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一個陽光明媚的清晨,我跟着年輕的太爺爺踏上了前往南陽的路途。微風輕拂,道路兩旁的樹木沙沙作響,仿佛在訴說着古老的故事。
忽然,前方傳來一陣痛苦的呻吟聲。隻見一位路人捂着肚子,臉色蒼白,額頭上豆大的汗珠不斷滾落。太爺爺見狀,趕忙上前詢問。
路人虛弱地說道:“我這肚子突然疼痛難忍,像是有一把刀在裡面攪動,已經持續了好一陣子,實在是受不了啦。”
太爺爺讓他坐下,仔細地為其診脈,又觀察了他的舌苔和面色,而後說道:“你這是脾胃虛寒,加之飲食不節,導緻寒濕凝滞于中焦,氣血不暢,故而腹痛。”
說罷,太爺爺決定為他針刺地機穴以緩解疼痛。太爺爺一邊讓我記住穴位的定位,一邊說道:“地機穴,在小腿内側,陰陵泉下3寸,胫骨内側緣後際。這是足太陰的郄穴,善于治療這種突發性的急性或血症,而且對治療腹痛,還對脾失健運所緻的腹脹、腹瀉,以及女子月經不調、痛經等都有良效。”
隻見太爺爺取出随身攜帶的銀針,準确地刺入地機穴,輕輕撚轉提插。沒過多久,那路人緊皺的眉頭漸漸舒展,臉上露出了輕松的神情。
路人感激涕零:“多謝先生妙手施救,這疼痛真的減輕了許多!”
太爺爺微笑着說道:“還需注意飲食,不可再貪涼食冷。這地機穴乃脾經之郄穴,氣血深聚之處,刺激它能健脾利濕、調血通經,今後若再有不适,可自行按摩此穴。”
告别路人後,我和太爺爺繼續踏上了前往南陽的路,而這次奇妙的經曆,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中。
後來聽太爺爺給我講,在中國傳統文化的哲學體系中,“地”被賦予了極為重要的象征意義。大地被視作萬物生長的基礎和依托,承載着世間的一切,具有廣袤、堅實、穩定和滋養的特質。
脾在中醫五行學說中屬土,恰如大地般為後天之本,主運化水谷精微,将攝入的食物轉化為人體所需的營養物質和能量,從而維持生命活動的正常進行。地機之“地”,深刻地反映了此穴與脾土之間内在的同源性和一緻性,意味着它如同大地一樣,具備着穩固、承載、化生和滋養的關鍵作用。
“機”這個概念,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常被理解為樞機、機要、關鍵之所在,代表着事物發展和變化的重要節點和核心環節。地機之“機”,形象地指出了該穴位在脾經氣血運行過程中所處的關鍵地位和決定性作用。
正如天地間陰陽變化、四季交替存在着特定的規律和樞機,人體内部氣血的流通與髒腑功能的協調也依賴于一系列關鍵的穴位和經絡通道。地機穴作為其中的重要一環,掌控着脾經氣血的調節和平衡。
從中醫經絡腧穴學的專業角度來看,地機穴作為脾經的郄穴,郄穴通常是氣血深聚的部位,陰經的郄穴往往治療血症和急症,而且本穴具有強大的調節氣血、疏經通絡的功能。
當脾的運化功能失常,水濕停滞于體内,導緻“地”之承載和化生功能失調,出現腹脹、腹痛、腹瀉、水腫等病症時,刺激地機穴能夠有效地激發脾經的氣血運行,增強脾的運化之力,促進水濕的代謝和排洩,恢複脾土之機,就脾的統血功能而言,若脾不統血,容易引發月經不調、崩漏等婦科病症。地機穴通過精準地調節脾經氣血,發揮着調理月經周期、控制經量、止血固經的顯着作用,恢複脾土統血之機。
此外,地機穴所處的位置與下肢的經絡氣血運行密切相關。通過針刺、艾灸或按摩等刺激方式作用于地機穴,可以疏通四肢經絡,改善氣血循環,緩解四肢疼痛、麻木、無力等症狀,尤其是下肢,因為脾為陰中之至陰脾又主四肢,而下為陰,故對下肢活動不利,猶如失去生生之機,可以恢複下肢以及四肢的生生之機!
地機穴,恢複大地生機之穴!地機穴之“地”精準地映射了其與傳統文化中大地的深厚淵源和相似特質,“機”則明确地揭示了其在脾經氣血運行中的核心機要地位。正因如此,地機穴在中醫臨床實踐中,對于治療因脾失健運、氣血失調所導緻的多種病症。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天!誰家小少爺上來就投懷送抱 快穿之從樹身開始修煉 都是糜爛的人心惹來的 接手湖人從老詹4萬分開始 魔女小姐,我真的超弱的! 萌寶攜熊崽闖天下 你們繼續虐,别帶上我行嗎 惡毒炮灰禁止美人扮演 全師門反派,唯小師妹發癫變态 你随清風入我心 斬妖,我絕對認真 藿藿與尾巴的怪談之旅 甯得雲深,今宵夜長 靈散山河 同桌說:你壓到我頭發了 開局系統加趙雲,又來典韋和許褚 拒跪之始,再踏修真路 羅浮迎暄随志 娘娘封心鎖愛,皇上深陷火葬場了 冤種大哥要下鄉,白眼狼你們哭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