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本網

書本網>清秋醉 > 第九十三章 合縱連橫上(第1頁)

第九十三章 合縱連橫上(第1頁)

“怎麼了,看你一直心不在焉,喝點水。”

董思思說着,順手給沈亦清遞來一杯清茶。淺綠色的茶湯上,漂浮着一小片茶葉。沈亦清有些失神地望了一小會兒,這才稍微反應過來,對着她笑了笑。

沈亦清道:“沒什麼,就是忽然閑下來不是很習慣。”

她不知道在自己走後,蕭念與燕雲易聊了什麼,可最終對于沈亦清的安排卻是留在忻州城。即便董思思安慰她,這裡更安全,這樣做隻是為了保護她。

可眼瞧着他們一個個破曉之時各自動身之後,沈亦清隻覺得說不上來得無力。她知道這是最恰當的安排,畢竟到了兵戎相向的戰場上,自己隻會淪為負累。而以忻州的關鍵位置,那些北境人總不至于愚蠢到要去毀壞富饒的城郭本身。

除了這個表面原因,也就是留沈亦清在這裡避免不必要的後顧之憂,另有一層深意,這也是董思思見她有些晃神之際,正打算親口告訴她的直接原因。

隻見董思思素手合上房門,确保周圍沒有任何耳目之後,悄然走到沈亦清身邊坐下,神情微斂道:“我有話要與你說,你得做好心理準備。”

早在京都城中,燕雲殊他們就已商議過,此次北境大舉來犯,西陵閣也收到了風聲。南唐雖然素來都偏安中立,但是楚王夏澤對這件事情的看法與蕭念卻如出一轍,絕不能任由北境人在中原肆意橫行。

故此這段時間,南唐朝廷之内同樣就是否與大梁、北涼合作展開激烈的交鋒。其中以睿王夏棟為首的主戰派始終占據足夠的上風,但是夏高帝病重,代政輔國的太子夏承端卻遲遲沒有簽發手谕。

夏棟是夏高帝的弟弟,排行第五。與自己的父輩、兄長一樣,睿王終其前半生勵精圖治,緻力于南唐的振興與發展。可是不同之處在于,他始終認為南唐的真實國力不僅于此,又何必耗費力氣在諸國之間周旋。

他是典型的激進派,堅信假以時日,南唐不但不需要再容忍任何旁支勢力的威脅,更能蓄力成為中原霸主。早在十七年前,他便鼓動先帝下令與大梁一戰。可這一戰非但沒有得到預期的效果,反而直接導緻淩家嫡次子淩錫輝戰敗身死。夏棟自此隐而不發,不再妄談進攻,但是骨子裡依舊沒有改變自己的想法。

南唐的重心與優勢俱不在軍事層面,其依仗着地緣優勢以及豐富的物産,早已形成四平八穩、自成體系的運作機制。正是因為這種得天獨厚的特點,它的存在更像是能夠保障鄰國資源配置的中立組織。

一則南唐易守難攻的地域特征,僅僅幾道山澗天險,就能夠阻斷任何來犯之人。況且,南唐隻是不耽于戰事,卻并非朝中無人。以裴永川老将軍為首的一批将領骁勇善戰、經驗豐富,更有一支名為禁軍,實乃奇兵的羽林衛。任憑大梁與北涼叱咤中原,絕不敢輕視南唐的真實實力。

此外,之所以别國完全不會對南唐産生侵略的意圖,實在是因為這是件費力不讨好,付出成本遠高于收益的選項。

即便不考慮三足鼎立局勢的穩固性,假使南唐的防禦系統外強中幹,最終就算是大梁或北涼其中一方能夠成功占領南唐的全部疆域,隻會收到一塊燙手的山芋。

首先,侵略的那一方需要分派能力相當的官員管治南唐大大小小、遍布山川河流的郡縣。考慮到南唐的部落族群之衆,上到風土人情、組織教化,下到服飾統一、禮制規整這樣的小事情,都是勞心費神且不可出半點差錯的重中之重。其次,還得對應分派數目足夠的精兵駐守各個關卡,對内撫順鎮壓百姓的暴亂,對外,還得随時防備第三方的突襲。況且南唐百姓對于自己屬國的忠誠度奇高,倘若真的有舉國淪陷的事情發生,要成功兼并這方水土,絕非一代之功。

這些,同樣是太子夏承端仍然猶豫不決,并未痛下殺心的根本原因。北境之事雖來得突然,畢竟矛頭指向并非南唐,故此他存在着僥幸心理。

夏承端生性本就溫和,這次夏高帝的急症來得匆忙,教他毫無準備。不做就不錯,他思來想去都想着不如拖延一段時日,等到夏高帝身體好些自有定奪。

隻是他并沒有想到的一點,在于這次的對手既不是曆經數百年的大梁朝廷,也不是做事有規有矩,絲毫不做無用之事的北涼。

這次睿王卻放下與大梁之間的意氣之争,主動提議南唐參與其中,與其他兩國共同設立聯軍,形成足以抵抗北境部落的戰線,隻因就連他都敏銳地嗅出其中不同尋常的味道。

北境之事,若是沒有妥善處理,就會演變成由野蠻支配文明的極端變故。到時候不能保全的,可不單單是大梁與南唐的部分疆土,甚至是對于整個中原前所未有的猛烈沖擊。

也是正因此,睿王罕見地與自己并不喜歡的侄子楚王夏澤達成了難得的默契,勢必說服夏承端認清現狀,當機立斷。

除了借由燕雲殊之口,事無巨細地複述孫府那些殺手的滅絕人性之外,夏澤也托沈亦清寫明了極樂樓裡所見所聞,以及這些北境人幕後組織的可怕。他清楚自己這個皇兄的脾性,知道他并非生性軟弱又或是罔顧民衆性命安危之人。隻要有确鑿的證據幫助他看清楚眼前南唐有進無退的形勢,其餘的,夏承端也自有分數。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内容!

與此同時,燕雲殊早就料到這次回到京都,恐怕梁成帝就連六萬兵馬都未必會盡數批準。以大梁那幫軍機閣老一貫的處事方式,甚至可能會愚昧固執地覺得這是借機損耗北涼實力的大好時機。

依照沈亦清先前的推斷,萬安至少有四萬兵馬。可是沈亦清終究有些拿不準,同時私下裡給燕雲殊說出了她的擔憂,如果北境人真的都是他們所見過的那樣麻木不仁,難保不會在飲食起居上也有異于常人。

人的極限是忍耐七日的饑餓,若是在此基礎之上,恐怕萬安可能會容納近三十萬北境人。她非常希望自己的判斷是錯誤的,畢竟滿打滿算,三日之内北涼和大梁加起來也隻有十二萬人。

何況,沒人知道在看不見的地方究竟藏了多少北境人。宋緻曾和沈亦清提過,他根據過往北境部落的史料記載,統計過至少能有三百萬的人口。假使北境蓄意部署,并且早在幾年前就計劃這件事情,依照三分之一的數字,則是一百萬人。而這個數字,還是在十年之前,也隻算上了相對開化的幾個部落,同時沒有算上人口的繁衍與部落的擴張。

保守估計,恐怕集聚北境十分之五六的兵力,就能達到七十萬人。

大敵當前,所有的軍力調配都有計數,牽一發而動全身。

倘若真的像燕雲殊猜測的那樣,那麼除非南唐願意出兵,否則這将是必敗之仗。縱使每一個士兵都能以一當十,戰至最後一刻,人力終有盡時。他們親眼所見孫家的屍山堆積成怎樣觸目驚心的場面,真要在萬安城中爆發類似的巷戰,那麼就算不是将人的最後一分氣力榨幹,都可以憑借數不清的屍體活生生将對手活埋。

眼下南唐參與與否,不僅直接決定了戰事下一步的走向,同時關乎中原局勢。可這些,卻都是北涼一定不能知道的内情。

畢竟依照蕭念的秉性,他一定不會做出任何對自己不利的決定。原本他之所以這麼做,全因這是一樁劃算的交易。既能夠與大梁合力拒北境于關外,穩固北涼的實力,同時承接梁成帝所允諾的幽雲十二州附屬三座城池,還能讓燕雲易“心甘情願”地為他效力。

倘若戰局有變,全部的重擔都壓在北涼身上,蕭念一定會想都不想地将大梁拱手獻出。甚至這對于他而言,都未必是件壞事。

到了這樣危難的時刻,大多數不明白其中隐情的人,是不會有任何相同體會的。他們依舊延續着自己的處事法則,這也是為什麼燕雲殊終究有所顧忌地回避着與南唐的往來,唯恐被人引為把柄。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溫教授,你家的小作精她甜又野  天行帝尊  弟弟荒天帝也重生了  穿成庶女後我崩壞了劇情  戴翡翠翎管的男人新聞圈風雲錄  我在大秦長生不死  玄幻之大反派系統  女帝:夫君太強,我隻能躺平  重生八八從木匠開始  我的黑科技圖書館  癡情撩撥小侯爺的漫漫追夫路  離婚後,前妻她悔不當初  開局鴻蒙不滅體,碾壓億萬天驕  我降臨于諸天世界  七神闖蕩六界  網遊之暗黑風雲  都市大妖醫  無限血核  全民領主:開局召喚聖女貞德  鬥羅之毒上至尊  

已完結熱門小說推薦

最新标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