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我的話太直白,把謝梅和曾傑斌羞的滿臉通紅,頭低低的一言不語。我在一旁暗自好笑,但這氣氛也太尴尬了。為了緩解這尴尬的氣氛,我問曾傑斌:“uncle,你準備帶我們去吃什麼好吃的?”曾傑斌轉過頭去問謝梅:“謝梅,你想吃什麼早餐?”謝梅說:“随便啦,早餐吃什麼都可以。”曾傑斌說:“早餐哪能随便,沒聽說過‘國王的早餐,公主的午餐,乞丐的晚餐’嗎?”我和謝梅都一臉茫然,我問:“沒聽過過,為什麼這樣說?”曾傑斌說:“就是說早餐要吃的像國王一樣的多,午餐要吃的像公主一樣的精,晚餐要吃的像乞丐一樣的少。我們去這間吃吧。”曾傑斌指着前面的那間“廣州腸粉王”的早餐店說。“好啊,那就吃腸粉吧,方便快捷。”我和謝梅都同意了。腸粉是廣東的特色小吃,是廣東人最常吃的早餐之一。腸粉的制作很簡單,在大網篩子上鋪一塊白布,将磨好的米漿澆在白布上,按照自己的口味喜好可以加入豬肉、牛肉、蝦仁、魚片、青菜、雞蛋、菜脯粒等食材,隔水蒸熟成粉皮,卷成豬腸形,置于盤上,淋上熟花生油、生抽或者辣醬便成,口感q彈,百吃不膩。這間早餐店的名字叫“廣州腸粉王”,可不是讨個噱頭而浪得虛名,還是有幾分真材實料的。這裡品種繁多,有牛肉腸、鮮蝦腸、叉燒腸、鴛鴦腸,配料上很講究,湯汁的調配比例恰到好處,不濃不淡保持了湯汁的鮮香,腸粉薄而順滑有勁道。入口即化,配上湯汁和小菜真夠味。滿滿一大碟吃的心滿意足而又實惠。由于我剛才太直白的話,曾傑斌和謝梅還沒完全放開,謝梅頭低低的在玩筷子,曾傑斌左顧右盼,氣氛還是挺尴尬的。為了徹底緩解這個尴尬,我對他們說:“你們知道我們廣東的腸粉是怎麼來的嗎?”他們倆搖搖頭,表示不知道。我說:“相傳唐朝的時候,泷州,就是今天廣東的羅定市,那裡有兩個和尚叫惠能、惠積的人,在烹饪的時候無意中創造了油味糍。由于無意創造出來的油味糍太薄了,不能像之前的可以分成一塊塊,所以隻能全部鏟回一堆然後再分切成一段段或不分。這就是腸粉做法的由來,但當時還沒有叫做腸粉,為了與原有油味糍區分,大家就叫它做油味糍片。由于油味糍片還不夠完美,惠積對油味糍片進行了改進研究工作,之後又安排寶亮、惠能等弟子為泷州百姓傳授新油味糍的做法,這種油味糍片很快就在泷州大地傳播開來。惠能很懂感恩,在傳播過程中幫這個新品種起了個新的名稱,叫作惠積糍。由于惠積糍源自龍龛道場,當地也有人稱之為龍龛糍。到了清朝乾隆年間,乾隆皇帝遊江南那會兒,受了吃客大臣紀曉岚的蠱惑,專門轉到羅定州吃龍龛糍。當吃到這種"夠爽、夠嫩、夠滑"的龍龛糍時,乾隆贊不絕口,并乘興說:這糍并不算是糍吧,反而有點像豬腸子,不如就叫腸粉吧。後來他回到了京城,還對羅定的腸粉念念不忘。而腸粉也因此在廣東傳開了。”“真的假的?”曾傑斌不相信的問:“腸粉發源于羅定?乾隆皇帝專門來我們廣東吃腸粉?”“肯定是真的,古書上有記載。”我很笃定的說。關于捕風捉影、吹牛侃大山這件事上,我承認我确實遺傳了我老爸的基因。“你就是一個資深的吃貨,外加愛吹牛,鑒定完畢!”謝梅說。于是圍繞這個腸粉的淵源問題,我們展開了熱烈的讨論,氣氛一下子就熱烈了起來,熱烈到我有點後悔講了那個故事——我忘記了曾傑斌是個當真派,他非得要我講出是哪本古書記載,否則就不相信我說的話。而我據理力争,說我雖然忘記了在什麼書上看過,但我說的卻是真的。而謝梅則在一旁拼命鼓動曾傑斌揭穿我的胡吹亂謅。當早餐吃飽了的時候,我們的争論也就結束了。坐上去天河客運站的公交車上,我的手機響了。我一看,是謝梅發來的信息。她說:“你們怎麼回事啊,怎麼這麼早去女生宿舍等我啊,也不事先和我說一下。”我回頭看了一眼謝梅,她正神态自若的看着窗外風景。我回道:“不是昨晚你讓uncle送你去搭車的嗎?”謝梅回道:“我沒有啊,我隻是說我明天回家,行李太多,如果有個人幫我搬行李就好了。”我一看,忍不住笑了,于是回道:“你這不是暗示uncle,讓他送你搭車嗎?”謝梅回道:“oh,ygod!天可憐見,我真的沒那心思,是他自己誤會了。”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帶萌寶逃荒遇上将軍後,我三胎了 城市情歌 天災末世之命中因果 廠臣的九公主 娛樂圈 不老榮光 水陌 閩月之謎 世家 蒼古界 宮略+番外 年少有時 協議尋歡 錦瑟如弦 鎖金瓯/為夫之道+番外 透骨+番外 清穿之白月光(穿書) 大小姐翻車以後 執念花開之心有靈犀 笑傲星域 娛樂圈的另類參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