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此丁家寶隻能是苦笑一下,他敢保證,今天看的十二個人,要是按照他的方子,絕對都能在短時間内痊愈。
但是大家就是這樣,看病一直都是一次開一周的藥,這個年輕人最多就給開三天,有的甚至就一副藥。
擺明了對自己沒自信嘛,要不怎麼連一個療程都不敢給,而且藥的種類也很少。
這不是拿自己做實驗呢嗎,這個不行,過兩天來了再換其他的,年輕醫生就是不行,沒經驗啊。
這就是醫生的習慣做法,導緻了患者的慣性思維。不知道他們是哪來的知識,凡是看病就是一禮拜一個療程。
隻要來醫院了,就得大包小包地帶着一大堆藥回去,要不自己就虧了似的。
請了一天假來看病,就帶着兩三副藥,總共花了十幾塊錢,有的才幾塊錢,這也太說不過去了。
哎,丁家寶對此,也隻能無奈地歎息一聲。看來人們的觀念,已經根深蒂固了,他也沒什麼辦法改變這些。
尤其是像感冒這類的病,在黃帝内經上有明确的描述。
病有發熱惡寒者,發于陽也;無熱惡寒者,發于陰也。發于陽者,七日愈;發于陰者,六日愈。以陽數七,陰數六故也。
就是說,如果你得了傷寒和溫病這類的,現代人叫做感冒的病,你不用去醫院看,也不吃藥,有六到七天自己也就痊愈了。
這個問題解釋起來也不難,因為一般的感冒都屬于經病。也就是病邪在人體經絡,還沒到髒腑。
人體如果正氣充足,自己就可以抵抗病邪。人體的經絡分陽經和陰經,手足各三條互相貫通,周流不息。
病邪日傳一經,七天就是一個輪回,在此過程中,正氣會不停地與邪氣鬥争,很多時候就将邪氣驅除出體外了。
像一般的發燒,事實上就是人體正氣正在與邪氣戰鬥,所以身體會發熱,好的中醫,一般不會讓人吃退燒藥來治療發燒的。
服用退燒藥,對于疾病的治療一點兒好處也沒有。可以說完全就是在人為幹預,讓正邪兩種氣和平相處,病怎麼能好?所以起的完全就是反作用。
還有一個常見的誤區就是,感冒了過了兩三天都沒好,就去找大夫去看,但是第一個大夫開完藥吃了,兩天沒好,反而更嚴重了。
于是就覺得這個大夫不行,找第二個大夫看,結果一副藥就看好了。這很有可能并不是第二個大夫的水平高,而是,你如果不去醫院,這天可能也會自愈。
當然了,也不是所有的病都是這樣。就是想說,人得病有個過程,治療也有過程。運氣好的大夫治病尾,運氣差的大夫治病頭。
在丁家寶看來,廖主任那種水平的,如果能讓大家追捧,很大程度就是做了治病尾的大夫。
可能患者在其他人那裡看了個七七八八,但是個體感覺沒太大好轉,于是就讓他看。結果開了十天的藥,一兩天就好了,所以大家就會覺得,這是個神醫。
但是事實真的如此嗎?其實也未必。如果是好大夫,就不會浪費一味藥,當然也能準确地判斷出,你哪天就不用吃藥了。
就像丁家寶,這個病,你就吃一副藥就好了,那個病,你需要吃三副藥。
還有的病,你先吃這兩副藥,吃完後身體會有什麼樣的反應。然後根據身體反應的不同,再調整藥方和治療方案。
哪會還有什麼一個療程就是一周,如果一般的外感病,一周都治不好,那這個醫生也不值得信任。
當然了,再高明的醫生也有治不好的病。如果醫生不能準确地判斷,他給你開的藥,你服幾天後,會有哪方面的變化,那你就需要趕快更換醫生了。
丁家寶不知道,自己看過的這十二個病人,有幾個會回去認真地按照自己的囑咐去做。
不管怎麼說,現在算是獨立應診了,這就是一大進步。就像以前師父說的,不用怕沒病可看,就怕你水平不高。
隻要你治好了一個人,很快的就會有十個人、一百個人……。
晚上回到家,還是按照以前的生活節奏和習慣,隻是劉丹不再和他鬧别扭了。
“今天開張了?嘻嘻……“
“嗯。看了幾個病人,但是不知道有幾個人會完全信任我。“
“也不知道你是哪根筋搭錯了,死認這一門,坐診哪有坐辦公室好。“
“丹丹,你就别逼我了,我就會看病,我也隻愛看病,坐辦公室不适合我。
我也沒有他們那種阿谀奉承、見風使舵的能力,也不想那樣。“
“真拿你沒辦法,這兩天憋得慌嗎?嘻嘻。“
“當然了,你自己又不是感覺不到。“
“我看看。嘻嘻……。也就這個還讓人滿意,要不早把你掃地出門了。“
……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準備好你的尖叫聲 你是那朵木棉花 (傲慢與偏見同人)親愛的達西先生 快穿霸氣女配[穿書] 他比太陽閃耀 沙雕菜雞VS暴躁大佬 月照棠下草 我在駕校偶遇了愛豆[娛樂圈] 海賊:我以湮滅果實打穿世界 前男友哥哥是崽崽她爸 雙生空間之邪王休想上位 民間鬼故事短篇合集 我出道隻是為了追妻[娛樂圈] 農門喜事:夫君,來耕田 無敵路之戰天下 我才不認識你[電競] 乖就寵你哦 全能女神[娛樂圈] 你最可愛 瘸腿夫君美強慘,哭着給我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