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霹靂
顧桓回到京城時,鄉試已經逼近了,接下來的日子裡,他将一應應酬都暫且擱下,安心備考。
顧楚早就收集了好些今科鄉試的資料,此時分享着自己的考試經驗:“鄉試考題多,比童試的題量足足要翻兩三倍,你要算計好時間。判卷時考官通常秉着‘三場重首場,首場重首義’的規則,因此經書題的前一兩題要趁精力最好時寫出來。後面的即使平庸些,可考官判卷時精力更有限,不會七道題都認真看的,隻要能做到不功不過也就足夠了。”
顧桓認真聽着,又把顧楚尋來的曆年鄉試試題做了一遍。每做完一場模拟考,就送去給顧楚批改,直聽到顧楚說“有幾分火候了”,心裡才安穩了些。
家裡有這麼個考生,看着顧桓往顧楚的書房來來去去,府裡也充滿了濃濃的臨考氛圍,聞姨娘更是天天給顧桓炖着補湯,好像她自己要上考場似的,緊張得心砰砰跳。
隻要通過鄉試,就能獲得舉人功名,從而獲得做官的資格。過了這一步,讀書人才算真正的躍入“士”的階級!
直到八月初六,天啟帝才指定了今科應天府鄉試的考官與八名同考人選,主考官點的正是翰林院侍講學士李浩林。考官們點中之後便不得再回家,也不能住到參試書生家宅左近,隻能叫人送東西進來,初八日就搬進貢院鎖院待考。
得知主考官的人選,顧楚皺了皺眉頭,這位李大人不僅是翰林院侍講學士,他還是太子殿下的主講學士,是太子嫡系!如今陛下纏綿病榻,京城鄉試主考官,太子殿下安排自己人倒是不出奇……
但他的心中卻隐隐有些不安,隻得壓下自己的想法,以免幹擾到顧桓。
八月初九日三更晨起,顧桓就依着常年習武養出的生物鐘睜開眼,洗漱更衣,精神奕奕地起了身,謝絕了顧楚的相送,騎着馬、帶着侍從到貢院門口排隊。
唱名唱到他的名字,顧桓提着長耳考籃,随着隊伍排進考場。
初秋時分,涼風習習,顧桓的背影也有了幾分蕭瑟。
鄉試果然不同凡響,一天十幾個小時要寫七篇文章,中間還要吃三頓飯,越到晚上精力還随着體力一起趨向枯竭,平均分配下來,每篇文章至多隻有一個小時構思。
将七篇制藝從頭到尾查完,也還不到掌燭的時候,顧桓自覺答得不錯,也不想再等下去了,起身對号軍說:“我要交卷。”
考卷從下午就陸陸續續地送到考官房中,顧桓并不在交得最早的一批,看到交卷的人中有幾個熟悉的昔日同窗,此時也沒有心思寒暄,簡單點點頭就回去了。
這樣高強度的考試,就連顧桓這樣精力充沛的人都有些疲憊,簡直比訓練一天還累!
鄉試緊鑼密鼓地進行,九月十一日,七篇經義文才剛全部謄清,十二又考第二場诏诰表判文;十五日才謄清第二場文章,第三場策論又至。
三場考完,顧桓終于松了口氣,将自己的考卷默了出來,給顧楚過目。顧楚也是翰林院學士,學問自是不消說了,看了顧桓的答卷,終于釋然一笑,拍着顧桓的肩膀說:“比大哥當年強多了!”
有了顧楚的評語,顧桓也淡定了下來,安心等待放榜。
反正鄉試不似會試,還要分作三甲,隻要不落榜就好了,哪怕是第一百三十五名,也是和第六名一樣值錢的舉人老爺。
八月二十九正榜排出,九月初二甲辰日,貢院牆外便放出了今年的桂榜,而等待放榜的考生們跷首久矣,早早就将貼榜的地方圍得水洩不通。顧桓也一早約了江淮以及舊日同窗孔貞明、魏倫等人在貢院外不遠的茶樓上等候。
此時茶樓上三三兩兩地坐滿了學子,雖然相互談笑着,卻都心不在焉,隻等着小厮長随來報喜。
桂榜貼出之際,報榜人也都打疊好精神,飛速地領了報貼朝各家奔去,好憑着一聲喜報讨些賞銀。
從黎明等到清晨,貢院大門終于打開,幾名府軍衛士從裡面出來,拿着一張黃榜紙往牆上粘。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開局下鄉教曆史 科學家與大木頭 盜得天機 重生後,将門醫妃狂炸了 一年有365天不想營業 這個精神病太過謹慎,殺了所有的鬼 江湖噩夢,鬼影血月刀 穿到異世做地主/地主家惡霸 災變紀元:原來我才是最強英靈 好欲!七零細腰美人,撩的痞野糙漢紅了眼 縱吻玫瑰 重生後我懷了恩人的崽 對他好一點兒[快穿] 長生兩千年,開局穿越到東漢末年 團寵三歲半崽崽超兇萌 古穿今我家藝人的武道夢 隔壁姚姐姐 啟蟄之門 當玄學風靡世界 反派夫婦的摸魚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