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河東一路到了潼關時,關中已入深冬時節,但依舊沒有下雪。
這讓沿途的風景少了一些趣味。
李治與狄仁傑騎着馬,一路走得并不快,遠處有一隊人正在打着路面的地基。
再往前走一段路,就能看到鐵軌。
再有幾個工匠正在安排着民夫做事。
狄仁傑上前問道:“沒想到,骊山已将鐵路修到潼關了。”
那工匠的神色上有一些驕傲,他指着另一頭回道:“我們要在潼關修建一個車站,我們還要将鐵路修到洛陽,洛陽長安城連成一片。”
狄仁傑好奇道:“以前不是要通往河西走廊嗎?”
那工匠道:“起初是這麼想的,但事情沒有預想的簡單,那裡的環境不适合鋪設鐵路,閻大匠他們嘗試了許多遍,都失敗了,這才放棄。”
造鐵路也不是一帆風順,看起來此間定是遇到了許多挫折。
衆人找了一處驿館休息,狄仁傑與李治坐在火邊,一邊取暖一邊講述着将鐵路鋪設至洛陽的意義。
公孫小娘坐在一旁,小臉被火焰暖得有些通紅,等茶水煮沸了,就給晉王殿下倒上一杯。
“一直以來關中扼守函谷關,掌握關中便能夠兵入中原,如果能夠将鐵路鋪設到洛陽,皇帝對中原的控制便會更強。”
狄仁傑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李治喝着茶水,歎道:“你要真的隻是這麼想,就小看我姐夫與父皇了。”
“難道不是這樣嗎?”
狄仁傑皺眉撓了撓後腦。
李治低聲道:“姐夫這般不計成本地鋪設鐵路的原因有很多,很多時候我們覺得平亂很難,開疆拓土也很難,可有了火炮之後才發覺原來這一切都很簡單。”
狄仁傑颔首沒有出聲。
“以前朝中有人向父皇進谏過遷都洛陽,而且不是一次兩次,說是關中水土已不利于耕種了,而那時候的姐夫正值太府寺卿,并且鼓勵父皇建設關中。”
狄仁傑疑惑道:“就是因為這些事,才會讓骊山興建鐵路嗎?”
李治搖頭道:“我也不清楚,但鐵路的意義肯定更重大。”
天亮的時候,衆人這才啟程,今天終于下了雪,這讓李治的心情好了不少。
進了潼關,便是八百裡秦川,一眼看去官道兩側種着整齊的樹木。
不過現在已是寒冬,樹枝上沒有葉子,也顯得蕭條。
官道上來往的行人不少。
一路上走走停停,又用了三天時間,這才到了骊山。
如今,骊山三裡外的車站很熱鬧,這裡也成了關中各縣的貨物集散地。
接待李治一行人的是武士彟,帶着人走入這處車站,在一旁的小屋内休整片刻。
風塵仆仆而來,李治打算洗一洗,換一身幹淨的衣衫再進骊山。
聽着武士彟的講述才知道,原來現在這個車站已經成了關中各縣貨物的集散地。
因關中掌握着出口的商路渠道,還有河西走廊的經營,他們都願意将貨物交給骊山,用于出口。
武士彟低聲道:“現在的關中呀,各縣都在儲備白銀,銅錢反倒是不重要了,大宗貨物的來往用的都是銀餅。”
李治擦洗好,換上了幹淨的衣衫,又道:“父皇的身體如何了。”
晉王對關中經營的事情不感興趣,他擔憂父皇的病情。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我在大唐行醫的那些年 我給予世界毀滅與新生 維度侵蝕者 昭仙辭 夫人讓我三更死 豪門千金她以武服人 重生香江當大亨 四合院之火紅的年代 長生不死,從洞天福地開始 無極神醫 武道成聖:從皇家禁地開始 以食為命 偏執病嬌他說我有精神病 落英詩集 依着電子廠生長的草 風流天才劍修 心地上的菩提樹 我,石上優,拳願之王 洪荒:重生盧龍 我的老婆是執政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