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老人的人家把小孩給老人帶着,她們家還有爺爺奶奶在村裡。
已經分家了,爺爺奶奶那輩有七個小孩,在那個戰亂的年代死的死,散的散。
在爺奶身邊的除了自己爸媽就是一個大伯,大伯叫哦歐建。
爺爺奶奶就和大伯住一起,他們家房子大一點。
爸媽每年秋收孝敬兩個老人五十斤糧食,加上兩塊錢,有時候家裡人都忙白天她們就去大伯家和爺爺奶奶呆一起。
爺爺有時候也下地,但是年紀大了又有兩個兒子,也不像年輕人那麼拼,累了就回來了。
奶奶是不下地的,沒事兒就在屋子裡納鞋底,或者縫縫補補,手藝還不錯。
每個月奶奶都把自己做的新鞋子還有存下的雞蛋鴨蛋鵝蛋什麼的歸攏在一起。
然後叫大兒子送到城裡去換點東西。
說白了就是偷着賣點錢,換點棉花肥皂日用品什麼的,鄉下就隻有些吃喝而已。
其他醬油,醋,火柴,煤油,蠟燭什麼的都隻能花錢去供銷社買。
村裡的供銷社也收購農産品和手工品,但是給的價不高,不如去城裡偷着零散賣了拿到的多些。
城裡糧食,油什麼的凡是你能想到的所有東西都是憑票限購的。
有很多城裡人有錢都沒地方買哪怕隻是一個苞米粒。
于是黑市就應運而生了。
雖然打擊的挺厲害,但耐不住利潤大啊,還是有很多人願意铤而走險的。
尤其是周邊這些鄉下地方,正是貨源啊貨源。
所以村裡這些人尤其是常進城的,對黑市基本上就是門兒清。
就是少進城的,誰手裡面沒幾個固定客戶啊。
哪個是鄉下人?
城裡人分的特别清楚,基本一眼就能看出來了。
光從衣着上來看鄉下人的衣服基本都是自己做的,哪裡講究什麼樣式啊流行啊什麼的。
城裡人就不一樣了,城裡人穿的都是中山裝啊。
還有從中山裝改編的人民裝,青年裝,學生裝之類的。
還有因為國家倡導勞動最光榮,樸素是時尚。
漸漸的穿工裝成為一種榮耀,所以男士背帶工褲和格子上衣也成為了城裡人的标配。
地理刨食的人都窮,哪有錢追求什麼時尚,能新買一塊兒灰布都是攢了一兩年緊緊巴巴才夠做一身。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一個老男人的自我修煉 悶騷在撩我 論幫妹妹追求心上人的下場[娛樂圈] 萬物兌換修為,我修煉沒有瓶頸 這就是我的日記 追溯 假如我是男人 殊途 引誘小嬌妻(重生) 恐怖綜藝:我的兇獸,該出道了 争渡 掌心裡的小美人 心若绾宸 無業遊民不養貓 馬稻不成功 寵你上瘾 怪味豆 乖!再咬一口 綠牆後的巴奈特[ABO] 快穿之助攻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