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問六腑咳嗽的症狀是怎樣?病情又是如何出現的呢?
岐伯說:五髒咳嗽日久不愈就會轉移到六腑。在中醫理論中,五髒(心、肝、脾、肺、腎)和六腑(膽、胃、小腸、大腸、膀胱、三焦)是構成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單位,它們之間既相互獨立又密切聯系,共同維持着人體的生理平衡。當五髒之一出現病變時,往往會影響到與之相關的六腑或其他髒腑,這種影響可以是通過經絡、氣血、津液等多種途徑實現的。
具體到咳嗽這一症狀,它雖然主要責之于肺髒,但中醫有“五髒六腑皆令人咳,非獨肺也”之說,意味着咳嗽的根源可能不僅僅局限于肺髒,還可能與其他髒腑的病變有關。岐伯所言“五髒咳嗽日久不愈就會轉移到六腑”,實際上是在強調咳嗽病情發展的複雜性和多變性。這裡的“轉移”并非指咳嗽的物理位置發生了變化,而是指咳嗽的病因病機可能由單一的肺髒病變擴展到涉及六腑乃至全身的多髒腑病變。
然而,需要指出的是,中醫理論中的這種“轉移”觀念,與現代醫學中的疾病傳播或轉移機制有所不同。它更多地是從整體觀念和動态平衡的角度出發,來闡述人體内部各髒腑之間的相互影響和制約關系。
那我們接着岐伯的話說:“如果脾咳日久不見好,胃就會生病,胃咳的症狀是咳而嘔吐,嚴重的時候甚至會嘔出蛔蟲”這一問題,我們首先需要明确的是,中醫理論中的“脾咳”它更多地是指由于脾髒功能失調所引起的一系列症狀,其中可能包括咳嗽,但這種咳嗽往往與肺部疾病引起的咳嗽有所不同。
在中醫看來,五髒之間是相互關聯、相互影響的。脾髒作為後天之本,具有運化水谷精微、統攝血液等重要功能。當脾髒功能失調時,不僅會影響到消化系統的正常運作,還可能通過經絡、氣血等途徑影響到其他髒腑,包括肺和胃。
然而,“脾咳日久不見好,胃就會生病”尤其是當咳嗽劇烈時,會刺激到咽喉和胃部,引起嘔吐反射。
肝主疏洩,膽為肝之餘氣所化,二者在生理上相互協調,病理上亦常相互影響。當肝氣郁結或肝火過旺時,可能會影響到膽的功能,導緻膽氣上逆,出現口苦、嘔吐膽汁等症狀。但需要注意的是,中醫理論中的“膽咳”并非特指咳嗽時嘔吐膽汁,而是指由于膽氣上逆所引起的咳嗽或類似咳嗽的症狀。
肺咳日久不見好,大腸就會受病,大腸咳的症狀是咳嗽的時候會大便失禁”,中醫認為,肺與大腸相表裡,二者在生理上相互關聯,病理上亦相互影響。但實際上,長期的肺咳可能會影響到大腸的功能,導緻便秘或腹瀉等症狀的出現,但這與大便失禁還是有很大區别的。
心咳,日久不見好,小腸就會受病,小腸咳的症狀是咳嗽的時候會放屁,咳嗽與放屁往往會同時出現;腎咳日久不見好,膀胱就會受病,膀胱咳的症狀是咳嗽的時候會小便失禁。
“心咳”與“小腸”的關系,中醫理論認為心與小腸相表裡,心火過旺或心血不足都可能影響到小腸的功能。
“腎咳”與“膀胱”的關系,中醫理論認為腎與膀胱相表裡,腎氣不足或腎陽虛衰可能導緻膀胱功能失調。但“膀胱咳”不是中醫的正式病名,而“咳嗽的時候會小便失禁”這一症狀,在中醫中可能被視為腎氣不固、膀胱失約的表現。這種情況多見于老年人或體質虛弱者,也可能與泌尿系統疾病有關。
“以上各種咳嗽,如果經久不愈,就會使三焦受病”,這裡的三焦在中醫中是一個較為特殊的概念,它并非一個具體的髒器,而是指人體上中下三個部位的髒腑功能和病理變化的統稱。三焦受病,往往意味着人體的整體氣機不暢,水液代謝失常。因此,當各種咳嗽症狀經久不愈時,确實有可能影響到三焦的功能,導緻腹内脹滿、不欲飲食等全身性症狀的出現。
接下來,我們來看“三焦咳的症狀是,咳嗽的時候腹内脹滿,不想飲食”。這一描述與中醫理論中的三焦功能失調相吻合。腹内脹滿可能是由于氣機阻滞、水液停聚所緻;不欲飲食則可能與脾胃功能受損有關。在中醫看來,脾胃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脾胃功能失調自然會影響到人體的消化吸收和整體健康狀況。
這些咳嗽無論源于哪一髒腑的病變,其寒邪一定是在胃中聚合,而後沿着肺的經脈影響到肺”,這一觀點在中醫理論中雖有一定的道理,但并非絕對。中醫認為,外感六淫(風、寒、暑、濕、燥、火)皆可緻病,而寒邪隻是其中之一。不同的咳嗽症狀可能由不同的病因所緻,如風熱犯肺、痰濕阻肺、肝火犯肺等。雖然胃與肺之間存在經絡聯系,但并非所有咳嗽的寒邪都必然在胃中聚合後再影響肺。
然後,“使人多吐稠痰并流鼻涕,面部浮腫咳嗽氣逆”這些症狀,則進一步說明了咳嗽病情的複雜性。稠痰和鼻涕可能是肺熱熾盛、痰熱壅肺的表現;面部浮腫可能與水液代謝失常、肺氣不宣有關;咳嗽氣逆則可能是肺氣上逆、氣機不暢的結果。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内容!
對于這一系列咳嗽症狀及其與髒腑的關聯,我們需要從中醫的整體觀念和辨證論治的角度出發,進行綜合分析和判斷。在實際臨床中,還需要結合患者的具體病情、體質特點、環境因素等多方面因素進行綜合考慮和治療。
黃帝問咳嗽的治療方法是什麼?
岐伯說:在中醫理論中,治療咳嗽确實有着一套精細而深奧的體系,其中“治療五髒的咳嗽要取其腧穴,治療六腑的咳嗽要取其合穴,凡是咳嗽并伴随浮腫的,要取有關髒腑的經穴并分别加以治療。
首先,我們來談談五髒咳嗽與腧穴的關系。五髒(心、肝、脾、肺、腎)各有其特定的腧穴,這些腧穴是髒腑之氣輸注于體表的部位,也是針灸、推拿等外治法治療髒腑疾病的重要靶點。比如,肺為“嬌髒”,最易受邪,故肺咳時多選取肺經上的腧穴如魚際、太淵等進行治療,以達到宣肺止咳、祛痰平喘的效果。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怎驚春 從紫禁城開始簽到打卡 網戀對象是最強 慕玲珑 窺愛 被宗門放棄後,步入巅峰 全息模拟犯罪直播,我隻演一次 被逃婚後Omega不裝了 水默觀影:命定的愛人 陸總的獨家寵 穿成筆下最慘美人受後 為撮合夫君和他白月光 變身綁定女神萬界學習系統 原神:提瓦特的無敵系統 女扮男裝:暴君她美色撩人 這個虛無吞炎好像有點怪 腌臜 十四經穴 你們繼續虐,别帶上我行嗎 (DC同人)[蝙超]永無明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