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本網

書本網>國芯 > 第九十九章 當面受教(第1頁)

第九十九章 當面受教(第1頁)

談及中美CUSPEA物理人才合作,原本隻是李正道教授回國講課目睹國内物理人才青黃不接現狀,故而發起為期5年時間替中國培養未來高端科研人才的項目,按計劃在1985年結束。

但作為中美之間高等教育交流的一大重要通道,雙方都發現這個合作項目運作效果很不錯,于是又決定續簽了4年合作協議,但每年派遣人數從100多人減少到75人左右。

要知道赴美留學需要獎學金才得以讓中國學生成行,因為大家都太窮了無法負擔以美金計算的高昂留學費用。初步估計學費和生活費加在一塊至少要1萬美金一年,對吃大鍋飯習慣共同貧窮的中國家庭來說屬于天文數字。

因此中美CUSPEA項目,基本上都依靠李正道教授的個人威望來募集數百萬資金資助這批留學生,因此考慮實際情況縮減了第二期合作項目的人數。

要知道對中國普通大學生來說,中美CUSPEA項目相當于出國留學的捷徑,不但可以獲得全額獎學金還能免試進入美國名校就讀,可謂是一條康莊大道。

這裡說的免試,是說在中國經過了CUSPEA考試得以直接入學,就不用再在美國進行托福和GRE考試。

因此,CUSPEA考試某種程度來說是一項福利,并不是随便一個學生都可以報名參考,而需要學校推薦才能有資格進入考場。

CUSPEA考試相當于美國大學物理系的資格考,一般都是攻讀博士學位的研究生在學習了一兩年時間後接受的學業資格評測考試。隻有通過了資格考,導師評審組認為你言之有物,才有資格申請博士學位。

CUSPEA考試來到中國實現了一定本土化,但卻要求是大三、大四的中國本科生面對美國博士生資格考試,某種程度上講屬于超前選拔。

每年大概有700多名來自全國各地的優秀物理尖子生獲得本校推薦拿到考試資格,而錄取人數卻保持在100人左右。

優中選優,競争程度比高考更加殘酷,能拿到赴美機票的人無一不是華夏大地上的龍鳳精英。

得知了中美CUSPEA合作項目續簽的好消息,周逸松了一口氣,他可是一直将其作為奮鬥的目标。

不過還有另一個好消息傳來,就是國家取消了“自費出國留學資格審核”,中國向外派留學生的大門完全打開,“出國熱”在全國迅速升溫。

在1985年之前,中國對外派遣留學生基本都是公費名義,每年人數控制在5000人左右,競争超級激烈,學完後都要按要求回國。

私人想要自費出國留學,基本上可以說是難以上青天。

伴随國門打開,探親、留學等國際交流活動日益頻繁,尤其是億萬中國人民知曉了國外花花世界的美好,出國交流的呼聲在民間愈發強烈,終于在1985年放開了自費留學的限制,允許中國學生奔赴國外求學。

隻要能拿到國外學校的獎學金,那麼個人自費留學也是一條康莊大道,這成為許多成績優異大學生的首選。

1985年的中國,職工月收入在60到80元之間,年收入維持在1000元出頭。而大洋彼岸的美利堅社會,月工資中位數收入在1800元美金,普通職工年收入為美金,像醫生、律師這樣的高端人士年收入可以突破10萬美金。

按照此時官方彙率1比3計算,一年美國普通工人收入相當于元人民币,相當于中國工人75年的工資總和。

當然這隻是一種數字簡單對比,并不能反映實際購買能力,但也足以讓中國國民對國外世界生出自然而然的向往之心。

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投親靠友、出國留學、偷渡打黑工等熱潮興起,“出國”兩個字對許多中國人來說相當于去了天堂。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猶如盛世大唐引領東亞文明風潮引來諸多周邊國家紛紛派來遣唐使,現在中國人向往西方發達國家也無可厚非。

周逸自信,若是中美CUSPEA項目不能上船,那麼他選擇自費留學途徑拿到獎學金應該不成問題。

人有高矮貧富之分,大學環境同樣也有好壞差别。

像複旦大學這樣身處滬江大城市的重點大學,跟内地普通大學相比,無論是在師資力量,還是辦學環境上都要高出一頭。

“小周班長,咱們要不要準備什麼節目來歡迎貴賓啊?”

繼“小周老師“之後,官複原職當上少年班1班班長的周逸,在班上同學們的擁護下,又多了“小周班長”的昵稱。

梁見章是最高興看到周逸重返班級的人,這位曾一起在計算機編程大賽同場競技的同學,對小周班長是發自真心的敬佩。

年輕人恃才傲物,自恃清高,那是因為他們沒有見過真正厲害的牛人。

而周逸就是活生生在一大群優等生之中脫穎而出的天才,因此梁見章甘拜下風,打從心底認了這位大哥。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輔導員老師說不用刻意安排什麼儀式活動,對方什麼大場面沒有見過,隻要真誠簡單接待即可。

哦,老師說讓我準備三個問題,到時有機會的話讓我代表大家提問。”

能讓周逸一行人緊張的大人物,當然是大有來頭。

全球首位諾貝爾獎華人獲得獎,跟李正道教授齊名的楊真甯教授,即将應邀到訪複旦大學,并且要跟學校首屆少年班的同學座談。

若是在内地大學,學生們根本沒有機會得以親身跟享譽全球的頂級物理學家現場交流,可在複旦這樣的機會相比較而言很是常見。

說起來,周逸跟楊真甯教授還有一段淵源。

當年正是楊真甯目睹美國計算機科學的迅速發展,在回國時跟中國高層建議大力發展計算機,這才讓周逸等一大批青少年得以有機會在國内接觸到計算機。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七秒鐘記憶  金玉遇良緣  錯長歡  悸動時差  非凡的傳奇筆記  我家娘娘心寬體胖  酸梅湯  重生後成了太子朱砂痣  豪門隐婚夫婦真香了  這個漫威世界是不是有點怪  白月光以唢呐服人  農女的勤勞緻富路  鳳飛翺翔兮,為你求凰  紅濕處,惹春潮  (紅樓同人)[紅樓]今天也在賈府不當人  我投喂了深情偏執邪神+番外  穿成豪門作精後  女寝大逃亡[無限]  男主對不起,我喜歡反派  都市:斬殺仙帝?可我真是煉氣期  

已完結熱門小說推薦

最新标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