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本網

書本網>大明皇孫的團寵日常 > 第 137 章(第1頁)

第 137 章(第1頁)

“等一下!等一下!”張居正說得過于簡略了,朱翊鈞還有許多地方沒聽明白,“土地發生巨大變化,是什麼變化呀,我怎麼不知道?”

張居正下意識反問了一句:“殿下怎麼會知道?”

“我我……”朱翊鈞欲言又止,“我沒有在《祖宗實錄》和奏章上見過呀。”

張居正溫柔的笑道:“你見過的。”

“嗯?”朱翊鈞仔細想了想,“沒見過。”

張居正說道:“我所說的土地變化,不是土地本身的變化,而是土地性質的變化。”

“難怪!”難怪,土地發生變化,他這個專門掌管土地的小神仙怎麼會感覺不到呢。他又問道,“那什麼叫土地性質的變化。”

張居正耐心的給他解釋:“在明興之初,全國以每戶自耕農小土地為主,随着時間變遷,地主豪強,勾結官府,強占土地,使得田地兼并日趨嚴重,不擇手段逃避賦稅,動搖稅基,導緻國庫賦稅驟減。相比洪武、永樂時期,嘉靖朝的稅銀不足半數。”

“再加上貪官污吏橫行,朝廷官員繁冗,龐大的宗室、巨額軍費,國庫每年都是入不敷出。”

“另一方面,各地在朝廷正稅之外,又巧立名目增加各類苛捐雜稅,使得百姓苦不堪言。近些年來,随着江南地區手工業和沿海地區商業發展,土地對百姓的束縛越來越弱。”

“以前,朝廷征稅以實物為主,征收、運輸、儲存皆要耗費巨大的人力和财力,損耗嚴重。”

通過張居正的詳細講解,朱翊鈞明白了。這種田賦加上徭役的納稅方式,在兩百年前以每戶為單位,自耕農小土地的制度下是很合适的,每年增收兩稅,以實物為主,種麥子上繳麥子,種水稻上繳水稻,種蘋果就上繳蘋果。

但這樣的模式極不穩定,因為随着時代發展,土地也在逐漸資本化,朝着地主豪強聚集。這些人通過各種手段偷稅漏稅,以至于普通農戶被各種壓榨,賦稅連年增加,朝廷的稅收卻在逐漸減少,都被中間商賺了差價。

朱翊鈞又想到:“這些,先生在《論時政疏》中也提到過,原來先生二十年前就想過推行新政。”

張居正隻是笑了笑,沒有說話,他的政治抱負,遠不止于此。

朱翊鈞又說道:“那一條鞭法是什麼呢?”

“其一,合并賦役,将田賦和各種名目的徭役合并一起征收,同時将部分丁役負擔攤入田畝。過去按戶、丁出辦徭役,改為據丁數和田糧攤派。”

“其二,賦役負擔除朝廷需要征收米麥以外的,一律折收銀兩。農民及各種負擔力役戶可用銀兩代役,力役由官府雇人承應。”

“賦役征收由地方官吏直接辦理,廢除原來通過糧長、裡長辦理征解賦役的‘民收民解’制,改為“官收官解”制。”

“……”

朱翊鈞仰起頭,沖着張居正笑了笑:“我好想聽明白了,但是又好像沒有。”

張居正包容的笑笑:“

沒關系,這對你來說,卻有些陌生。”

“簡而言之,除去一些特殊情況,将徭役合并到田賦中,由官吏直接收解,以銀兩代替實物。”

≈ot;農民擺脫各種繁複的苛捐雜稅,朝廷不必經他人之手征收賦稅,避免各級官吏動手腳,中飽私囊,免去運輸、儲存之不便,減少不必要的損耗。≈ot;

“如此化繁為簡,既減少了百姓的負擔,又增加了朝廷稅收,于國于民,皆有裨益。”

朱翊鈞說:“這很難吧。于國于民,皆有裨益。但那些從中牟利的貪官、積累了大量土地的地主,便不能作弊了。”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終于親到你了[娛樂圈]+番外  直播算命太準,被國家派人蹲房了  重回1980年去享福  四合院:懶與衆禽鬥,我創業緻富  前任等我做人  多情女匪有情醫  我的紙片人都是龍傲天  溫柔迷戀  邪魅公主的複仇之計  緻愛麗絲  我養大佬那些年+番外  北宋詭事錄  當路人甲有了讀心術  捉隻妖精當相公  神仙外賣  你是我的奇迹  我的天災兒子  戰城南  你我之間,何必談愛  重生萌妻:君少,你老婆又有了+番外  

已完結熱門小說推薦

最新标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