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老峰地屬梅州,梅州清明習俗最有名的莫過于“蠶花會”。每年“蠶花會”,梅州城人山人海,有迎蠶神、搖快船、鬧台閣、拜香凳、打拳、龍燈、翹高竿、唱戲文等十多項活動。這些活動有的在岸上進行,有的在船上進行,熱鬧非凡。
百裡英在五老峰學藝時,被趙千忍拉着一起去逛過好多次蠶花會。當時年幼,盡管常年在山上修道,師父們又諄諄教導要靜心修煉,但蘭台衆弟子少年人的好奇心和玩鬧心卻不是沒有的,每次逛蠶花會,都玩得樂不思蜀。
五老峰弟子過清明節,有兩個比較有特色的習俗。一是植樹,二是射柳。植樹發端于清明戴柳、插柳的風俗,來自于一個古老的傳說。據說是為了紀念教化民衆稼穑耕作的遠古祖師神農氏,後來由此發展出祈求長壽的意蘊。
炎帝神農氏是五老峰道教神話中的一位重要人物,被尊為“神農大帝”,也稱“五榖神農大帝”。神農氏親嘗百草,共配制了三百六十五種藥,能治四百多種病,後中毒死去。傳說他還發明了蠟燭,又被尊為照明之神。
五老峰弟子每逢清明插柳植樹,表達了對這位本家祖師的尊敬和懷念之情。
射柳是五老峰弟子一種練習射箭技巧的遊戲,平時也玩,但清明時蘭台會組織一場集體競賽。比賽的時候,把鴿子放在葫蘆裡,然後把葫蘆高高挂在柳樹上,衆弟子彎弓射中葫蘆,以鴿子飛的高度來判定勝負。
射柳是趙千忍最喜歡的遊戲之一,提起陳年往事,他便眉飛色舞起來。說起當年捉弄百裡英和衆師弟師妹們的事,好幾次笑得捶桌子,差點從凳子上滾下去。
百裡英很是無語的看着這樣的趙千忍,用筷子戳着眼前蒸籠裡的青團道:“六師兄,這也能讓你得意這樣?你幾歲了?”
趙千忍笑道:“還記得那年梅州城蠶花會嗎?咱們一起翹高竿玩,還打了一架。”
百裡英道:“怎麼不記得?還不是你戲弄我在先,我才出手打你的。”
趙千忍道:“那你也不能動手打我。五老峰規矩,同門師兄弟禁止打架鬥毆,小心關禁閉。”
百裡英瞪了他一眼,道:“我打就打了,還要挑日子不成?都怪你自己讨打。”
“乖乖!”趙千忍送了一口長生粥到嘴裡,誇張的沖公孫靖叫道,“二師兄你聽聽,咱們這個七——師妹是越來越牙尖嘴利不饒人了!”他故意把“七”字拖得長長的,語氣裡滿是戲谑。
公孫靖看了一眼無比聒噪的趙千忍,做了一個噤聲的動作,示意他們看窗外。百裡英和趙千忍一起轉頭朝窗外看去,隻見不遠處安南王府的後門悄悄走出一個身材魁梧高大的中年男子。頭戴鬥笠,看不清面目,手裡拿着一柄劍。
百裡英看着那頂鬥笠和佩劍,疑道:“銀葉苗寨的人?”
公孫靖點頭。百裡英看了眼公孫靖,又示意了下坐在旁邊的趙千忍,用眼神交流了下,見公孫靖并無反對之意,便打開天窗說亮話了。
“六師兄,你說銀葉苗寨的人為何出入安南王府?”
趙千忍輕笑道:“我怎麼知道。”
百裡英道:“昨晚我和二師兄夜探安南王府,正巧聽見了你和‘安南王’的談話。關于安南王府裡的兩個假安南王,你不說明一下嗎?”
趙千忍用眼角飛快地瞥了一眼公孫靖,聳聳肩道:“既然都聽到了,還有什麼好解釋的。”
百裡英道:“你六弟趙克文和銀葉苗寨的人來往做什麼?”
趙千忍皺眉道:“準确的說,應該是真正的安南王——宗珩——在和銀葉苗寨的人來往。”
公孫靖淡然道:“現在說這些還有區别嗎?”
“那倒是。”趙千忍一曬,自嘲道,“我這六弟現如今長大了,心思我這個當哥哥的也是不懂。”
百裡英道:“真正的安南王宗珩在哪裡?”
“這也是我想知道的。”沉默了一會兒,趙千忍問百裡英,“阿英,你找安南王做什麼?”
“找我娘留給我的那塊玉。我懷疑在他身上。”
“如果找到了,往後你有什麼打算?”
“回五老峰。好好修煉。”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黎城往事 (火影同人)我妻今天和止水同居了嗎 穿梭各個世界老公聞味而來 萌娃認爹後,毒醫娘親寵夫無下限 正主按頭讓我們磕糖 全球冰封,開局搬空超級倉庫 今天崽崽女裝營業了嗎 暗戀成真 救贖 退圈後我一夜爆紅了 校園酷哥借個火之有趣 發明借鑒好萊塢,鷹醬破防了! 風煙十裡 風兮已往 友弟不可欺 快穿之忘記了晉江的日子 逃生不如談戀愛 他的似錦錢橙 綠天庵 佛系女配亦舒小說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