的時候,讓我們喊師叔回去,說别忘了教昙洵、昙相師兄等人練武。”

慧育一拍腦袋說:“哦,對了,今天師兄出門那,我怎麼給忘了!一會我得去閑居寺請罪呀。算了,今天的比試,就這樣吧。幾位田大俠的弟子,今天表現的都不錯,如果你們能留在京城,哪天還和我的弟子們切磋。我看你們的實力,完全達到武士的資格了,下次你們就按武士比賽的規則好好比比,彼此都增長實戰經驗。道兄,我先走了,你多多指點這幾個娃子吧,都不錯,挺有基礎,将來能有發展。回頭見!”

趙靜通說:“那好,改天再繼續切磋,我送送你。”“不用啦,我們常來常往不用客套,你快招呼小客人吧,幾位小施主,咱們回頭見”說着往外走去,這個慧育,竟然為了印證武功,帶着徒弟步行30多裡地到中嶽來,真是對武學如醉如癡。

“好,師正,你領師弟們送送慧育師叔。”“再見,慧育師叔祖!”孫雲兄弟也拱手告别。

送走慧育等人,趙靜通問道:“你們也沒吃午飯吧,這個慧育大師,來的也早,我們一直聊到現在,午飯都沒顧得吃,走!咱們去齋堂吃飯。”這邊小道士們開始收拾場地,孫雲他們跟着師叔祖趙靜通來到齋堂。齋堂裡,大部分中嶽弟子都已經輪流吃完飯,一些香客喜歡吃素齋的,廟裡也留下他們吃齋,因此雖然時間已經到了午時三刻,還有幾個人吃着飯。

中嶽道長領着孫雲等都取了素齋落了座說道:“前些天,我收到你們爺爺的來信,還真吃驚不小,這一晃快有十年沒有音信了,我以為師兄把我給忘了,沒想到他家發生了這麼大的事情。師兄在信上說讓我好好指點指點你們武藝,我還以為你們根基很淺,今天通過你們和慧育的弟子比武這一看,你們和我中嶽廟的同齡弟子比,要勝強不少啊,甚至和20歲的弟子都差不多。看來我要不拿出壓箱底的東西,還真交不了你們,我這個師兄,說的倒是客氣,其實就是想讓我傾囊相授。不過也好,你們的基礎好,在加上我天師功法的重塑,必然能給你們帶來升華,将來對中嶽派的壯大也有利。”道長說的挺來勁兒,估計對大家比武很認可。

田俪說:“師叔祖,您原來也是墨門的麼?”道長說:“是啊,我的祖輩之前都是墨門的。”

孫雲說:“我這才知道,還有好多人,原來也是墨門的,是不是墨門原來很興盛啊?”趙道長說:“的确,要說墨門當初曾經是武林第一門派,因為是墨子一手創建的,所以以後就叫墨門,管掌門叫巨子。聽老一輩人講,墨門的内部系統也很複雜,所以墨子死後,形成了三個比較大的派系,有相裡氏秦墨,鄧陵氏楚墨,和相夫氏齊墨。後來楚墨多為遊俠,齊墨緻力辯論,秦墨專攻術數。再以後遊俠繼承墨門,辯士與術士逐漸脫離出去,融入了士族階層的論辯派和祿仕派,但他們卻将墨家思想以《墨子》傳于後世。我們墨門在前幾代,曾經叱咤風雲,一直在前10代巨子以内都保持着武林第一門派的江湖地位,因此前幾代的巨子們也是笑傲江湖、天下無雙的,一直延續到幫助劉邦推翻了秦始皇,打敗項羽,建立大漢。”

吳堅問:“師叔祖,前幾代巨子有誰呀?”“都很着名的,二代的是禽子、三代孟勝、四代田襄、五代腹敦、六代纏玄、七代黃庭靖、八代叫南星寒等等。”

孫雲問:“我不明白,墨門怎麼到漢朝反而衰退呢?”道長說:“唉,一言難盡!”

喜歡劍破諸天請大家收藏:()劍破諸天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龍婿葉凡  哦豁,我親爹家原來是炮灰窩  我去,還能這麼玩?跨位面磕cp  身為女主對照組,炮灰一身反骨  我重生者的身份快瞞不住啦  玄靈大陸之最強修煉者  愛上奶奶輩綠茶的男孫  奇點人生  驚!上将夫人竟然不是F級  文道:我以詩詞鎮萬古  特工:系統捕捉大師  女子也要當自強  神豪:千倍返現,校花瘋狂倒追!  末日喪屍紀  守護靈覺醒:我攜華夏英靈鎮世間  葉辰夏傾月  鎮委書記  八零之我搶走了前夫的首富  找上門  長生修仙:從沙漠開始肝經驗  

已完結熱門小說推薦

最新标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