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理論上說,玄盛晚生了幾年不占上位優勢,但大哥九哥他們和太子暗鬥了這麼多年,被父皇打臉的,拘執圈禁的,當衆痛斥的,說不定就有魚死網破的一天。因此,他打定作壁上觀之策,就等着看太子和九哥一黨龍争虎鬥,到了兩敗俱傷的時候,指不定他這匹黑馬就能沖出重圍,坐享漁翁之利。
玄昱監國理政,玄正和玄奕跟着沾光,手下一幫人該任職的,升官的,都被安排得妥妥當當。
北京城内的防務治安屬九門提督管轄,東郊精銳營是部署在城外的精銳部隊,靈活性大,方便調動。距京城百裡還有一個駐軍十萬的京畿大營,這支軍隊主要負責保護國都和皇帝,除了皇帝和最高将軍誰也無法調動。
當太子别的權都有,唯獨不可能掌有兵權。玄昱安排玄正到兵部主持整肅軍務,再安排玄奕去京畿大營勞軍,為的是從軍隊内部收籠人心。
這次南巡,皇帝遵以往簡樸作風,不擾民,不講排場,勤于公事,一路費用供需多數由内務府開銷。到了江南,由地方官員安排的住行就相當奢華了,總體南巡正面功績明顯。
樊一鳴雖有功名但隻在翰林院做過六年修撰,并未在朝為官,自從近到皇帝身邊才真正了解國家治理之難。他對這位兢兢業業,精天文算術,兩次西征,治理黃河,解除海禁對外通商,大力土改減少賦稅,乾綱獨斷的君主産生仰慕敬佩。
禦駕到了六朝金粉之地的南京,皇帝行程放緩,身邊又有樊一鳴這個博學多才,了解底層民生時弊的人聊天解悶。
樊一鳴一心隻在寫書撰史,不但飽學且思想超脫,對于權力錢财毫無半點野心,皇帝與他話題很多,談得十分暢快投機。
數日後,海關總督邊铄趕到江甯給皇帝請安,皇帝心中高興,一行人遊遍蘇州,揚州,先前在北京壓的那股沉悶一掃而空。
這天夜裡,隻聞馬蹄轟隆,突然有三千兵馬朝萬歲行宮馳來。賀棣大驚,采取緊急防禦,萬餘騎兵扛刀槍鳥铳出動,險些釀成一場驚天風波。
原來,帶兵的人是劉禹輝,直至得見天顔他才明白自己着了别人的道,急忙叩頭解釋是來護駕。
劉禹輝被押下去,主動交出調兵手谕,一切是奉太子令旨,而送信者是高瀾派來的人。這是砍頭滅九族的重罪,高瀾連連喊冤,經過嚴加審問,死也不肯承認自己與送信之事有關。
隻有時不離身的心腹要臣才能随時準确掌握皇帝行蹤,皇帝對玄昱太失望了,心中發涼,感到一股前所未有的孤獨。王長亭逼宮謀反,玄旭早夭玄昱表現出的冷漠,私放罪臣李存孝,壟斷四個海關口岸撈銀,禦花園龍燈着火……
三千兵馬不少,足以威脅到自身安全,這一次,皇帝真是又氣又傷心,一顆心涼得透透的。他越想越惱火,他給了玄昱絕對的信任,難道這個逆子真起了弑君篡位之心?
作者有話要說:
尾生抱柱:出自《莊子·盜跖》,相傳尾生與女子約定在橋梁相會,水漲,女子未到,尾生抱橋柱溺死,此成語多為比喻堅守愛情信約。
第77章相見歡(17)
趙庸身為皇帝身邊的重要輔臣,一直将皇子們之間的鬥争看得很清,這件事漏洞百出,太子若真有謀逆之心,不可能如此笨拙。此回定是有人要借劉禹輝之手制造事端,而高瀾暗裡是皇九子的支持者,顯然不可能自己派人送信。
皇帝跟前的侍衛禁軍全換了一批,此時,他的情緒已經平複了很多,正和樊一鳴品茶弈棋。
接到賀棣呈上來的調兵手谕,趙庸的心裡咯噔一下,還是吓出了一身冷汗。他也是太子太傅之一,親自教授太子課業,自然能看出這手谕上的字很難尋到破綻。
趙庸思忖片刻,嚴謹說道:“萬歲,依臣來看,筆迹可以模仿,況且此番調兵并不合理。”
皇帝執一粒棋子落定,“此舉雖險勝算卻有。即便手谕不是太子親書,也是朕的其他兒子所寫,手段之卑劣太叫朕寒心了!”
趙庸深懂如何自保,不敢多為玄昱辯證,“皇子們同窗十數載,相互筆迹摹仿不無可能,請萬歲聖鑒。”
不論是不是誤會,事情已經發生了,皇帝需要花費大量時間整理後續。他密調精兵接管回京一帶的防務,傳旨罷免太子監國之職,收繳停用太子印玺,全國軍兵任何人不得調動。
邊铄和任重,胡光祖一樣,都是曾跟着皇帝西征,立下汗馬功勞的股肱之臣,同時也掌着國家海關這一重大财政肥缺。
兩人一起遊園散步,皇帝待邊铄不如其他臣工,話題說的都是當年。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拐個誘受回來養 豪門替嫁夫 CP粉提純記錄【CP完結】 穿越之爺是敗家子+番外 與佛系聖僧的戀愛日常 僞裝愛侶 天然渣 重生騎士隊:我給老詹當老闆 作妖【CP完結+番外】 妖精的尾巴:開局孵化巴達獸 我想睡個好覺 (足壇同人)[足壇]所愛隔山海 希望與饋贈 桃源驚夢 再婚【CP完結】 青葫劍仙 穿成幻蝶後,我苟成了鬥羅團寵 三國秘事 指日可待 敗家男神養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