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過後,夏小禾便安心待在家裡。他們三人已經把年前的扭扭酥全部炸完,而且也全都打好了包裝。所以,夏小禾便待在家裡幫趙桂蘭忙年。
夏建剛依舊每天騎着那自行車來回奔波。
夏小禾很驚訝,她從未想過自己的哥哥竟然會對做生意産生如此濃厚的興趣。
夏小禾倒是願意夏建剛參加進來,可是她也得顧及李招娣的感受。不過看李招娣的樣子,是相當願意的。也算是無形中達成了默契,默認了夏建剛的加入。
臘月十二五,趙桂蘭提前就規劃好今天要蒸饅頭。因着今年夏小禾考上了大學,所以過年可能走動的親戚要多些,今年比往年要多蒸些,便把日期提前一天。
農村過年走親戚,都是用家裡做的大饽饽随禮,殷實一點的家庭還會放上兩包餅幹。親戚家一般也不會留下禮物,基本上怎麼去的還是怎麼回來。不過家裡來人招待時都還是用純白面饽饽。
年饽饽制作最關鍵的一點就是面要硬。這一天,提前把老面發酵好,到時候倒入白面和溫水和成面團放在溫熱的環境中二次醒發。醒發完成的面團需要不斷揉捏搓壓。這可是一項考驗耐心與技巧的工作——至少要反複揉搓三遍以上!隻有這樣才能确保面團中的氣泡被完全擠出,使得面皮變得非常光滑。接下來,就是将這些光溜溜的小團子進一步揉制成圓球狀、且表面同樣光潔如鏡的生面團。生面團放在炕頭醒發,待發酵好,然後放在大鍋裡,四十分鐘後便可以得到白白胖胖表皮光滑的大饽饽了。
基本上從饅頭制作到出鍋就是一天的時間。即使是這樣繁瑣的步驟,每年趙桂蘭都特别的虔誠,每一步都認真仔細。照她的話就是,隻要饅頭蒸得越好,來年的日子就好。
而且蒸饅頭時要說吉祥話,饅頭聽了就會高興,自然就又白又胖。
夏小禾看着趙桂蘭碎碎念的樣子雖然覺着好笑,但是也能理解。在這個吃穿都匮乏的年代,這些無疑不是老百姓心裡最樸實的願望。
這天中午,趙桂蘭和夏小禾母女倆面對面坐在炕上,專心緻志地在做大饽饽的最後一道工序,忽然就聽到院子裡來了人。來人一邊笑一邊叫着“嫂子”。聽到來人熟悉的說話聲,母女倆瞬時變了臉。
畢竟眼下正值歲末年關,鄰裡之間相互走動頗為頻繁。大家要麼是忙于置辦年貨,要麼就是讨論過年期間的各種瑣事。有些不擅長操持家務的年輕小媳婦兒們,往往會趁着這個時候向經驗豐富的長輩們請教;若是家中器物不夠趁手好用,左鄰右舍之間也會互通有無、彼此借用;更有甚者,還會出現兩家人湊到一塊兒共同揉面做饽饽的熱鬧場景。然而,今天這陣突然造訪的腳步聲卻讓趙桂蘭和夏小禾感到有些異樣……
因為這個人是王翠蘭。
“嫂子。”王王翠蘭一邊喊着,一邊踏進屋子裡。進屋後她便毫不客氣地一屁股坐在炕沿上,臉上的笑也沒落下。
“哎呀,這饅頭也揉得太好了吧,圓溜溜的,光滑滑的,真是稀罕死個人。也隻有你們母女兩這樣的巧手才做得出。”
王翠花上來就是一頓誇。
前幾天的不愉快還曆曆在目,要說心裡有隔閡還正常。但看王翠花那天氣呼呼的樣子,今天也不應該是這副表情呀?
滿臉的笑容,一張枯瘦的臉皺紋笑的上真的快成一朵菊花了。這還真讓人看不透。
伸手不打笑臉人。既然王翠花愛笑,那就笑吧。母女倆也不接話,手裡的活一直沒有停下。
見兩人不搭理自己,王翠花這台戲也不好獨自唱下去,抿着嘴,身子朝趙桂蘭方向斜了斜,一臉神秘地朝着趙桂蘭道:“嫂子,恭喜了,我今天是帶着好消息來的。”
“好消息?”
“對,嫂子,大好的消息,有人托我來咱家說媒來了!”
王翠花笑得亂顫,趙桂蘭也停下了手中的活,一臉的驚喜。
“不知是哪家的姑娘看上了我家建剛?”
“啊?”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抗戰:我毒士,吓哭鬼子天蝗 我在貞觀兩三事 去世當天,渣夫在和白月光領證 道友,你聽我解釋啊! 抗鷹之前,我漢斯上将回國 無所謂,不就是求生那點事嘛 重生:從大食堂開始 何人換日月 文娛大亨,從口紅一哥開始 最強反派系統 大周皇主 快穿:手握炮灰劇本誘拐偏執男配 我的絕色前妻 高校穿萬界 娘子,請息怒 上班摸魚被抓,反手拉女總裁下水秦尋夏甯 醫武驕龍 肉身成聖,我是極道之王 開局一個碗,推翻大明朝! 明末:逆襲磨盤,如履薄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