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此,率先舉義反抗暴秦、掀動
天下風雲的起義軍領袖陳勝,黯然落下帷幕。】
【此時,距離陳勝起義才過去了六個月。橫空出世的章邯,成為新時代的風雲人物。】
章邯再度成為衆人的視線焦點。
——他這一波,說是力挽天傾也不過分。
——看來,大秦朝廷又要出一位紅人了。
有人發自内心欣賞他的作為,也有人意識到,今後的他必然受到始皇帝的重用,于是都紛紛露出笑臉,對他大誇特誇。
【此時的關東之地,又是什麼情況呢?】
【得知陳王身死,南陽宋留舉兵降秦,被秦二世處以車裂之刑。】
秦始皇:???
好不容易投降的人你都殺,這是讓叛軍和大秦作戰到死,死不降秦嗎?
……今天也是被蠢兒子氣到腦溢血的一天。
越想越氣不順的始皇帝又叫了一個侍衛:“十八公子胡亥屢教不改,再罰十棍。”
第一頓打還沒挨完,就迎來第二個使者在旁邊排隊等候的胡亥:“……”
“父皇我錯了!我改了!我在改啊!!”
【趙王武臣被殺——武臣之死說來也是荒唐,當時武臣的部将李良打完仗歸來準備去見武臣,路遇武臣的姐姐出行,聲勢很大,他誤以為是武臣出行,于是便伏倒于路邊。武臣的姐姐沒有下車,隻是打發了一個騎兵向李良道謝。李良這才知道真相,深感羞辱。正好他之前接到過秦二世招降的書信,于是幹脆殺了武臣的姐姐,又襲擊邯鄲殺掉武臣。張耳、陳馀從邯鄲逃脫後收攏兵馬反殺,李良敗走投靠章邯,張耳、陳馀便立趙公子歇為趙王。】
另一平行時空。
漢高祖劉邦忍不住搖頭,笑嘻嘻道:“乃公還以為是什麼深仇大辱呢,就這?”
——當初項羽要烹我爹,我說什麼了嗎?
一旁的呂稚微擡下巴,露出不屑之色,也不知是對劉邦的,還是對李良的,或者二者皆有:“與其說此人是因趙王之姊沒有下車便深感羞辱而背叛趙王,倒不如說,其早已為秦二世降書說動,意欲歸降于秦。拿一女子做借口,算什麼大丈夫!”
【這時候,聽說陳勝兵敗,生死不知,一個叫秦嘉的人冒出來,擅自立了一位楚王,結果前腳才立,後腳就被項梁打爆。随後,項梁聽從範增的建議,找到了正在牧羊的楚懷王之孫熊心,立為楚王。】
眼看水鏡之中範增侃侃而談,便是立場相對的大秦君臣也點頭贊同:“此言有理。若不立楚王之後而自立,必不得人心。唯有立楚王之後,才能盡收楚人之心。”
【說起楚懷王,後世之人或許不熟。提起屈原這個名字,大家就很熟悉了。這位愛國詩人一生的悲劇都源自敗國昏君——毫無疑問就是楚懷王了。懷王登基之時,楚國國勢正在頂峰,六國合縱攻秦,甚至推楚懷王為縱長,也就是諸侯聯盟的盟主。然而風光沒有多久,楚懷王被張儀一通忽悠,為了六百裡之地便與齊國絕交,結果事後秦國卻抵賴不給地,他又一怒之下發兵攻秦,卻三戰三敗,生生讓楚國從霸主級的大國地位上跌落下去,一路沉淪。這還不算完,幾年後秦國攻楚,楚懷王前往武關與秦昭襄王講和,卻被當場扣留。秦國逼他割地保命,楚懷王不肯,出逃後又被秦國捉住,就這樣在秦國郁郁而終。】
【站在後世之人的立場上,楚懷王着實不長記性,被騙了一次又一次,一國之君生生淪為階下之囚,老倒黴蛋了。不過在當時的楚人眼裡,分明是秦人出爾反爾毫無道義,又是騙又是逼,不講武德啊!】
【——也難怪楚國被滅,會喊出那一句大名鼎鼎的“楚雖三戶,亡秦必楚”!】
水鏡中仙人的語氣明顯是戲谑調侃的。不講武德這種說法,古人也能意會其意。
涉及到先秦國君,大秦君臣也不好說什麼。有人便漲紅了臉,額上青筋條條綻出,争辯道:“謀國之事……怎
麼能叫不講武德呢?”
好大的口氣!秦始皇嬴政琢磨着“楚雖三戶,亡秦必楚”這句口号,神情莫測。
【總而言之,楚懷王之死,令楚國上下滿懷激憤,在強大情懷的加成下,懷王之孫熊心無可争議地被扶上楚王之位,仍然号為懷王。項梁則自号為武信君。】
【張良又說服項梁,立公子成為韓王。】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綜影視:注定早亡的我在經典影視中反複橫跳 奴本為後 逆刺絕 寄人籬下後,綠茶弟弟黑化了 崩壞三:崩壞世界的奇妙之旅 開局一隻猴:升級全靠簡化 逼我成神是吧 她閃婚歸來,京圈有億點點慌 草長莺飛,如暮春 重生了誰還當老實人 向導的俗套交易 抗戰之潛伏者 陸先生,我足以與你相配 蓋世神捕 我的秦始皇陛下【前傳】 鹦哥綠 無敵假太監 芳草萋萋王鹦鹉 全動物園的崽崽都喜歡我[經營] 快穿之渣攻洗白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