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本網

書本網>盤點曆史,昏君社死 > 第99章 安史之亂(第1頁)

第99章 安史之亂(第1頁)

“安史之亂?!”

察覺到關鍵要素的唐太宗李世民将目光投向史官,此前天幕所播放的曆朝曆代之事,都被他授意史官事無巨細記載下來。

而這曾被仙人随口提及的“安史之亂”,可是讓李世民印象深刻,惦記了許久。

未曾辜負他的期待,史官翻出記載——那是盤點《戰神皇帝·趙匡胤篇》時,仙人寥寥數語間為大唐君臣勾勒的可怕未來,一場令大唐由盛轉衰、江河日下的災難!

唐太宗李世民在記憶中扒拉出了關鍵詞:“唐玄宗天寶年間”,神情頓時變得冷肅。

他的目光一動不動定格在水鏡上。

——當初他不知這可恨的唐玄宗究竟是他的幾代子孫,如今可總算能知曉答案了。平行時空的女帝武則天同樣目光炯炯。

曆史已經告訴她,最後她的選擇是将皇位歸還于李氏,那唐玄宗必然是她的子孫,此人若是還未出世也就罷了,倘若已經出世,就等着來自她這位長輩的“關懷”吧!

鏡中雲霧飄飛,神聖而浩大的編鐘聲響徹不停,仿佛牽引着人們步入曆史長河,一路向上追溯,踏入已化煙塵的大唐王朝。

【華夏曆史上,有這樣一個王朝。它最鼎盛之時,文明之光照耀整個世界,彪炳的武功與璀璨的文治同時存在。直到千百年後,西方國家随處可見的“唐人街”仍印刻着來自那早已消逝的古老王朝的痕迹。】

【——這就是如夢似幻的唐王朝。】

【從玄武門之變開始,唐太宗李世民為大唐的後繼之君開創了一個特别的傳統。從此殘酷血腥的宮廷政變在李唐王室屢見不鮮,除了李治這樣極少數撿漏的“幸運兒”,幾乎每一任大唐天子都是曆經血雨腥風,從一群競争者中殺出來的人物。】

【公元712年,作為又一屆大逃殺勝利者,由于父親主動退位,兄長拱手相讓,二十七歲的李隆基登上了大唐天子之位。解決掉礙事的姑姑太平公主後,徹底坐穩皇位的他成為了大唐王朝新的掌舵者。】

【此時,大唐王朝這艘巨艦曆經唐太宗李世民、唐高宗李治和武則天“二聖”,這三位掌舵者的把持,正如日中天。明亮的光輝從東方大地照耀向已知的全部世界。】

【而這光輝之下,同樣伴随着王朝日久而不可避免滋生的弊端以及潛藏的隐患——外有壯大的吐蕃等異族小邦虎

視眈眈,内有彼此争鬥不休的各方利益集團,伴随着時間而腐朽的府兵制已經搖搖欲墜,皇室殘酷血腥的鬥争留下的影響尚未平息。】

【是革除弊端,帶領大唐攀登新的高峰,還是任由陰影中的隐患不斷擴散,如日中天的太陽就此墜落,全看李隆基的了。】

“嗯?”唐太宗李世民再度要素察覺。

——唐高宗李治?撿漏???

他将重要關鍵詞重重念了一遍。

……我大唐的未來天子難道不是承乾嗎?

此時,李治還未出生,這個陌生的名字讓唐太宗意識到自己未來還會有一個嫡子,并且這個嫡子将會撿漏繼承皇位,還與其皇後并稱二聖。此外,帶給他最大的震撼與困惑便是:太子李承乾竟不曾登基?!

盡管尚且年幼,但已經懂得很多的太子李承乾同樣意識到這一點,臉色變得慘白。淚花在他通紅的眼睛裡打轉。

“阿耶,你不要我了嗎?”而李世民還在呆滞中久久回不過神。

殘酷血腥的宮廷政變屢見不鮮,每一任大唐天子都要經曆厮殺?仙人的話在李世民腦海中來回回蕩,仿佛一記又一記重錘。

……難道朕的兒子将來也要經曆同室操戈,兩個嫡子都沒了才讓幼子得以撿漏?這樣的未來隻是想想就讓他難以接受。

——而未來的他又要懷着怎樣的心情才能眼睜睜看着親生兒子反目成仇彼此厮殺?難道這便是他當初弑兄殺弟的懲罰嗎?從未後悔過的李世民這一刻有些後悔了。

越想越深,李世民心中大恸,源源不斷的哀痛在他胸膛間湧動。他再也忍不住一把抱起淚汪汪的兒子,父子倆抱頭痛哭。

見狀,原本得知驚變而難以接受的長孫皇後竟哭笑不得。她收拾好心情,溫柔地安撫這對父子:好了,事情尚未發生。仙人既已預警,便從今日起防微杜漸罷。

觀音婢所言甚是,是朕想岔了。

李世民瞬間支棱起來。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我的秦始皇陛下【前傳】  她閃婚歸來,京圈有億點點慌  逼我成神是吧  芳草萋萋王鹦鹉  陸先生,我足以與你相配  向導的俗套交易  開局一隻猴:升級全靠簡化  鹦哥綠  逆刺絕  抗戰之潛伏者  重生了誰還當老實人  草長莺飛,如暮春  無敵假太監  全動物園的崽崽都喜歡我[經營]  崩壞三:崩壞世界的奇妙之旅  綜影視:注定早亡的我在經典影視中反複橫跳  蓋世神捕  快穿之渣攻洗白攻略  寄人籬下後,綠茶弟弟黑化了  奴本為後  

已完結熱門小說推薦

最新标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