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幻的空間中,盤坐在地面上的鄭曙緩緩地睜開了眼睛,雙眼中閃過一絲微不可查的光芒。
“呼……完成了。”
有些疲勞的舒了口氣,揉了揉自己的額頭,鄭曙消化着剛剛在“天國”當中完成的數據梳理。
他所在的地方是一片白茫茫的空間,一眼望去仿佛永無邊際。
周圍擺滿了各式各樣的實驗器材,鄭曙就坐在這些實驗器材的最中央。
“不知不覺三個月了嗎?那差不多應該出去了。”
看了一眼旁邊的時鐘,鄭曙站起身活動了一下身體。
他現在就是在阿魯爾艾爾元老提供的實驗室裡。
因為鄭曙這次需要更長的時間,所以阿魯爾艾爾不計代價地将實驗室和外界時間的比例再次提高,差不多達到了一比一百的級别。
鄭曙在這裡待了九十多天,外界也隻是過去了不到一天的時間。
如果再算上鄭曙經常在實驗過程中利用“天國”的無限時間差來整理數據,那他這次研究耗費的時間可能要按年算。
潛心研究了這麼久,鄭曙的收獲自然不錯。
他這次“閉關”的主要目的是将之前一段時間各種雜七雜八的研究成果進行了總結,并讓自己最終邁出了最後一步——權能。
“真是不容易啊。”
感慨了一聲,鄭曙稍稍計算了一下,如果算上自己在“天國”裡面的研究時間,自從來到這個世界之後,他大概在這上面花費了上百年的時間才終于獲得這種特殊的力量。
當然,雖然鄭曙覺得自己花了這麼長時間才讓自己獲得權能非常辛苦,但如果讓外面守護的阿魯爾艾爾元老知道了,估計能羨慕得眼珠子都爆出來。
當然,鄭曙能這麼快獲得權能這樣的力量,除了他本身實力達标之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便是面闆的三技能和四技能之間的聯動。
用三技能規劃研究路線,用四技能加速累積知識,縮短研究時間,效率快得連鄭曙自己都害怕。
不過也正是因為正式獲得了權能,鄭曙也才知道自己先前對于權能的一部分了解還是有些許錯誤。
至今為止,由于實力實在是太強,并且各個世界裡面标準都不一樣,所以鄭曙對于自己或敵人實力的描述一直處在非常原始的狀态:即“體量”和“破壞力”兩方面。
“體量”很好理解,就是指目标體内蘊含的質量和能量總和大概能夠達到什麼樣的水準,脫胎于型月世界對于靈機的判斷标準。
就像鄭曙常用的是行星級和恒星級這兩種,理解起來就非常簡單代表着被衡量目标的體内蘊含的能量或質量總和已經達到了星球的級别。
當然,這種劃分方式其實非常的粗糙,畢竟在宇宙裡,哪怕同樣都是行星,不同星球之間的差距也大得誇張。
以太陽系為例,太陽系最大的行星為木星,最小的行星是水星。
木星的直徑甚至能夠達到太陽直徑的110,總質量能夠達到其他七大行星質量總和的2.5倍。
而水星的直徑甚至隻有木星直徑的3.4%,體積差距達到上萬倍。
而宇宙裡恒星之間的差距就更巨大了,小的恒星可能還沒有木星大,大的恒星甚至可以将整個太陽系包裹進去。
所以,以體量為實力的判斷标準會很粗糙。
至于另一種以破壞力為判斷的标準則可能更加精準一點,就是按照能夠造成的破壞力來分級别,例如大陸級,洗地表級,甚至是殲星級。
但缺點也很明顯,對于鄭曙來說,這樣的判定标準水平太低了,根本無法測量他的實力。
就以“殲星級”為例,聽起來能夠将星球殲滅的級别似乎是和行星級一個水準。
但事實是,哪怕是能夠殲滅木星這種大型行星的存在,面對“星球級”就算對方隻是對應水星這種小型行星的行星級,也會被行星級一隻手秒殺。
至于原因其實也很簡單,就像是當初鄭曙在最初的世界聽到的關于質能轉化的一個例子所說的那樣:理論上如果将一個普通小闆凳的所有物質轉化為能量,可以輕易的将地球炸碎。
“殲星級”也是同理,要摧毀一顆星球,并不需要破壞者的體量也達到和這顆星球一樣的的級别。
隻要能量的利用效率夠高,破壞者甚至可以隻需要以一顆星球幾億億分之一的體量做到這件事。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仙帝嗎?打一頓就老實了! 都重生了再也不想平庸了啊 輪回之内 我是遊戲村長 外科教父 涅盤:崛起之路 蘇奕蘇玄鈞 藍星進入異世,開啟全民修仙 月黑殺人夜 長生:從左道裝備欄開始 都重生了誰還當人 努力的全新人生 白蛇重生記 風雨後的彩虹路 什麼,我才是大反派? 全球異變:向導為首 修仙:我受傷就能得到神通 暗巷2:凝望 飛揚年代:從返城知青開始 苦境:開局救下玄之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