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本網

書本網>千蠱江山+番外 > 第147頁(第1頁)

第147頁(第1頁)

慕容端怔怔的看着她的背影,一顆心仿佛被提到了半空:有事情問自己?這是洛妍的意思,還是清遠的意思?難道說,清遠從老二那裡搬出來,是因為……一想到這種可能,血液仿佛沖進了他的大腦,耳朵裡都能聽見血管砰砰跳動的聲音。有理智的聲音告訴他:這件事情也許有不對頭的地方,也許隻是一個圈套——雖然洛妍絕不敢找人來刺殺自己,但萬一是别的什麼圖謀呢?誰都知道,重陽宮對她另眼相看,不然宇文蘭珠親自出面,居然都請不來那位小天師,拿的那瓶什麼仙藥,說得神奇,可他們拿着有什麼用?誰會在東宮飯菜裡下砒霜水銀不成?搞得現在人人都知道他們手裡有那麼瓶“仙藥”,宇文蘭珠現在提起小天師牙齒都是癢的……可是,萬一,真的是清遠,她有事情想問自己呢?直到從乾清宮出來,慕容端的心裡都在患得患失中起伏不定。回到東宮的外書房,典書坊舍人伯禮進來請示怎樣布置禦史進一步彈劾洛妍的事宜,但此刻,這個話題讓他的心裡有一種說不出的不舒服。他發現自己心神根本無法集中,索性揮手讓衆人退下,自己坐在書桌後面發呆。突然房門一響,有人腳步輕盈的走了進來。慕容端不用擡頭,也知道是宇文蘭珠進來了——除了她,沒有人敢這樣走進他的房間,她大概又是來說老師的事情吧?卻聽她聲音清冷的道:“今天平安跟你說什麼了?”慕容端一楞,下意識的已擡頭答道:“沒什麼,就是挖苦了我兩句,問那個仙藥我們有用還是無用!我就不信了,那小天師就是她府裡的人了不成?過兩天,我要親自去會一會這個小天師!”以報殺人十一月初一,是照例的朔日大朝。這一天,大燕的文武百官,包括六部王爺們,都會寅正(早上四點)就起床出門,為了同一個革命目的,從四面八方趕到紫禁城,在一天中最寒冷黑暗的時刻,借着微弱的路燈從宮門步行到太和殿前,參加大燕朝最隆重而無聊的會議。這一次大朝,許久不露面的永年皇帝卻破例出現在太和殿的龍椅上。不過想到過幾日就是冬至大祭,百官自然也覺得是情理之中。而大朝所議,便多是圍繞大祭而行,禮親王和邺王照例先去嘉福寺準備一切事宜,戶部禮部官員協同;接着便是兵部和禮部、戶部就明年萬壽節的準備又彙報了一番:練兵、建造觀禮台、接待各國來使……待得彙報完畢,早已過了平日退朝後的“朝食”時間——大燕沿襲唐朝制度,官員退朝後可在宮中領一頓飯,之後才是正式的散朝。待永年宣布退朝,早上四五點就從家裡出門,又站了一上午的官員們早已經餓得前心貼後背,六部的王爺将軍自然快步離去,到宮門上馬回家吃飯,而文官們則成群的出了太和殿,向體仁閣而去。體仁閣就建在太和殿東邊,除卻平日的朝食,也是文人應诏舞文弄墨之地。此時,閣内早已設好案幾、飯菜點心亦已備好,還是那幾樣溫火膳的東西。不過,眼尖的官員一走進來就發現,除了平日的食水之物外,每張案幾上還多了一疊薄薄的冊子,老遠便看得清楚,米黃的底色上鮮紅的兩個大字,正是近兩個月來在京中各處張貼售賣的《京報》。此時文人本就講究食不言寝不語,這種特殊時候特殊地點的朝食,更是不願意多說什麼。因此看到這桌上最新一期的《京報》,衆人心裡雖然多少都有些驚疑,卻也并不會在此等場合議論紛紛,不過是各自跪坐下來,默默進食,有的便是一面吃一面便翻開了《京報》浏覽。突然間,便聽有人一拍桌子:“好文章!”看了《京報》的,自然知其所指,沒看的也忙翻開來看,不由也是倒吸一口冷氣,“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從這一段一路讀下去,直到最後“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吾輩雖不才,亦願效法古之仁人,道之所在,雖千萬人吾往矣!”有的擊節贊歎,有的倏然而驚,看法各不相同。相同的卻是,明裡暗裡便忍不住把目光投向了禦史袁正剛。作為禦史裡資格老、名氣大的毒舌代表,袁正剛幾日前他彈劾平安公主的奏章在座之人多半都已看過,至少也知道一個大概。因此人人心下雪亮:這篇《京報》的《社論》顯然一字一句都是針對這封奏章而來,隻是文采驚人,行文雄辯,句句皆有例證有根據,相形之下,比那奏章可高出不止一籌。但更令人驚駭者,是這份《京報》居然出現了朝食的案幾上,皇帝的心思不言而明!袁正剛坐在西頭的一張案幾前,低頭翻動《京報》,指頭卻忍不住微微顫抖。讀着那些激情飛揚的文字,他隻覺得心裡就像壓上了一塊巨大的石頭,連同僚看過來的目光,都分外刺眼。這封奏章意味着什麼,他自然是最清楚的,也做好了一切準備來面對皇帝、邺王或公主的怒火——之所以文字那樣刻毒,就是為了激起這樣的怒火。如今,東宮已将各種後手都準備完畢,但沒想到,等到的卻是這樣一篇看來注定會流傳天下乃至後世的精彩文章!那位平安公主,居然會用這勞什子的邸報副刊,做出這樣堂堂正正又犀利無比的回應——從古至今,邸報何曾被派上過這樣的用場?但細想之下,那位公主之所以花了偌大的力氣辦這報紙,難道就是為了今天?那他的刻薄,他的大肆攻擊,相形之下,豈不成了跳梁小醜般的陪襯?再往下一翻,果然,下面便是自己的那篇奏章,一字不落全文刊登,然而看到這篇當初也是反複推敲過的文字時,袁正剛隻覺得胸腔子裡的那顆心都快不是自己的了——《京報》如今可是全京城人都在讀,都在談的東西,天下各州府也都能看到,如果隻是這一篇《社論》也就罷了,知情者畢竟隻有朝中之人,但現在,他的奏章就這樣無遮無攔的和這篇《社論》放在了一起,放到了天下人的面前!他苦心經營三十多年的清介聲名,在這一刻,淪為了一個婦人的踏腳石……而當他讀到奏章的後面,那一小段編者按時,整個人都已經開始麻木起來:“平安不才,幸蒙袁大人關注,惟二事不可解,一則,本朝開府公主有事姑舅之先例乎?平安不聞,願知其詳。”“二則,禦史大人既知平安中秋月餅之費為紋銀百兩,為何不知平安所得之月餅五千,一半饷于禦林衛将士,以慰離鄉之思,餘者多贈予公主府屬官、幕僚及仆從,以酬終年之勞,留贈親友者不過百餘枚!若此也稱‘驕奢無度’,竊聞袁禦史有愛妾芊芊,為昔日花魁,一曲纏頭可得百金,身價千金不換,禦史可買此萬金之妾,而平安不能以百金酬勞将士從屬,何其律己之寬,而責人之嚴也!平安百思不得其解,願袁大人不吝賜教,平安拜謝。”袁正剛隻覺得口中發腥:他何嘗有萬金之資?作為禦史,他本是孤高的性子,又有清名,為東宮效力,在他看來隻是臣子的本分。那芊芊,自己雖然自從無意中見過她的舞姿之後,心頭念念不忘,卻也沒敢起過妄想,是太子的舍人将她的賣身契悄悄送給自己的!他也猶豫過半日,終究還是沒舍得那細腰美人——說來這原也是風雅之事,隻是這種事情,落實在白紙黑字上,卻讓他怎麼去辯解?此報一出,天下人将如何看他?他不知道自己是怎麼吃完這頓飯,又是怎麼走出這座紫禁城的,隻覺得身邊的人看向自己的眼光分明都已經十分異樣——他自然不知道,其中一半,是因為他死人般蒼白的臉色。平日與他最交好的禦史同僚蘇鵬忙追了上來,叫了他的字:“德庸,你莫在意。”想安慰幾句,卻又無從說起:那芊芊的事情,他也是知道的,難道寫篇文章幫他辯解說,這是太子送他的,不是袁正剛自己買的?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雷祖降臨  (清穿同人)花開從容  東宮嫡妾(重生)  白富美八零年代生存記  趕着潮流到六零  紅酒熱吻玫瑰  枕邊大佬的呢喃  除了顔我一無所有  衛先生,請持證撩妹!  炮灰與boss的快穿日常  甜瘋!冷冰冰的宋律師英年早婚了  [大宋少年志]雙身兩願  七零之重生當神醫  吃藕  我心上的人  青山  就算是為了分離與你相遇  總裁,夫人就是您找的白月光!  興宋  醫界天驕  

已完結熱門小說推薦

最新标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