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代光緒年間,我跟着年輕的太爺爺行走在前往南陽的蜿蜒小道上。那是一個風和日麗的日子,碧空如洗,道路兩旁的樹木郁郁蔥蔥,繁茂的枝葉在微風中輕輕搖曳,仿佛在向我們招手。鳥兒在枝頭歡快地歌唱,婉轉的歌聲為這甯靜的旅途增添了幾分生機。
突然,前方傳來一陣痛苦的呻吟聲,打破了這份甯靜。我們聞聲加快腳步上前,隻見一位路人弓着身子,雙手緊緊捂着腹部,臉色蒼白如紙,豆大的汗珠不斷從額頭滾落,眉頭緊鎖,眼神中滿是痛苦與無助。
“哎呦,我這肚子突然疼得厲害,像是有把刀在肚子裡攪動一樣。”路人艱難地自述着病情,聲音顫抖,帶着深深的恐懼和絕望。
太爺爺趕忙上前,伸出三根手指,沉穩而又精準地為其診脈,随後又仔細觀察了他的面色和舌苔。太爺爺神情嚴肅,說道:“你這是飲食不節,過食生冷油膩之物,緻使脾胃受損,中焦氣滞,脾失健運,胃失和降,從而導緻氣機阻滞,不通則痛。”
說罷,太爺爺目光堅定,決定為其針刺太乙穴以緩解疼痛。太爺爺轉頭向我耐心講解道:“太乙穴位于上腹部,當臍中上2寸,距前正中線2寸。此穴乃胃經要穴,具有調和腸胃、化濕和中之神奇功效,不僅能治療腹痛,對于胃脘疼痛、嘔吐、食欲不振等病症亦有顯着良效。”
隻見太爺爺從随身的醫囊中取出一根銀針,眼神專注而銳利,手指輕輕一撚,銀針便精準地刺入太乙穴。沒過多久,路人原本扭曲的表情逐漸舒緩,緊皺的眉頭漸漸松開,腹部的疼痛明顯減輕。
“真是神了!這疼痛居然減輕了許多。”路人驚歎道,臉上滿是劫後餘生的欣喜和對太爺爺的感激,眼神中也重新燃起了希望的光芒。
太爺爺微笑着說:“這太乙穴的作用還不止于此。對于癫狂、心煩等神志病症,也能通過針刺此穴,疏調氣機,甯心安神,從而起到一定的調理作用。隻要辨證準确,穴位運用得當,中醫之術往往能立竿見影。”
路人感激涕零,連連作揖道謝。我望着太爺爺,心中充滿了對他精湛醫術的敬佩,那敬仰之情猶如滔滔江水連綿不絕。繼續前行的路上,我暗暗下定決心,要跟随太爺爺好好學習中醫之道,傳承這救人濟世的偉大本領。
後來我聽太爺爺說,太乙穴,“太”者,至大、至極也;“乙”者,木之柔曲,于天幹中象征生機勃發與蓬勃發展。
在中國傳統文化裡,“太”常被視作極緻、至高無上的存在。太乙穴所承載的“太”字,寓意着其彙聚了極其磅礴且雄渾的能量。而“乙”在五行中屬木,與肝相應,主生發、調達、疏通之契機。
從穴名剖析,太乙穴暗藏與木的條達,生發有關,所以本穴有着強大的疏通作用,由于本穴在腹部,所以對于腹部經絡阻塞最為明顯。
太乙穴之所以能夠在治療其所主病症時大顯身手,主要歸因于以下幾個關鍵方面:
其一,憑借其充盈着的強盛疏通條達之意,能夠對脾胃功能進行精妙的調節。脾胃,作為後天之本,承擔着運化水谷精微的重任。一旦脾胃之間因為實邪的阻滞而造成的功能失調,諸如消化不良、腹脹、腹痛等症狀紛至沓來。此時,刺激太乙穴就如同敲響了振奮脾胃之氣的洪鐘,恰似春風拂過大地,喚醒和疏通脾胃的運化機能,迅速而有效地緩解各種不适。
其二,依托其強大無匹的“太乙”能量,為疏通經絡立下汗馬功勞。當足陽明胃經的經絡氣血運行受阻,肢體麻木、疼痛等症狀便如陰霾籠罩。而太乙穴恰似一陣強勁的春風,具有沖破經絡瘀滞的威力,能夠如破冰之斧般疏通局部經絡,讓氣血運行如江河奔騰,暢行無阻,從而使病痛煙消雲散。
其三,胃經的經别循行于心,本穴暗藏木之性,木能生火,火旺則影響心神,所以本穴對于心神不甯引起的癫狂,失眠,煩躁,有着一定的治療作用。
這太乙穴之名猶如一面旗幟,彰顯着其氣血的雄渾強盛與生機的盎然蓬勃。正因如此,在治療脾胃、經絡及相關髒腑病症的征途上,它猶如一位英勇的戰士,展現出無可替代的“太乙”神效。
聽完太爺爺的講述,對于這個穴位,我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拒跪之始,再踏修真路 你随清風入我心 惡毒炮灰禁止美人扮演 斬妖,我絕對認真 接手湖人從老詹4萬分開始 全師門反派,唯小師妹發癫變态 藿藿與尾巴的怪談之旅 你們繼續虐,别帶上我行嗎 魔女小姐,我真的超弱的! 娘娘封心鎖愛,皇上深陷火葬場了 萌寶攜熊崽闖天下 快穿之從樹身開始修煉 天!誰家小少爺上來就投懷送抱 靈散山河 甯得雲深,今宵夜長 同桌說:你壓到我頭發了 都是糜爛的人心惹來的 羅浮迎暄随志 冤種大哥要下鄉,白眼狼你們哭啥 開局系統加趙雲,又來典韋和許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