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關渡之戰
官渡之戰是東漢末年“三大戰役”之一,也是中國曆史上着名的以弱勝強的戰役之一。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操軍與袁紹軍相持于官渡(今河南中牟東北),在此展開戰略決戰。曹操奇襲袁軍在烏巢的糧倉(今河南封丘西),繼而擊潰袁軍主力。此戰奠定了曹操統一中國北方的基礎。
名稱
官渡之戰
發生時間
公元199年(建安四年)六月—公元200年(建安五年)十月
地點
官渡(今河南中牟東北)
參戰方
袁軍;曹軍
結果
曹操獲勝
戰争背景
東漢末年,轟轟烈烈的黃巾起義雖然被鎮壓下去了,但它卻沉重地打擊了漢朝地主階級的統治,使早已腐朽不堪的東漢政權分崩離析,名存實亡。在鎮壓黃巾起義的過程中,各地州郡大吏獨攬軍政大權,地主豪強也紛紛組織“部曲”(私人武裝),占據地盤,形成大大小小的割據勢力,轉入争權奪利、互相兼并的長期戰争,造成中原地區“白骨露于野、千裡無雞鳴”的凄慘景象。當時的割據勢力:主要有河北的袁紹、河内的張楊、兖豫的曹操、徐州的呂布、揚州的袁術、江東的孫策、荊州的劉表、幽州的公孫瓒、南陽的張繡等,形成群雄并起的局面。在這些割據勢力的連年征戰中,袁紹、曹操兩大集團逐步壯大起來。
建安元年(196年),曹操迎漢獻帝,遷都許縣,自始挾天子以令諸侯(“奉天子而征四方”),威勢大增。他先後擊敗呂布、袁術,占據了兖州、徐州以及部分豫州、司隸。
建安四年(199年),袁紹最終戰勝公孫瓒,據幽州、冀州、青州、并州,盡有河北之地,意欲南向以争天下。這樣,華北最重要的兩個政治軍事集團,決戰勢所難免。起初形勢袁強曹弱。袁紹已無後顧之憂,地廣人衆,可動員的兵力在十萬以上,特别是袁紹的統治核心——冀州。在漢末三國時期,“冀州戶口最多,田多墾辟,又有桑棗之饒”,“冀州民人殷盛,兵糧優足”[。
曹操則是處于四戰之地,除了北方的袁紹,關中諸将尚在觀望,南邊劉表、張繡不肯降服,東南孫策蠢蠢欲動,暫時依附的劉備也是貌合神離。盡管如此,當時的一些有識之士,包括曹操的謀士荀彧、郭嘉,還在張繡麾下的賈诩,以及涼州從事楊阜,在綜合分析了曹、袁的優劣後,認為袁紹外寬内忌,好謀無決,他們都看好曹操,認為局勢會向着有利于曹的方向變化。建安三年(公元198年)十月,河内郡太守張楊欲出軍救援呂布時卻為部下楊醜所殺,曹操解除進攻徐州呂布的後顧之憂,十一月,呂布被曹操消滅;建安四年(公元199年),張楊舊部眭固殺楊醜,欲北投袁紹,曹操派史渙、曹仁擊破眭固,取得河内郡,把勢力範圍擴張到黃河以北,六月,袁術病死。
官渡
建安四年(199年)六月,袁紹挑選精兵十萬,戰馬萬匹,企圖南下進攻許都,官渡之戰拉開了序幕。袁曹兩家的決戰,一觸即發。
袁紹麾下的監軍沮授、别駕田豐勸谏道:“近來讨伐公孫瓒,出兵長達一年,百姓疲憊窮困,倉庫沒有積餘,賦稅勞役正多,這是國家使人深為擔憂的事情。最好先派使者向天子進獻俘虜和戰利品,緻力于農耕,使人馬得到休息。若是不能通達天子,就上奏說曹操阻隔我通達天子的路徑,而後進兵駐守黎陽,逐步經營黃河南面,多造船隻,整修器械,分派精良騎兵,抄掠對方的邊境地區,使其不得安甯,而我得到安逸。這樣就可安坐而定天下。”治中别駕審配、謀臣郭圖說:“兵書上的方法,比敵人多十倍就将其包圍,比敵人多五倍就進攻敵人,力量相當就可以交戰。眼下憑藉明公的神明威武,會合河朔地區強大的軍隊,用來讨伐曹操,其勢易如反掌。現在不及時攻取,将來就難對付了。”沮授說:“救亂誅暴,謂之義兵;恃衆憑強,謂之驕兵。義兵無敵,驕兵先滅。曹公迎天子安宮許都,如今舉兵南向,是在違反義理。況且,廟勝之策,不在強弱。曹公法令暢通,士卒精練,非公孫瓒等人可比也。如今,放棄萬安之術,而興無名之兵,我實在是為袁公感到憂懼。”郭圖說:“武王伐纣,不曰不義,何況,出兵是讨伐曹公而非讨伐天子,并不是師出無名!而且,袁公的文臣武将都竭力盡忠,民衆都想為袁公效力,如果不及時早定大業,實在是思慮的過失啊。夫天與弗取,反受其咎。這正是越王勾踐之所以稱霸、吳王夫差之所以滅亡的道理啊。監軍沮授之計,确實很持重、牢靠,但這不是見機行事的靈活應變啊。”沮授谏阻出兵,違背袁紹的意旨,郭圖等乘機進饞,說沮授的軍權太大、威望太高,難于控制,引起袁紹懷疑。于是,袁紹分監軍為三都督,讓沮授與郭圖、淳于瓊各典一軍。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袁紹舉兵南下的消息傳到許都,許都的議臣多認為袁軍強大不可敵。但曹操卻根據他對袁紹的了解,認為袁紹志大才疏,膽略不足,刻薄寡恩,剛愎自用,兵多而指揮不明,将驕而政令不一,于是決定以所能集中的數萬兵力抗擊袁紹的進攻。為争取戰略上的主動,他作出如下部署:派臧霸率精兵自琅玡(今山東LY北)入青州,占領齊(今山東臨淄)、北海(今山東昌樂)、東安(今山東沂水縣)等地,牽制袁紹,鞏固右翼,防止袁軍從東面襲擊許都;曹操率兵進據冀州黎陽(今河南浚縣東,黃河北岸),令于禁率步騎二千屯守黃河南岸的重要渡口延津(今河南延津北),協助扼守白馬(今河南滑縣東,黃河南岸)的東郡太守劉延,阻滞袁軍渡河和長驅南下,同時以主力在官渡(今河南中牟東北)一帶築壘固守,以阻擋袁紹從正面進攻;派人鎮撫關中,拉攏涼州,以穩定翼側。
從以上部署看,曹操所采取的戰略方針,不是分兵把守黃河南岸,而是集中兵力,扼守要隘,重點設防,以逸待勞,後發制人。從當時情勢而言,這種部署是得當的。首先,袁紹兵多而曹操兵少,千裡黃河多處可渡,如分兵把守則防不勝防,不僅難以阻止袁軍南下,且使自己本已處于劣勢的兵力更加分散。其次,官渡地處鴻溝上遊,瀕臨汴水。鴻溝運河西連虎牢、鞏、洛要隘,東下淮泗,為許都北、東之屏障,是袁紹奪取許都的要津和必争之地。加上官渡靠近許都,後勤補給也較袁軍方便。
袁紹派遣使者招攬衆人,遣使招誘兖州、豫州諸郡。
劉表則響應了袁紹攻曹的号召,派人策動諸州郡陰謀反曹,而陽安都尉李通則拒絕了袁紹、劉表的反曹号召。除了陽安郡之外,豫州的其餘諸郡大多響應袁紹的号召。
關中諸将表示中立,既不助袁,也不助曹。
十一月,張繡準備同意,賈诩卻當着張繡的面回絕了袁紹的來使,準确地指出袁紹不能容人,而投降曹操有三點優勢:曹操挾天子令諸侯,名正言順;曹操兵力較弱,更願意拉攏盟友;曹操志向遠大,一定能夠不計前嫌。張繡聽從賈诩的建議,率衆歸順曹操,被拜為揚武将軍。
戰争過程
前期
建安五年(200年)正月,車騎将軍董承、偏将軍王服、越騎校尉種輯接受了漢獻帝的衣帶诏,欲誅殺曹操,但事洩,被曹操夷滅三族。袁紹終于獲得了名正言順的開戰理由,于是,袁紹奉衣帶诏讨伐曹操,派陳琳書寫檄文并公開發布,檄文中把曹操罵得無法忍受。袁、曹兩家公開宣戰。
當曹操正部署對袁紹作戰時,參與了衣帶诏之謀的劉備起兵反曹。劉備占領下邳,屯據沛縣(今江蘇沛縣)。劉備軍增至數萬人,并與袁紹聯系,打算合力攻曹。曹操為保持許都與青、兖二州的聯系,避免兩面作戰,于次年二月親自率精兵東擊劉備,迅速占領沛縣,轉而進攻下邳,迫降關羽。劉備全軍潰敗,隻身逃往河北投奔袁紹。當曹、劉作戰正酣之時,袁紹别駕田豐建議袁紹“舉軍而襲其後”,但袁紹以幼子有病為辭拒絕采納,緻使曹操從容擊敗劉備回軍官渡。
曹操派遣臧霸、孫觀、孫康等人牽制青州刺史袁譚。
二月,袁紹進軍黎陽,企圖渡河尋求與曹軍主力決戰。他首先派大将郭圖、淳于瓊、顔良進攻白馬的東郡太守劉延,企圖奪取黃河南岸要點,以保障主力渡河。
四月,曹操為争取主動,求得初戰的勝利,親自率兵北上解救白馬之圍。此時謀士荀攸認為袁紹兵多,建議聲東擊西,分散其兵力,先引兵至延津,僞裝渡河攻袁紹後方,使袁紹分兵向西,然後遣輕騎迅速襲擊進攻白馬的袁軍,攻其不備,定可擊敗顔良。曹操采納了這一建議,袁紹果然分兵延津,令正在進攻白馬的郭圖、淳于瓊率軍向西,挺進延津。沮授勸阻袁紹道:“顔良的性格急促狹小,雖然骁勇,但不可以讓他獨自擔任大将。”袁紹不從。
在郭圖、淳于瓊等人率軍奔赴延津後,曹操乃乘機率領輕兵迅速襲擊顔良。曹軍以中郎将張遼、偏将軍關羽為前鋒,曹操親率裨将軍徐晃等人緊随其後。經過一番交戰,關羽望見了顔良麾蓋(大将所乘戎車,設幢麾、張蓋),在張遼軍隊的掩護下,關羽策馬沖到顔良身邊,在萬衆之中刺死顔良,又拔出腰間佩刀斬其首級而歸。袁軍諸将都不能擋住關羽。袁軍潰散。
曹操解了白馬之圍後,遷徙白馬的百姓沿黃河向西撤退。袁紹率軍渡河追擊,軍至延津南,派大将文醜與劉備繼續率兵追擊曹軍,曹操當時的騎兵不足六百,駐于南阪(在白馬南)下,而袁軍達五六千騎,尚有步兵在後跟進。曹操令士卒解鞍放馬,并故意将辎重丢棄道旁。袁軍果然中計,紛紛争搶财物。曹操突然揮動着自己手中所持“麾”,下令發起攻擊。徐晃等人翻身上馬,終于擊敗袁軍,殺了文醜(文醜為亂軍所殺,并不是關羽斬殺),順利退回官渡。顔良、文醜都是河北名将,卻被一戰而斬,袁紹軍隊的銳氣被挫傷。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相持
袁軍初戰失利,但兵力、糧草、軍貨、财力仍然占據明顯的優勢。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一生一世美人骨+番外 開局我取消婚約了,女主偏不同意 重生蜜愛:霸道祁少偏執寵+番外 遊戲能力繼承,我囤積百億防禦塔 強迫症穿成反派潔癖男主果斷卷走 沉少訓養了個又野又嬌的遲崽崽! 夜色妖娆+番外 真實罪案錄 用漫畫看貝克街221B好鄰居 至此終年/隻要我們在一起+番外 逆向(黑籃同人)+番外 君子有九思 重回七零之我想好好吃頓飯 隻想和你好好的 回眸一笑JQ起/回眸一笑秋波起 密室困遊魚 被扔深山後,極品家人崩潰了! 重生80:彪悍農女緻富記 歸路 一生一世,黑白影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