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後賜婚六月底,東陽公府為東方晨的嫡長子東方思明大辦滿月宴。東方烨嫡長孫的滿月宴,這陣勢自然不次于鳳舞的及笄禮,因此東陽公府的赫赫權貴又得到了充分的展現。天太君還特例允許四位姨娘的娘家人,可以借滿月宴之日,由東陽公府的側門而入,到梅蘭竹菊四閣探望四位姨娘,隻是要在申時正之前離府。最早趕來的就是李姨娘的母親,因為家裡經營着尚不算小的酒樓,在尋常百姓家裡也算是小富之戶,故穿着打扮也算得體,賀滿月的喜禮備得也還算上得了台面。隻是天太君、高夫人和席氏、淩氏帶着鳳舞、鳳蕊、鳳玲招待前來赴宴的女客,故李夫人僅拜見了連珠夫人,送上了喜禮,就被管事媳婦引去了李姨娘所居的竹閣。待丫鬟們奉上了香茶、果點,李姨娘便揮退了衆人,抱過剛滿月不久的四姑娘鳳玉,遞進了李夫人的懷裡。李夫人看着懷裡半眯着小眼睛的外孫女,喜歡得笑彎了眉,誇贊道:“我們小鳳玉可真是好看,長大了,定然比你娘還要出衆。”李姨娘在旁笑贊道:“國公爺的樣貌極好,玉兒長得像極了國公爺,想來長大後也絕不會差的。”說着,又委委屈屈的苦歎道:“隻可憐命卻平常,托生到了姨娘的肚子裡,連滿月宴都不得操辦。若不是連珠夫人送了一桌席面過來,老太君和國公爺、夫人又送了滿月禮,恐怕滿府裡的人都忘了竹閣裡添了一位四姑娘。”李夫人聞言,皺眉瞪了李姨娘一眼,然後小心的将鳳玉交回李姨娘的懷裡,又從懷裡掏出一條赤金的金鎖鍊和一對小金镯子,遞給了李姨娘,方歎道:“東陽公府向來都不太看重庶出子女,隻是到底是赫赫國公府,再不看重也别尋常人家的嫡子女要過得好。當初你既然死活都要嫁過來作妾室,如今就不該抱怨這些嫡庶之别。好在你這胎生得是女兒,隻要用心把她撫養成人,再嫁個好婆家,你往後也老有所靠。你們夫人至今仍未生下嫡子,她若認了無子之命也罷了,若真動了抱養庶子之心,那張姨娘和劉姨娘的好日子就過到頭了。”李姨娘邊小心的将小金鎖鍊和小金镯子給鳳玉戴上,邊幸災樂禍的嘲笑道:“還是娘心裡有主意,知道養女兒比養兒子的好處,沒讓我也跟着她們犯了糊塗。”李夫人指着炕桌上帶來的精緻小木盒,囑咐李姨娘道:“你不是說郡主最喜愛精緻的小擺設嗎?這是我讓你爹和你哥弄來的一塊玉石,雕了一朵盛開的水蓮,用紫檀木雕的蓮座,你想着孝敬給大姑娘。記着娘的話,要哄好老太君,要讨好大奶奶和大姑娘。隻要她們看你順眼,你在這國公府裡就有好日子過,往後小鳳玉也能養得順、養得好。”李姨娘笑着點了點頭,将那小木盒收好,又拿了兩匹天太君賞的進貢的好料子給李夫人,娘倆又說了會兒私房體己話。待用過了午飯,喝過了茶,李姨娘才吩咐丫鬟送李夫人離去。滿月宴擺在晌午,所以到申時初左右,男女賓客就漸漸散去了。僵着笑臉陪坐了一整日的鳳舞,可憐虧虧的向天太君告了懶,就躲回忘憂軒去歇息了。留在正廂裡看屋子的橙玉見鳳舞回來了,忙倒了溫茶奉上,并捧過來李姨娘所送來的小木盒,笑禀道:“姑娘,這是五姨娘送給姑娘的,說是添妝之禮。還說請姑娘不要嫌棄禮薄,好歹是她的一份心意。”鳳舞聞言,好奇的打開小木盒,見裡面放着一朵精緻的玉雕水蓮,拿出來仔細端詳過後,笑着點了點頭,一面将玉水蓮放回小木盒子裡,叫青鸢盒進東裡間收好,一面吩咐青鸢道:“她送添妝之禮,是她的心意,我卻不能白收了這份禮。正好四妹妹的滿月禮,我還沒有送,就拿前日甯樂郡主送的那塊玉佩還禮吧。你讓紅袖去送,她嘴巧,會說話。”青鸢笑着應了一聲,捧着小木盒進了東裡間。不多時,又捧着一個更小的木盒走了出來,站在正廂廊下,喚來紅袖,将小木盒遞給她,囑咐了她幾句話,就催她往竹閣去了。青鸢剛想轉身回正廂,就聽得軒外有一陣腳步聲傳來,忙停了腳步,又轉正了身子,果見四個小丫頭擡了頂小轎進來,小轎旁跟着的是席氏的随侍丫鬟。“姑娘,大奶奶過來了。”青鸢邊揚聲向正廂裡回禀,邊快步下了正廂台階,與席氏的丫鬟一起,扶着下了小轎的席氏,邁步進了正廂。鳳舞已在堂屋裡迎接,邊親自扶着席氏進西暖閣坐下,邊笑問道:“今日折騰了一天,大嫂不早些回景風軒歇着,怎麼倒想着過忘憂軒來了?”席氏笑着将手中的五個信封放到炕桌上,接過青鸢奉上的茶,挑眉回道:“大妹妹快些看看吧,這可是費了公公和你大哥好些的工夫呢。”鳳舞不解的看了看席氏,又看了看那五個信封,心中越發的疑惑。随手抽出一個信封,取出裡面的信來,隻看了一眼,就明白了席氏臉上那暧昧的笑意。那信上白紙黑字,寫的是靜成侯嫡長子的詳細資料,連靜成侯三親六故的資料都有。另四封不用看,鳳舞也知道寫的定然是另四位公子的詳細資料,這是東方烨要她挑選夫婿了。席氏見鳳舞手裡雖拿着信,可眼睛卻望着西洋鐘,并沒有要仔細看的意思,以為她是臨要出閣,心裡難免忐忑不安,便輕拍了拍她的手,笑着安撫道:“我們女兒家總有要出閣的一天,這五位公子都是公公精挑細選的,萬是不會錯的。大妹妹隻管安心挑選合心意的就是了,旁的事情自有祖母和公公去料理。”鳳舞回過神來,将手中的信放回信封裡,邊笑着點了點頭,邊讓青鸢把那五封信先收起來。席氏又貼心的笑勸了鳳舞幾句話,又誇贊了幾句她已繡好的喜帕,方請辭回了景風軒。韋嬷嬷見席氏走了,才從東暖閣裡走進西暖閣,一面讓青鸢去把那五封信取來,一面笑勸鳳舞道:“雖說女兒家的親事,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隻是咱們東陽公府向來不喜盲婚啞嫁,為的也是夫妻恩愛、白頭攜老。國公爺既然已費心挑好了人選,又詳細調查了家世背景,姑娘也該上心的仔細挑一挑。姑娘已是行過及笄禮的,無論如何也要在年底之前出閣。時間本來就緊得很,姑娘若再這麼不緊不慢的,老婆子可就沒法向去了的永樂長公主交代了。”鳳舞見韋嬷嬷又要老篇長談,忙頭痛的接過青鸢送來的五封信,撒嬌的求饒道:“好媽媽,我這就仔細挑選,媽媽快别唠叨了。”青鸢笑着扶韋嬷嬷在炕榻上坐下,奉上溫茶,又貼心的挑亮炕榻上的燭火,打趣鳳舞道:“姑娘快些挑選吧,韋媽媽可是坐在這裡看着呢。”鳳舞見韋嬷嬷果然一臉溫和笑容的盯着自己,隻得不情不願的拿起那五個信卦,逐一打開細看。看到最後一個信封之時,她不敢相信的瞪大了眼睛,那白紙黑字的第一行,赫然寫着——易子軒。她怎麼也沒有想到,在看過四位爵位權貴世家的公子之後,竟然會看見寒門出身的易子軒的資料。下一刻,那雙深邃冷漠的眼眸再一次浮現在眼前。韋嬷嬷見鳳舞的神情從漫不經心轉為了專注,便好奇的伸長了脖子,望向鳳舞手中拿着的幾張紙。少頃,不解的皺緊眉頭,喃聲自語道:“這易子軒應該是此次兩疆戰事中的那位易小将吧?才不過正四品的官位,又是寒門出身,國公爺怎麼相中了他呢?他可要比姑娘大了整整十歲呢。”鳳舞又細細的看了一遍易子軒的資料,見他老家在臨近南疆的玉林縣,父親早亡,家中除了易母,還有回娘家守寡的兩個姐妹,以及她們的三個孩子。雖然還有幾房遠親,卻都是十幾年沒有來往的。易子軒雖然已二十有五,卻從未娶過親,身邊不僅沒有妾室,連侍妾也沒有。自幼家境極為貧寒,好在随着他官職的晉升,家裡的境況也轉好了許多,隻是尚稱不上富足。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十年婚姻兩茫茫 穿成大佬的私奔前妻 [美食]她挺甜 白發棄後 禦獸:開局看見神級進化路線 栖南枝 重生之天生影後+番外 美婦門前是非多 重生幽靈世家,天王隻是起步而已 笑娶五夫 皇帝替我宮鬥(穿書) 向你聚焦 心尖美人(重生)+番外 醜顔棄妃傾城後+番外 海賊:知識就是力量 涉靈人 傻子夏被離婚後+番外 童養媳之桃李滿天下+番外 懶惰女王爺 别枝驚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