闊嘴旺沒想到這事進展得這麼順利,心裡一塊大石頭落下了地,喜出望外地說道:“唉唉,紹呢,唉,你放心,唉,食堂弄飯的事哪裡能上綱上線呢?”
又轉過身來對校長說:“唉唉,校長你可以大膽放心,唉,我保證蘭香能做得下架”,又對蘭香說:“唉唉,從明天開始給你按八分起評記工分。”
紅廟東側就是外坦和平山林底,平山林底是古時的較場,是一個殺人問斬的地方,和紅廟一樣也是一個很吓人的地方。
第9章掙八分工
龍水河在紅廟這段是淺灘。這段河雖然水淺,但危險重重,曆年來淹死了過好幾個小孩,不僅僅是河邊村的,還有其它村的小孩。
因為水淺,鄰近村的小孩都很喜歡到這裡來摸魚摸蝦摸螃蟹和玩水嬉戲,這片淺灘還是手工淘沙金的好地方,淘沙金的人在淺灘上挖出很多深坑。
這些深坑非常危險,孩子們在互相追逐或追魚追蝦時,容易追忘了情,追了進去,在猛然踩空跌入深坑的瞬間,人會被吓得慌了神而胡亂掙紮嗆水,越掙紮越嗆水越慌張、越慌張越嗆水越掙紮,全然忘了遊泳的動作,心理素質不好、遊泳技術不過硬的小孩可能會遇險。
在周邊鄉村的人腦海裡,紅廟這一塊地方是一個鬼非常多的地方,有平山林底的「無頭鬼」、有墳場裡的「病死鬼」「吊死鬼」「餓死鬼」「官老爺鬼」、有河裡的「半歲鬼」,在夜裡突然說到紅廟,可以把人瘆得起雞皮疙瘩。
蘭香在去社中食堂當炊事員之前就已經懷孕了,但為了那「八分工起評」,她顧不得肚子裡的孩子,也顧不得這樣鬼那樣鬼,每天四點多一點起床,提着一個松根火去學校弄飯。這個松根火對她很重要,既可以照路,又可以壯膽。
到了學校後,第一件事就是去紅廟河裡挑水。打水井不僅沒有打出水來,還把古墓破壞了、把文物糟蹋了,生産隊決定不再打井,就從紅廟河裡挑水供社中用。
從紅廟河裡舀水挑到社中食堂有300多米,有一段是從河邊上來的石子緩坡路,大概100米左右,上了這段坡路就是泥土路。
不管是烈日炎炎,還是風霜雨雪,隻要社中不放假,蘭香每天天不亮就要經由這條路挑水,一日三餐,每餐至少要挑六擔水。
熱天自不必說,即便是嚴寒的雪天,挑完水後也是一身大汗。
挑完水後要馬上燒鍋做飯,社中的食堂裡有三口蒸飯用的大鍋,蘭香必須三口鍋一起燒,燒開水、洗米、下米、撈米胚、蒸飯、給鍋竈裡添柴,這些工作要有條不紊地在三口鍋裡展開,稍有銜接不好就會出這樣那樣的問題。
比如,這鍋稀飯熬焦了、那鍋卻沒熬熟,這鍋飯太軟、那鍋飯卻又太硬,還有夾生飯等。
蒸飯用的大飯甑就像釀酒廠裡用的那種飯甑一樣,又高又大,蘭香要用一個大方凳墊腳才能将大飯甑放下鍋,鏟米和鏟飯胚用的是大鐵鏟,洗飯鍋和洗飯甑用的是大掃把。
飯蒸熟後,要緊接着往鍋裡加水,用大蒸格為學生蒸菜。
社中的學生要從家裡裝菜到學校裡來吃,除了辣椒醬、幹蘿蔔絲、梅幹菜等不需要加熱外,像梅幹菜蒸肉、梅幹菜豬皮豆豉、梅幹菜豆豉豆腐幹、梅幹菜豆豉幹魚等等,這些菜需要蒸熱才能吃,學生們頭天晚上會将第二天要蒸的菜用一個小菜盅裝好放在食堂的架子上。
對于這些要蒸的菜,蘭香都會非常小心細緻把它們放在蒸格上,一層層地碼好碼穩,以免菜盅倒了,導緻學生沒菜下飯。
梅幹菜又被婺源人稱為「殘菜」(「殘」是婺源話的音譯,婺源人稱荊棘為「殘」),将芥菜砍下來,菜葉菜幫一起蒸熟切細,放在大太陽下暴曬,芥菜片在蒸熟曬幹後,卷縮成硬硬的、小小的,像一枚枚烏黑色的荊棘,抓在手裡有刺人的感覺,因而婺源人管它叫作「殘菜」。
也有管它叫「殘菜疤」的,因為它的形狀和顔色極像破皮出血後的結痂,另外把它叫成「疤」,可以起到蔑視的效果,說明它賤、被人們瞧不起。
「殘菜」不僅利于存放,而且以「殘菜」為主和肉、魚、豆腐等菜配起來,無論是炒還是蒸,都可以放很長時間不變質、不變味。
每個婺源讀書人,都離不開它,因而「殘菜」又被很多婺源人戲稱為「博士菜」。
學生們的菜蒸下鍋後,蘭香要抓緊時間為社中的老師們炒菜。
學生們的菜以賤得不能再賤的「殘菜疤」為主,老師們也吃得很節儉,全是南瓜、冬瓜、白菜、蘿蔔、豇豆等學校自己的菜地裡産的蔬菜,炒菜用的油也得靠學校的師生們自己種。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從女孩到女人 财閥小甜妻:老公,乖乖寵我 久念情深,我男人是戀愛高手 甜蜜暴擊:小祖宗她太撩人 不對等愛的空間,人多太擠! 墨先生,乖乖娶我 滿級大佬每天都在虐渣 滿園書香潤桃李 鲸落三千裡 離開深淵愛上你 嫁妝 萌勢來襲:原來你也喜歡我 當我們談論愛情時,我們在做什麼 不是冤家不聚頭 你看起來很陽光+番外 和魚小姐談情說案 逃離:形影不離 迷惘天堂 我在東京收容怪談少女 當年寒色遠+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