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本網

書本網>智慧解碼:史籍中的智慧故事 > 第80章 德行與統一 古代國家的興衰之道(第1頁)

第80章 德行與統一 古代國家的興衰之道(第1頁)

217、德行與統一:古代國家的興衰之道

28年,衛文公面臨狄人的侵擾,向齊國求援。齊國率領諸侯于楚丘建立衛國君主。

29年,桓公和夫人蔡姬在船中嬉戲。蔡姬熟水性,撥動船劃水,使公感到恐懼,勸止她,但她不停,最終公下船生氣地回到蔡姬身邊,卻沒有斷絕和她的關系。蔡姬也生氣,嫁掉了自己的女兒。桓公聽聞後憤怒,興兵進攻蔡國。

30年春天,齊桓公率領諸侯進攻蔡國,使其潰敗。随後又進攻楚國。楚成王挺起師問道:“為什麼要侵犯我的領土?”管仲回答說:“召康公曾命令我先君太公說:‘五侯九伯若有實力征服,要夾輔周室。’賜予我先君履,東至海,西至河,南至穆陵,北至無棣。楚國沒有進貢包茅,王的祭祀不規範,所以我們來問責。昭王南征不歸,所以我們前來詢問。”楚王說:“沒有進貢是我的過錯,我敢不與你們共享!昭王沒有歸來,你們可以去水濱問他。”齊軍前進到陉地。夏天,楚王派屈完将軍阻擋齊軍,齊軍退回召陵。桓公誇耀屈完的實力;屈完說:“如果你持守正道,可以取勝;如果不持守正道,那麼楚國的城邑就是城牆,江河就是護溝,你還能前進嗎?”于是他們結盟後離開。經過陳國時,陳國袁濤欺騙齊國,命令他們出東方,結果被發覺。秋天,齊國進攻陳國。這一年,晉國殺害了太子申生。

35年夏天,諸侯在葵丘會盟。周襄王派宰孔給予桓公文武财物、彤弓矢、大車道,并命令他不要行禮。桓公本想接受,但管仲說:“不可”,結果他下拜接受了贈禮。秋天,再度在葵丘會盟,桓公越發傲慢。周王派宰孔前去會盟。諸侯中出現了一些反叛者。晉侯生病後,遇到了宰孔。宰孔說:“齊侯變得驕橫了,他的弟弟沒有行為規範。”晉侯聽從了宰孔的話。這一年,晉獻公去世,裡克殺了奚齊和卓子。秦穆公娶了夫人後,立公子夷吾為晉君。桓公因此讨伐晉國的混亂,一直到了高梁,派隰朋立晉國君主,然後返回。

當時周室已經衰微,隻有齊、楚、秦、晉四個國家比較強大。晉國剛開始參與會盟,獻公去世後,國内陷入混亂。秦穆公避遠,不與中原國家會盟。楚成王一開始收複了荊蠻土地,夷狄自立。隻有齊國仍然參與中原國家的會盟,而桓公能夠彰顯自己的德行,所以諸侯都願意會盟。于是桓公自稱:“我南伐到了召陵,望見了熊山;北伐山戎、離枝、孤竹;西伐大夏,涉流沙;束馬懸車登太行,一路攻至卑耳山再返回。諸侯沒有違抗我。我舉辦了三次兵車大會,六次乘車會盟,九次團結諸侯,完成了天下的統一。古代三代的傳承,有什麼不同于此的呢?我想封泰山,禅讓給梁父。”管仲堅決勸谏,但桓公不聽,最後被勸說桓公得到了珍奇異物才能封泰山,桓公才停下。

《春秋左氏傳》中的《襄公二十八年》一章,生動地展示了春秋時期國家間的征伐與外交,以及統一之道的探索。作者通過描述衛文公求援、桓公與蔡姬的矛盾、齊楚之争、晉國混亂等一系列事件,揭示了各國之間的策略與心計。

這一章中,我對桓公的行為感到深思。他通過南北西三線的進攻,成功地将各國納入了自己的勢力範圍,并取得了統一的成就。而這種統一并非簡單的武力征服,桓公更注重外交手段和德行的彰顯。他多次召開兵車大會和乘車會盟,借此展示諸侯的合作和統一理念,以此達到團結天下的目的。他在會盟中贈予其他諸侯财物,表達自己的慷慨和大度,使其他國家願意與他聯合,共同實現統一大業。

與此同時,管仲作為桓公的谏言者,堅決勸谏桓公不要追求權力和征伐,而是要謹守正道,注重外交,以德服人。然而,桓公并未完全聽從管仲的意見,而是通過珍奇異物來實現自己的野心。這提醒我們,盡管外交手段和統一之道很重要,但背後的道德和正義更為重要,隻有這樣,統一才能持久。

通過閱讀這一章節,我深深感受到了古代國家間權力鬥争的複雜性和智慧,以及外交和德行在統一之道中的重要性。這對于理解曆史、研究政治科學都有很大的啟發和借鑒意義。

總之,《春秋左氏傳·襄公二十八年》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篇文章以樸實的語言描述了春秋時期的曆史事件,揭示了古代國家間權力鬥争的複雜性和智慧。同時,它也在征伐與外交之間提出了深刻的思考,讓我對統一之道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

218、權謀遊戲與權力誘惑

三十八年,周襄王的弟弟帶與戎、翟合謀攻打周國,齊國派管仲前去平息戰亂。周國欲以卿禮待遇管仲,而管仲卻謙虛地說:“臣隻是陪臣,豈敢如此!”經過三次推辭後,他才接受下卿禮與周國見面。三十九年,周襄王的弟弟帶來投奔齊國。齊國派仲孫前去請周王,表達對帶的感謝之意。但是襄王卻憤怒地拒絕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四十一年,秦穆公俘虜晉惠公,并将其還給了晉國。在同一年,管仲和隰朋都去世了。管仲病重時,桓公詢問他說:“群臣中誰适合做相?”管仲回答道:“隻有君主最了解臣的才能。”桓公問道:“易牙怎麼樣?”管仲回答說:“他殺了兒子以侍奉君主,不符合人情,不可用。”桓公又問道:“開方呢?”管仲回答說:“他背離親屬以侍奉君主,不符合人情,難以親近。”桓公又問道:“豎刀呢?”管仲回答說:“他自宮以侍奉君主,不符合人情,難以親近。”管仲去世後,桓公沒有采納管仲的意見,而是讓三個兒子來專權。

四十二年,戎族攻打周國,周國向齊國求援,齊國命令諸侯派兵到周國駐守。在同一年,晉公子重耳來到齊國,桓公娶了重耳做妻子。

四十三年。起初,齊桓公的夫人共有三位:王姬、徐姬、蔡姬,但都沒有生育子嗣。桓公喜歡内寵,有六個寵妃,其中衛姬最尊貴,生下了無詭;次是衛姬,生下了惠公元;鄭姬,生下了孝公昭;葛嬴,生下了昭公潘;密姬,生下了懿公商人;宋華子,生下了公子雍。桓公與管仲合謀将孝公立為宋襄公的太子。公子雍與衛共姬有親近關系,因此她讓宦者豎刀獻給桓公以取得寵幸,最終得到桓公的允許立為太子無詭。管仲去世後,五個公子都争相要求立位。農曆冬月十日乙亥,齊桓公去世。易牙進入宮中,與豎刀借助内寵殺害了宮中的官員,并立公子無詭為國君。太子昭逃往宋國。

桓公病重時,五個公子各派勢力争奪立位。桓公去世後,他們相互攻擊,導緻宮中空虛,沒有人敢安置棺材。桓公的屍體在床上放置了六十七天,屍蛆從門縫中爬出。十二月乙亥,無詭終于被立為國君,棺材被送往葬地。辛巳之夜,進行了收殓。

桓公共有十多個兒子,但隻有五位繼承他的位置:無詭在位三個月後去世,無谥号;接下來是孝公;然後是昭公;再來是懿公;最後是惠公。孝公元年三月,宋襄公率領諸侯的兵力前去支援齊國,進攻齊國。齊人恐懼,殺死了無詭。齊人準備立太子昭為君,但是四個公子的追随者襲擊了太子,太子逃往宋國,宋國與齊國四個公子展開了戰鬥。五月,宋國擊敗了齊國四公子的勢力,立太子昭為齊孝公。宋國之所以前來進攻,是因為桓公與管仲曾合謀立太子為宋襄公,因此他們前來讨伐。由于混亂的原因,直到八月才進行了齊桓公的葬禮。

在第六年的春天,齊國進攻宋國,因為宋國沒有遵守與齊國的盟約。夏季,宋襄公去世。第七年,晉文公登基。

《齊桓公傳》是一部展示權力鬥争與政治遊戲的曆史故事。通過對這部作品的閱讀,我不僅了解了古代社會的政治局勢,還深入了解了權謀與争鬥的本質。

故事中的齊桓公作為一個國君,面臨着政治上的挑戰和紛争。他周旋于各個勢力之間,與管仲、仲孫等人合謀,遊刃有餘地解決了許多危機。然而,在權力的遊戲中,人們常常面臨道德與現實的抉擇。這個時代的人們需要不斷地權衡利弊,追求個人的目标和國家的利益。

從故事中,令我們深刻體會到政治是一場遊戲,其中充滿了權謀與争鬥。正如書中所描述的,各個勢力為了自己的利益争奪權力,有的人甚至不惜背離親屬、殺兒子、自宮以達到目的。這種殘酷的現實令人震驚,也揭示了人性的複雜性和權力的誘惑。這個時代的人們需要學會在複雜的政治環境中生存和應對各種挑戰。

此外,《齊桓公傳》也展示了古代社會的一些傳統觀念和儀式。在桓公去世後,無詭被立為國君,然而,在他短暫的統治期間,内部争鬥不斷,緻使棺材無人敢安置,甚至屍蛆從門縫中爬出。這種對君王的不敬和混亂局面讓人深思,也反映了那個時代人們對權威的重視。

通過閱讀《齊桓公傳》,令我對們古代的政治和權力鬥争有了全新的認識。這部作品不僅僅是曆史的記錄,更是對人性的思考和權力的警示。當代社會也充滿了各種權謀和鬥争,我們可以從中吸取一些經驗教訓,思考如何在權力遊戲中做出明智的選擇。

喜歡智慧解碼:史籍中的智慧故事請大家收藏:(xiakezw)智慧解碼:史籍中的智慧故事【俠客中文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雙姝劫匪(古仙魔)  周一見  就想和你在一起  大漠狂歌(GL)  侯門貴女  乖軟夫郎馴夫記  奪過來,搶不走  假千金撿破爛?系統虐渣變廢為寶  福女寵後(穿書)+番外  妖書/養靈人(gl)【第1部完結】  光芒如你+番外  狼狐千世情  我本厚道(gl)  邪王追妻:廢柴小獸妃  師兄馬甲暴了後,男主秒變偏執狂  凡修奇幻組合  血櫻散漫  我在星際供奉老祖宗  嬌軟知青太純欲,糙漢一眼淪陷  救命!系統竟然讓我攻略四個男人  

已完結熱門小說推薦

最新标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