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烈日高懸,酷熱難耐。我們在路邊一個簡陋的茶棚稍作歇息,試圖尋得片刻清涼。就在這時,一位神色焦慮的路人匆匆而來,隻見他面色赤紅,宛如熟透的番茄,豆大的汗珠順着臉頰不斷滾落。他緊緊捂着腮幫子,嘴裡不時發出痛苦的呻吟,那聲音仿佛受傷的野獸在低嚎。
太爺爺見狀,連忙起身,疾步上前詢問。原來這路人是一位行商,為了生意連日奔波趕路,未曾好好休息。加之這惱人的炎熱天氣,體内火氣上湧,忽然就牙齒疼痛難忍,仿佛有千萬隻小蟲在啃噬他的牙根。
太爺爺仔細觀察了他的症狀,先是輕觸他的額頭,感受其熱度,接着為其号了脈。太爺爺眉頭微微皺起,稍作思索,心中便有了判斷。太爺爺神色凝重地說道:“你這是胃火上炎,循經上攻所緻的牙痛。”
說罷,太爺爺目光堅定,決定為他針刺治療,所選穴位正是二間穴。太爺爺和顔悅色地向路人解釋道:“這二間穴,位于手陽明大腸經上,在手食指本節前桡側凹陷中。手陽明大腸經入下齒中,其荥穴二間穴善清瀉陽明經熱,對于你這胃火上炎引起的牙痛,正為對症之穴。而且這二間穴的功效可不單單止于此,它還能治療目昏、鼻衄等病症。
若因熱邪上擾導緻目睛昏花,針刺二間穴可清瀉熱邪,使目睛清明;若熱迫血妄行引發鼻衄,刺激二間穴能涼血止血,從穴名的角度審視,“二間”二字承載着中國古代哲學中的數字象征意義。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數字并非單純的計數符号,而是具有特定的象征和寓意。
“二”常常代表着陰陽的相互對立與統一,是一種平衡與協調的體現。在經絡穴位的序列中,“二”指明了二間穴在特定經絡上的位置,也暗示着它在維持經絡氣血陰陽平衡中可能扮演的關鍵角色。
“間”字更是蘊含着豐富的文化底蘊。它可被理解為“間隔”“空間”,這與中國傳統建築中注重空間布局和間隔劃分的理念相呼應。在中醫理論中,“間”象征着氣血運行中的過渡與緩沖區域,如同建築中的廊道和庭院,為氣血的流暢運行提供了調整和休憩的場所。
論及穴性,二間穴作為荥穴,其性屬水。在中國傳統文化的五行學說中,水具有滋潤、寒涼、下行的特性。二間穴的穴性恰似一泓清泉,能夠清瀉陽明經的火熱之邪,發揮清熱瀉火、消腫止痛的功效。這與中國傳統文化中以水克火、調和陰陽的理念不謀而合。
從中國傳統的天人合一觀念來看,人體經絡如同自然界的江河脈絡,氣血如同水流。二間穴就如同江河中的一處彎道或支流,調節着整體的水流态勢,以保持經絡氣血的和諧有序。這種對人體與自然的類比思維,充分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中人與自然相互關聯、相互影響的整體觀。
此外,中醫強調的陰陽平衡、氣血調和等理念,與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中庸之道、和諧之美有着内在的一緻性。二間穴的存在和作用,正是為了實現這種平衡與和諧,維護人體的健康與安甯。
二間穴的穴名和穴性不僅是中醫經絡學說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中國傳統文化智慧在醫學領域的生動體現。深入探究二間穴的深層含義,有助于我們更好地傳承和弘揚中醫文化,領略中華民族古老智慧的博大精深。”
隻見太爺爺從容地從随身的布囊中取出那套用了多年、已然發亮的銀針,小心翼翼地消毒後,眼神專注而犀利,準确地刺入路人的二間穴,手指輕動,行提插撚轉之法。那動作娴熟而流暢,仿佛一位大師在精心雕琢一件藝術品。
不一會兒,那路人緊皺的眉頭漸漸舒展,原本痛苦扭曲的面容也慢慢放松下來,他驚喜地說道:“哎呀,真的不那麼疼了!”
太爺爺微笑着又叮囑他:“回去後要注意飲食清淡,多喝水,不可再過度勞累。”
路人感激涕零,眼中滿是崇敬和感激,非要以财物相謝。太爺爺卻微笑着擺擺手說道:“行醫救人,本是吾輩之責,無需挂懷。”
在後來繼續前行的路程中,太爺爺語重心長地教導我說:“中醫之妙,在于辯證準确,取穴精準,方能藥到病除,針到痛消。”這次的經曆,讓我對中醫的博大精深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你們繼續虐,别帶上我行嗎 冤種大哥要下鄉,白眼狼你們哭啥 全師門反派,唯小師妹發癫變态 羅浮迎暄随志 開局系統加趙雲,又來典韋和許褚 拒跪之始,再踏修真路 斬妖,我絕對認真 藿藿與尾巴的怪談之旅 天!誰家小少爺上來就投懷送抱 萌寶攜熊崽闖天下 魔女小姐,我真的超弱的! 甯得雲深,今宵夜長 快穿之從樹身開始修煉 娘娘封心鎖愛,皇上深陷火葬場了 接手湖人從老詹4萬分開始 你随清風入我心 惡毒炮灰禁止美人扮演 都是糜爛的人心惹來的 靈散山河 同桌說:你壓到我頭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