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趙昊提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開始,博士宮衆博士,特别是儒家博士,對趙昊簡直感激涕零。
因為,這是他們想都不敢想的提議。
在他們心中,就算淳于越被趙昊‘害’死,那也是淳于越自己作死,與趙昊沒多大關系。
所以,趙昊在他們心中的地位,猶如‘救世明主’一般。
要知道,從春秋時期,孔子創立儒學開始,到孟子,荀子發揚光大,再到秦朝時期,大概兩百多年的時間,儒家從未真正跨入過大國、強國的朝堂。
究其原因,主要是儒家的治國理念,與當時的統治者不和。
春秋戰國時期,以争霸為主,儒家的治國理念,雖然一學就會,但一用就廢。
誰用誰亡國,誰敢用?
這也使儒家學子,大多都郁郁不得志。
可奇葩的是,儒學卻極為鼎盛。
這也導緻,儒家學子非常自信,頗有點‘衆人皆醉我獨醒’的意味,覺得儒學才是正統學術。
王道才是治國正道。
還美其名曰的借鑒夏、商、周三代的王道治國理念,說服自己,說服别人。
在他們心中,周朝一直都是理想中的國度。
甚至感慨自己生不逢時。
這也是每朝每代都有儒家之人想複辟周制的原因。
比如,曆史上赫赫有名的‘十族’先生,方孝孺。
周青臣等人,起初也想複辟周朝的分封制,但始皇帝和李斯等人,都表露出了對分封制的排斥。
在老丞相王绾的支持下,他們才開始改變思路。
你覺得周朝的分封制不行,那我就用秦國的分封制。
所以,叔孫通提出了《呂氏春秋》裡的分封制。
就算始皇帝與呂不韋有過往恩怨,但呂學好歹也是秦國的正統學說。
想來應該有不少帝國老臣站出來支持分封制。
然而,他們本以為最大的阻礙是李斯等人,沒想到半路殺出個公子昊,提出了什麼統一思想。
好嘛,計劃再次被打亂。
那就謀劃統一思想。
這便有了《新秦治國大典》。
他們本以為,這次總算能行了。
說不定,還能借獻策之功,邁入大秦朝堂,從此擺脫這種碌碌無為的狀态。
畢竟,他們名義上是博士宮的博士,實際上與圈養的‘豚仔’差不多。
當初李斯奉始皇帝之命,改建呂不韋留下的學宮,創立博士宮,同時布告天下讀書人,到鹹陽來為國效力。
剛開始,他們并不信嬴政會重用他們,抱着試一試的态度前來,李斯還寬慰他們,讓他們别想太多,始皇帝一直都是唯才重用的。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絕命榮耀 你會是我的嗎? 我閻羅領主率鬼軍橫掃萬族 夫人是禍水得捧着 淩天誅神錄 四界,攪他個天翻地覆 重生後她憑一己之力帶偏将軍畫風 咒浮生 探春意 談戀愛得心梗 人類扳回一成 兜兜轉轉又幾年 雪落下的你 鴻途奇才 笑死!怎麼也離不開草莓味 然後呢?他吻了我 齊争天下 基因進化指南 值此青綠 這個武器大師超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