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派了一批又一批的人尋找星圖,始終無果。
直至有一夥盜墓賊将星圖獻了出來,星圖才再次重見天日。
那時楓亭盛世之貌初顯,民間因此事傳出了一段童謠,曰“星圖現、盛世顯,星圖隐、亂世臨。”
姚書會聽得津津有味,他問道:“那那夥盜墓賊受到懲罰了嗎?”
溫止寒一笑:“這君主挺有意思,他先将每人鞭笞四十,治他們盜墓之罪;再授予他們官職,獎他們尋圖有功。”
姚書會在言語中捕捉到了溫止寒想告訴他的恩威并重,點頭贊同。
雖然星圖找回來了,但星圖本來就是國中大巫才能接觸到的東西,知之者甚少,君主遍尋楓亭也沒找到關于它的隻言片語。不管是人還是書籍,仿佛都随着“去巫興邦”消失了。
大概是功夫不負有心人,在君主徹底死心、馬上要将星圖束之高閣變成吉祥物時,大巫啟奏,有一書名為《雜諱》,裡面提到了星圖。
而《雜諱》中關于星圖的記載便是如今最風行的說法——星圖,星夜重明負圖,聖人時出。
《雜諱》曆經百年成書,作者不計其數,它主要是為了說明“聖人皆無父,感天而生”(大意為:聖人都沒有父親,其降生都與天象或神明有關)的道理;其中僅有少部分内容與巫術有關,其餘部分記錄或編造一些古代帝王、聖人的故事,部分講地理認知,還有部分記載天文曆法的發展,因此得以保存下來。
《雜諱》是不同人為了宣揚他們的思想所撰寫,書中内容假的多過真的。
姚書會替溫止寒總結道:“他們想宣揚‘聖人皆無父,感天而生’,原來關于星圖的說法無法佐證他們的說法,他們便将合自己心意的說法編入書籍,以此蠱惑世人。偏偏而‘去巫興邦’讓他們美夢成真了。”
溫止寒點點頭,繼續講述關于星圖的故事。
星圖也算命運多舛,楓亭滅國前,楓亭的君主發瘋一般,屠了城、燒了皇宮。
颍川的人破城時,楓亭的都城幾近成了屍海與廢墟,星圖不見所蹤。
楓亭最後一位君王據說言出必靈,是位不輕易開口的預言家,他在皇宮前對攻入的颍川部隊說:“我此生說的最後一個谶言是‘得星圖者得天下’。星圖已毀,天下将永遠紛争、永無甯日。”
他說完,遂自刎于颍川陣前。
直至姚斯涵出生,星圖才在楓亭滅國後第一次再現人間。
溫止寒笑着開口,語氣嘲弄:“也不知道蕭修平是不是在《雜諱》中得到啟發,想用假托神仙聖人那套把戲把姚斯涵推上皇位。”
”倒也确實是一個‘聖人皆無父,感天而生’的故事,也不知道姚百汌知道蕭修平罵姚斯涵沒爹會不會砍了蕭修平。”姚書會也笑,郁氣堆積的眉眼因為嘲諷都變得生動了起來,”還有,這個故事倒是荒唐好笑,楓亭末主既然言出必靈,為何不說個‘天佑我楓亭,但降三千神兵滅了颍川大軍’?”
溫止寒想,這想必就是姚書會原本的模樣,不同于剛受難時的畏畏縮縮,反倒帶着些纨绔子弟的浪蕩與輕佻。他很喜歡。
姚書會又問:“雲舒又是如何知道重明鳥是蕭修平所驅使?”
“蕭修平要想驅使重明鳥,勢必要先将重明鳥圈養起來。而重明鳥本就是仙鳥,它隻吃瓊膏。”
溫止寒的話還沒說完,姚書會卻知道對方要說的是什麼。
瓊膏僅有蓬萊山巅才有,三十年成花,三十年結果,要足足六十年才能成為重明鳥的吃食。
這些姚書會在許多志怪傳奇中看過,并不是什麼稀罕事。
溫止寒估摸着姚書會知道,也就不再強調瓊膏的來源,轉而說道:“我剛才與你說,要為你打造一張人皮面具,那位畫皮師傅叫夏語冰,與我相交甚笃,她便住在蓬萊山。她的丈夫術言是遠近聞名的醫師,像瓊膏這種可入藥的稀罕物,哪兒有、有多少,他再清楚不過。”
姚斯涵出生前夕,蓬萊山上的瓊膏急劇減少,術言便多留了個心眼。
他見每次來采瓊膏的都是些不相幹的異獸,深知此事絕對有蹊跷。
“後來我成了颍川插在太康中的内應,來回調查之下,終于查出了名堂。”
正統之說到這裡就暫告一段落了,姚書會傾身問道:“之後呢?姚斯涵一黨還有什麼動作?”
--------------------
加更嘞!
這幾章會比較晦澀,大家多擔待。
第一次嘗試這種題材,很忐忑,希望大家能多多評論~
第十二章
溫止寒并不急着答,而是在姚書會耳邊輕聲道:“你知道星圖如今在何處麼?”
姚書會不答,隻拿杏眼滴溜溜地瞅他。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當無限流BOSS轉職成為小白花 魔尊在無限遊戲證道 沙雕仙男穿成悲情炮灰 轉生為銀龍的我不可能是女孩 能公開了嗎 把怪談男主摁回去 緻富從進入遊戲開始 離婚後渣男後悔了 重生之星際男神 漂亮戲精又在懷疑老公移情 我靠抽卡賣美食+番外 當我繼承一間怪談劇院+番外 紅塵思語 原來我隻是蚊子血 嫁給病弱巨龍沖喜 霸總穿成農家夫郎 被抓後渣攻找我算賬了 踹開前任後我野翻了 我在原始獸世當祭司+番外 亡國後我被敵國王爺帶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