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本網

書本網>直播考試,從開國皇帝開始 > 第 109 章 一百零九(第1頁)

第 109 章 一百零九(第1頁)

問司馬光要卷子的人懵了,光有解析沒有題目,怎麼看?司馬公是認真的嗎?

司馬光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臉上閃過一絲窘迫,猶豫了一下将手裡的卷子遞了出去。

他寫的又不是什麼大逆不道之言,沒有什麼不可示人的。

況且他也不覺得解析有多正确。

本該是各抒己見的題,為何要有參考答案?

拿到卷子的年輕官員将卷子帶回了翰林院官署,翰林院其他官員知道後都圍了過來。

晚唐以後,翰林院的地位直線上升,早就不是過去的皇家藝術委員會,而是專門起草機密诏制的重要機構。

由科舉至翰林,由翰林而朝臣是科舉時代士大夫的人生理想,是儒家學說中“達則兼濟天下”的具體表現[1]。

在宋朝,翰林院最不缺的就是讀書人、才子。

聽到是司馬光的卷子,衆人都好奇地圍了上來。

司馬光自小就有神童之稱,學識淵博,寶元元年中進士甲科,先後任谏議大夫、翰林院學士、禦史中丞等職,是他們學習的榜樣。

然而卷子一打開,衆人:“!?”

有人倒吸了一口冷氣,“三十七分?這真是司馬公的卷子?”該不會是拿錯了吧?

如今朝野上下誰不知道司馬公效仿當年的司馬遷編撰《通鑒》一書,編撰《通鑒》的司馬公才三十七分?

嘶——好恐怖。

“可是這确實是司馬公的字迹……”

“還是先看看司馬公是如何作答的吧。”

半個時辰後,圍在最前排看卷子的人擡起了頭,眼神都有些空茫,神情恍惚。

司馬公的答案和解析上的參考答案沒有半分相似,怪不得司馬公隻有三十七分呢。

而且卷子上還提到了商鞅變法和王安石變法,從卷子上的答案可以看出司馬公在這題上花費了不少時間,但很可惜一分都沒有拿到。

題目問的是商鞅變法和王安石變法的異同,參考答案很簡單,相同點列舉了幾點,比如直接目的都是為了富國強兵;變法得到了王權的支持;變法内容都觸動了舊勢力的利益,遭到了強烈的反對芸芸。

不同點也列舉了幾點,比如背景不同、根本目的不同、性質不同、結果不同。

但司馬公的答案就不是這樣了,司馬公開頭就否定了王安石變法,并且竭力反對王安石變法,強調祖宗之法不可變,引經據典批評王安石的行為,再通過舉例事實來證明王安石的變法是錯的,洋洋灑灑寫了一大篇。

看參考答案隻花了幾息,但看司馬公的答案花了足足一刻鐘。

幾人心情不由微妙了起來,考試結束到出成績有一刻鐘嗎?

似乎沒有。

這麼多人考試,卷子碼在一起少說也有半人高吧?一刻鐘是怎麼能閱完卷的?

正想着,就聽到有人小聲道:“就我覺得司馬公的答案沒有錯嗎?為什麼

一分都沒有拿到呢?”

明明司馬公的答案更好,有理有據,引經據典一一分析,怎麼看都不失為一篇好文章。

再看解析上的參考答案……頗為一言難盡,若答題标準是這樣,那隻要讀過幾本書都能答出來,完全沒有深度可言。

可偏偏就是以這些一言難盡的答案作為參考答案,簡直離譜!

聞言,一個身着紅色官袍的中年人忍不住道:“那如果是你考,你是會寫司馬公的答案,還是寫解析上的答案。”說完又補了一句,“在你明知道正确答案的情況下。”

那人剛要開口,聽到後面那句,話又咽了回去。在明知正确的答案下當然是寫正确答案了,這還用問嗎?

他們考科舉不也這樣嗎?先打聽主考官的喜好,然後寫文章的時候投其所好,增加中舉概率。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甜寵七零:穿書下鄉知青當軍嫂  [綜漫]死于懷中  [火影]水戶門琴乃記事簿  [火影]附庸+番外  不良痞妻,束手就寝  [黑籃]姐姐系女友  魔法少年進行時  [黑籃]運動系女友  [火影]暗戀  [火影]夢與方寸之間  [黑籃]控制系女友  嫡女成長實錄  (黑籃同人)癡漢系女友  [火影]女主保衛戰+番外  咒術師不需要輔助  不認命!我搶了原女主的金手指  巫師不朽  [火影]奈奈子的複仇  加茂小姐有話要說  [火影]究極體+番外  

已完結熱門小說推薦

最新标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