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本網

書本網>直播考試,從開國皇帝開始 > 第 27 章 二十七章(第1頁)

第 27 章 二十七章(第1頁)

“報君黃金台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1],好詩!”李世民贊賞道,旋即想到什麼,“李賀,莫不是我李唐後裔不成?”

尉遲敬德看着李世民激動的樣子,小聲和旁邊的李勣嘀咕,“雖然是好詩,但陛下也不用這麼激動吧?”

李勣幽幽地看了一眼尉遲敬德,陛下是因為詩好而激動嗎?明明是因為對方及格,且還有一顆報效朝廷的忠心。

瞧,陛下已經在想對方是不是李唐後裔。

不過這種事大家你知我知,心知肚明就好,用不着明說,李勣:“你還懂什麼是好詩呢?”

這話尉遲敬德就不愛聽了,他肚子裡雖然沒什麼墨水,但這些年也被熏陶了些,他不會寫詩,難道還不會看詩嗎?

就算不會看詩,難道還不會看臉色嗎?看大家的表情,他就知道這是一首好詩,隻不過疑惑陛下怎麼突然激動罷了。

尉遲敬德冷哼了一聲,“愛說不說。”

唐憲宗位面

唐憲宗李純看着天幕裡那首《雁門太守行》眸底閃過一絲驚豔,問左右,“朕記得此人與韓愈相熟?”考試前後李賀和韓愈都有交談。

“陛下記得沒錯,韓博士喚他為長吉。”

“李賀,李長吉。”李純念了一遍這個名字,揮手吩咐道:“派人去查查此人下落,有此才德,又有此心,合該為朝廷效力才是。”

“是。”

李純目光火熱地望着天幕裡的李賀,心中暗暗祈禱,希望這個李賀是元和五年的李賀,而不是元和五年後的李賀。

不然和他就沒什麼關系了。

模拟考場

【“我們來比對這兩首詩創作的背景,《雁門太守行》的創作背景有兩種說法,第一種說法認為此詩作于唐憲宗元和九年(814)。

當年唐憲宗以張煦為節度使,領兵前往征讨雁門郡之亂(振武軍之亂),李賀即興賦詩鼓舞士氣,作成了這首《雁門太守行》。

第二種說法,據唐張固《幽閑鼓吹》載:李賀把詩卷送給韓愈看,此詩放在卷首,韓愈看後也很欣賞。時在元和二年(807)。”】

李賀聞言,愕然擡頭。

韓愈撫摸長須的手一頓,他要是真的見過這詩不可能不記得,張固難道親眼見到他看了這詩,還很欣賞不成?

大唐之後的文人們:啊?怎麼會有兩種說法?《幽閑鼓吹》是張固收集整理的唐朝晚期奇聞怪事集,李賀是晚唐時期的詩人,張固還能記錯不成?

【“而根據後世分析推測,第一種的可能性比較大,覺得此詩可能是寫朝廷與藩鎮之間的戰争。

畢竟李賀生活的時代藩鎮叛亂此伏彼起,發生過一些重大的戰争。如史載,元和四年(809),王承宗的叛軍攻打易州和定州,愛國将領李光顔曾率兵馳援平叛。

元和九年(814),李光顔身先士卒,突出、沖擊吳元濟叛軍的包圍,殺得敵人人仰馬翻,狼狽逃竄

。”】

唐太宗位面

前一秒還在高興的李世民笑容僵住了,“藩鎮叛亂?重大戰争?叛軍攻打易州和定州?”

這每個字他都能聽懂,怎麼合在一起這麼難懂呢?什麼時候叛軍作亂也能被稱之為重大戰争了?而且藩鎮叛亂又是什麼?

李世民神情嚴肅地吩咐記錄的起居郎:“記下來,給朕一字不落地記下來。”

本來就在記錄的起居郎:“……”陛下該不會氣得神志不清了吧。

長孫無忌等人也擔心道,“陛下,要不您先坐下來。”

李世民擡手拒絕了大臣們的建議,“神女說李賀生活的時代藩鎮叛亂此伏彼起,那不就是重演隋末的事嗎?朕如何坐得住?”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黑籃]運動系女友  [火影]女主保衛戰+番外  [黑籃]控制系女友  [火影]附庸+番外  魔法少年進行時  [火影]水戶門琴乃記事簿  巫師不朽  咒術師不需要輔助  加茂小姐有話要說  不認命!我搶了原女主的金手指  [黑籃]姐姐系女友  甜寵七零:穿書下鄉知青當軍嫂  [火影]暗戀  (黑籃同人)癡漢系女友  嫡女成長實錄  [火影]究極體+番外  [火影]夢與方寸之間  [綜漫]死于懷中  [火影]奈奈子的複仇  不良痞妻,束手就寝  

已完結熱門小說推薦

最新标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