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慈甯宮出來,王安跟在他身後傻樂:“想不到,陛下也要大婚了。”
他手上比劃了一下,似乎還在回味當初剛進宮時的那個小團子。
朱翊鈞回頭瞪他:“誰說我要大婚了?”
這話說得太過理直氣壯,倒是讓王安驚訝不已:“太……太後剛才說的。”
“哼-”朱翊鈞從鼻子裡噴出一口氣,眼中滿是少年人的叛逆,“我答應了嗎?”
王安點點頭:“答應了。”
朱翊鈞聳聳肩,一臉壞笑:“那沒辦法了,隻能躲起來,讓他們找不着我。”
“啊?!”王安大驚失色,“躲起來,往那兒躲?”
朱翊鈞呵呵一笑:“天高海闊,隻要出了紫禁城,随便找個地方一躲,誰能找得到我?”
王安被他吓個半死,連忙擺手:“不不,這怎麼行,這不行的,您可是皇上,皇上……”
“皇上怎麼了?”朱翊鈞頗為不屑,手背在身後,大步往前走,“我是皇上,又不是犯人,就該被我母後和那幫文官關在紫禁城裡?”
“天大地大,我就不能出去看看?那我怎麼知道他們說的百姓疾苦是真是假。”
“買個果餅幾錢銀子,能謊報成幾十兩。若是修橋修路,幾萬兩銀子,謊報幾十萬兩,甚至幾百萬兩,我沒有親眼見過,就隻能由着他們信口開河。”
“當年,我我皇爺爺花兩百萬兩白銀建的河堤,一大半都落入了嚴嵩父子手裡。”
“大伴,你說是不是?”
“……”
馮保實在不敢接他的話,他自從幾次出宮都沒被太後發現,膽子愈發的大了,三天兩頭就想着往外跑,竟然還想躲起來。
其實馮保也覺得,他才十四周歲,的确隻是個孩子,談婚論嫁為時尚早。但時代不同,婚姻對于帝王而言,總是和政治牢牢綁定。
即便明朝的皇後來自民間,但婚姻和子嗣也是幼年登極的皇帝能否親政的重要指标。
“大伴,大伴!”朱翊鈞不滿的拉了拉他的衣袖,“你說話呀?”
馮保笑了笑:“陛下自幼聰慧過人,許多事情都有自己的主意,也有分寸。”
“隻是,現在您做了天子,肩上有了責任,許多事情須得三思而後行。”
“但無論您做什麼決定,我都跟着你。”
“大伴,”朱翊鈞笑着問他,“你就不擔心被我母後知道了,罰你。”
馮保笑着搖了搖頭:“我相信陛下,不會讓我受罰。”
朱翊鈞自嘲的笑笑:“說不得我也要被母後罰。”
“那我就替陛下挨罰。”
朱翊鈞挽着他的手臂:“還是大伴最好。”
沒過幾日,朱翊鈞大清早起來,冒着風雪到文華殿上課。錦衣衛都指揮使朱希孝,身穿孝服跪在乾清宮前告訴他,自己的兄長,成國公朱希忠病故。
朱翊鈞下诏賜祭葬、加祭壇。沒
想到這事兒還沒完,年後,朱希孝上疏,向兄長乞封王号。
朱翊鈞進宮那年,陸炳正好去世,他對此人沒什麼印象,但朱希忠和朱希孝一直陪在世宗左右,後來又侍奉穆宗,直至他登極,仍是由朱希忠持節掌冠。去年,朱希忠帶病,還多次代替他祭祀。
朱翊鈞對他們兄弟倆的印象一直還不錯,尤其是朱希孝,一直兢兢業業掌管錦衣衛,能夠約束部下,謹遵皇命。
給個王爵也算皇家對他二人和成國公府的厚待。
但朱翊鈞還沒有親政,這件事得找張居正商議。
張居正曾經幫陸家平反,對陸繹有恩,也算與成國公府交好,正好送個順水人情,不管是和朱希孝還是下一任成國公,往後還是政治盟友。
然而,張居正同意了,有人不同意。這個人叫陳有年,是吏部驗封清吏司郎中,專掌文官之封爵、議恤、褒贈、土官(少數民族官員)世職及任用吏員等事。
陳有年在奏疏中提到:“成國公誠然兢兢業業,然終其一生,并無偉業勳功,尚不得列為功臣。依照《大明會典》,隻能止于‘公’爵,不能封王爵。”
朱翊鈞認為他說得有道理,但事情不能一概而論,朱希忠和朱希孝兄弟倆曆事三朝,忠心耿耿,他還想讓朱時泰、朱應桢接着為他效力。用一個追封的王爵收買一下人心,也沒什麼。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重回1980年去享福 直播算命太準,被國家派人蹲房了 當路人甲有了讀心術 終于親到你了[娛樂圈]+番外 溫柔迷戀 多情女匪有情醫 我的天災兒子 邪魅公主的複仇之計 前任等我做人 你是我的奇迹 重生萌妻:君少,你老婆又有了+番外 戰城南 四合院:懶與衆禽鬥,我創業緻富 北宋詭事錄 捉隻妖精當相公 我養大佬那些年+番外 緻愛麗絲 你我之間,何必談愛 神仙外賣 我的紙片人都是龍傲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