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本網

書本網>皇後複生紀:天命帝國 > 第1章 天命之年(第1頁)

第1章 天命之年(第1頁)

天命三年四月十四,作為後方重地及軍事大本營的燕京府舉辦了一場大喪。皇帝王啟的發妻陸氏,是這場喪禮所吊唁的對象。

半個月前,随軍巡撫山東的陸皇後遭到叛軍的襲擊,為了保全身為皇後的名節,陸氏引車遠遁,最終自絕于山崖之間,墜入河中。當地駐軍搜尋數日,幾近延誤戰機,也未能尋得皇後的屍首。此時,皇帝仍在中原地區領兵作戰,為了安撫軍心,特令燕京知府和禮部操辦這場喪禮。由于戰事緊迫,這場葬禮操辦得匆忙,不僅皇帝本人沒有到場,就連一衆皇親貴胄也沒能出席。唯有皇後的父母,豐國公陸良和夫人楊氏主持。

有人如此唏噓孝慈皇後的命運,認為天妒紅顔,令她如此薄命。在世人看來,皇帝與皇後是從小的青梅竹馬,兩小無猜,後來成婚,亦是良緣。燕王夫婦的愛情佳話寫在士人編撰的話本裡,讓人羨慕。若不出什麼意外,等到燕王日後光複江山,陸氏地位本該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卻不想出了這段遭遇。

至于燕王王啟,當今乃天命皇帝,本是大興的一位藩王,不該有争奪天下的意願。然而,天命有變,神器更易,随着李世成領導的義軍攻破京城,燕王不得不以“奉天靖難”的名義起兵勤王,且在先帝力竭戰死後承襲大統,重整朝綱。

崇德二十五年秋,王啟在燕京稱帝,改年号“天命”,自為正朔。同年冬,王啟發兵十萬,逐鹿中原,與當時自稱“永昌皇帝”的李世成争奪天下。通過十年時間,王啟不僅消滅了縱橫大江南北的天王大軍,也兼并了盤踞在江南、湖廣等地的叛将、藩鎮,最終完成了一統天下、再造山河的偉業。

“臣本天下一藩王耳,本無帝王之志,卻黃袍加身,乃順天應命。”

在順天府巍峨的紫禁之巅,王啟坐在輪椅上,身後跟着一批親信大臣和内廷宦官,聲勢浩蕩,也引人注目。對自己而言,王啟每年都會來到這裡,以紀念多年不見的亡妻。他不清楚自己還能活多長時間,根據太醫院的說法,皇帝的歲壽,怕是活不過今年的中秋了。

今天是四月十四,恰逢皇後的忌日。

正是在這一天,孝慈皇後墜入山間,杳無音訊。他當時剛剛收複舊都承天府,還顧不上勝利的喜悅,便聽聞這一噩耗。本打算趕赴山東尋找發妻的他遭到衆部将的阻攔,就連親弟弟,燕王王懇,也勸告自己不要沖動。離開京城、起兵南下的那晚,便是他與妻子最後的見面。

五十年過去了,也不知道你在天國,過得如何?王啟不信神明,對鬼怪之學更是嗤之以鼻,可唯獨希望,皇後的靈魂得以安息;若真的有輪回轉世,就算是搭上一切,他也要為自己、為她拼搏一番。但這樣的幻想,不切實際,更不要說實現了。

“父皇,山上的風涼,不如趁着天亮,趕緊下山吧。”太子親手扶着輪椅,推着王啟一步一步走到這裡。殊不知,他們一行人,已經待了整天。還沒到黃昏,太陽仍然懸挂于高空之上,卻在有心人中,落得寂寞。但凡了解一些皇帝的往事,特别是那些老臣——比如王懇,便知道今兒是什麼日子。

皇帝,又在觸景傷情,忘卻不了過去,牽挂的東西多了,就更不想離開這裡。

“沛兒,你先下去,留下燕王爺,還有定國公。”王啟支走太子和一衆親貴,他不希望在這個時候有人打擾自己的回憶,但留下燕王和定國公,是他的私心。他們算是自己的“左膀右臂”,還是值得信賴的臣子。

太子見狀,隻好領着一衆閑人離開,但他們并未走遠,而是回到山路上的一處涼亭,稍作休息。作為順天郊外的大山,雖不如西南、西北的崇山峻嶺,但這裡距關外較近,如果再走遠一些,或許能看到那漠南的草原風光。不過,對王啟而言,他大抵有心無力。

他年事已高,除了政務還算是得心應手外,其他的活動早就力所不及。上山來到這裡,也多虧工部在這座山上修建了寬敞的山路,卻勞民傷财。王啟任性了一次,但代價真不小。

“弟弟,你說,若雪要還在身邊,她會說些什麼?”王啟沒有轉頭,但問題已經遞給了燕王,自己的胞弟。在稱帝後,為了踐行祖訓,王啟将燕王爵位冊封給他,為的就是令燕王一脈的香火不要斷絕。這本不必要,但祖宗之法不可變,有些規矩,他必須執行。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C小姐的婚後生活解析  探索太空,你居然完成火星殖民?  知否:盛家長子  重生後,做個好人不行嗎?  人在魔法世界混,少了打賞怎麼過  三國之大哥穿個越呗  穿越戰場:我的左眼擁有熱成像  這個功法版本不對勁!  穿越後,的确很爽  七零軍婚這女同志太能幹了得升職  斬龍殿傲世無雙  半島:惡魔檢察官  大唐鹹魚傳  神豪:我就想要點兒情緒價值!  女尊國的男質子  異界群雄争霸,我慢慢無敵  孤城英烈  靈氣複蘇,我成了雙體系覺醒者  1984從迎娶女知青開始  我在紅樓賣版權  

已完結熱門小說推薦

最新标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