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勘老說起馬家時,都是說民國初年,曾經有個和周老爺子一樣出名的人物,解放後的傳人就不是很驚豔了,但總有幾個在當地很出名的。
可以肯定的一點就是,他們家有十幾個秘方,療效确實很好。當初日本侵略中國時,還想逼着馬家當家人交出秘方,最終也沒有得逞。
但即便是秘方,也不是一成不變,必須随着時代的變遷,氣候環境以及藥材品質變化,方子中的藥味、藥量也需要進行調整。
所以能将這種秘方繼承過來的人,那也必須是有很高水平的人才能做到。
所以說,那些沒有實際水平,隻憑祖傳秘方的醫生,和耍把勢、賣大力丸的差别也不大。
他給你的秘方,有可能也确實有奇效,但所占的比例絕對不會太大,也肯定不會對所有的人都起效果。
《傷寒論》和《金匮要略》加起來三百多個方子,如果張仲景不公布,都是秘方。
舉個例子,現在很常用的金匮腎氣丸,其實按照藥味來說,就是《傷寒論》中的原方。
有很多中藥廠都生産這個藥,但是有的療效就很好,有的就比較差,甚至根本沒效。
雖然影響因素挺多的,但是做藥沒有水平高的醫生來指導,也是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
還有六味地黃丸,就是宋代的兒科聖手錢已,在金匮腎氣丸的基礎上改良出來的。
根據當時實際情況的變化,他所接觸的疾病譜也發生了變化。從而将附子和肉桂去掉,變成了另一種新的秘方,這才是真正的繼承秘方的典範。
現在學校教育将中醫和中藥變成了兩個完全獨立的學科,其實也屬于制約中醫藥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包括一些專家教授都覺得,那些草根樹皮,金石蟲鳥這些自然界生長出來的東西,隻要用到藥方裡都叫中藥。
然後就開始研究這些東西的有效成分,于是乎就出現了麻黃素等一系列植物提取素,統統被稱之為中藥。
事實上,在丁家寶看來,這完全就是被西化的中醫思想,屬于中醫的極大倒退。
如果脫離了中醫辨證論治的指導,使用的藥物隻能是天然藥物,不能被叫做中藥。
所謂中藥,就是在中醫辨證論治思想指導下,所使用的藥物。(劃重點)
中藥選擇有一個重要因素,叫做取類比像。(關于這個問題,我在剛開始丁家寶剛學醫時已經論述過,也就不再贅述了。)
也就是說,醫生開的藥方中選取某種藥物,不是隻用它的所謂的有效成分,取它的形和意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因素。
就拿大家最熟悉的麻黃為例,麻黃發汗可以說是麻黃素,這種有效成分起了很大作用。
但是麻黃中空,具有通透的功效,大多數治療哮喘或者疼痛的藥方裡都會有麻黃,這就是取其形和意。
但是在這些方子裡,你如果用麻黃素代替麻黃,就一點兒效果也沒有了,甚至會起反作用。
還有大家可能都聽說過,人參的有效成分和大蘿蔔相差不大。但是人參能夠補氣,在這個方面,大蘿蔔就沒法與之相比了。
就拿這次丁家寶使用的代赭石,有效成分就是三氧化二鐵,也就是大家說的鐵鏽。
但是如果用鐵鏽來治病,就不會有這種效果。但是清朝有一個中醫大家,在治一個類似便秘的案例中有用磨刀水煎藥的描述。
但那是便秘,是取鐵鏽入血分的功效,也就是所謂的有效成分。
但是如果用在曹綠萍這個案例中,你用多少鐵鏽,也沒有六十克的代赭石管用。
所以将中藥完全脫離中醫,變成一個獨立學科,簡直就是在糟蹋中醫。
可以說,沒有一個中藥大家,不是中醫方面的專家。即使有,那也是沽名釣譽之輩,丁家寶是絕對不會相信。
從和馬玉山老先生交流的情況看,丁家寶感覺還是有很大收獲的,這種家學淵源的老中醫,也确實有很多與衆不同的觀點。
事實上,馬老剛開始,有想收丁家寶為徒的想法。但一聽人家是政府官員,就覺得有些可惜。
再加上,他們家是不允許将醫術外傳的,也就是自己是在有些苦惱,這麼一想而已。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我在駕校偶遇了愛豆[娛樂圈] 我才不認識你[電競] 乖就寵你哦 雙生空間之邪王休想上位 前男友哥哥是崽崽她爸 你是那朵木棉花 快穿霸氣女配[穿書] 準備好你的尖叫聲 農門喜事:夫君,來耕田 海賊:我以湮滅果實打穿世界 我出道隻是為了追妻[娛樂圈] 民間鬼故事短篇合集 (傲慢與偏見同人)親愛的達西先生 你最可愛 瘸腿夫君美強慘,哭着給我親 他比太陽閃耀 沙雕菜雞VS暴躁大佬 月照棠下草 無敵路之戰天下 全能女神[娛樂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