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鎮國公夫妻不同,回到長安城,家鄉的那種親切感覺油然而生,不需要任何的理由,就想留在那裡頤養天年,最好的是,還有外孫小夫妻陪伴。
從那以後,長安城便成了越繡甯很牽挂的一個地方了,以前隻是思念,因為那裡是家鄉,但現在,小兒子和父母親都在那裡,她就更加想念了。
第1470章大結局
皇上五十歲聖壽節,懷王、懷王妃帶着才出生四個月的孩子回到了京城。
在聖壽節上,皇上下了禅位诏書,禅位給太子秦琰峥。
滿朝文武都震驚了。
雖然此事皇上和皇後商議了很長時間,也跟太子和懷王說過了,一些皇族親戚如定國公,吏部尚書等知道,但并沒有和其他的官員說。
隻自家人知道,自家人不說這風就漏不出去,所以,朝官們真的不知道,盡管他們消息靈通,但那也是很久以前了,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皇宮裡的消息隻要是皇上皇後不想叫人知道的,那就真的就傳不出來了,消息再靈通的人也打聽不出來。
皇上突然下诏,着實叫大臣們目瞪口呆不知所措。
自然是有反對的,基于各種理由,其中一點,就是懷王此時正好在京城,皇上選擇這個時間禅位實在是不太明智的舉措,如果懷王有反心,朝廷會動蕩的!
不過,禅位诏書都下了,這種情況就很微妙了,如果此時出來大力反對,那豈不是得罪新皇?
本朝和其他任何朝代都不同,太子和懷王是同父同母的親兄弟,皇家也并沒有其他人等,後宮沒有嫔妃,就無任何有勢力的外戚,沒有人能在這個時候左右任何事情。
此時,朝臣們似乎才發現了,皇上高明啊!皇後娘娘高明啊!
沒有後宮,就沒有有根基背景的皇親國戚,權利牢牢掌握在皇上最信任的那幾個人的手中,就算是發生了天大的事情,朝局穩如泰山,不是和皇上一條心的人,也沒有任何撼動朝局的能力。
最多就是私下裡做點小動作,那簡直就是蚍蜉撼樹,不自量力。
朝臣們冷眼旁觀的看着,皇上退位,年不到三十歲的新皇登基,新皇的弟弟懷王欣喜的恭喜……
太上皇和太上皇後去住在了原本的鎮國公府,那裡修葺了一下。這也叫大臣們驚奇,古往今來,雖也有幾個禅位的太上皇,但依然住在宮裡的啊,甚至有些依然掌管朝政,新皇反倒成了傀儡。主要也是因為,如果太上皇将權利全都交給了新皇,新皇卻又忌諱太上皇,很有可能動殺心。
太上皇禅位是為了名聲,但權利緊緊抓在自己手裡,是為了自己的性命。
不過,本朝皇上和太上皇就是不同啊。
太上皇已經不太管朝政了,禅位了之後更是真的就退養了一般,新皇就是皇帝,所有的皇權一通兒就交給他了。
新皇也沒有忌諱太上皇,雖不至于每天去晨昏定省,但也三天兩頭的去探望,小皇子們和小公主們經常在那邊住着。
懷王也沒有在聖壽節過了之後馬上啟程離京——照道理應該如此啊,避免忌諱啊,現在還是如此敏感的時期,新皇才登基呢!
誰能想到,懷王和懷王妃帶着孩子反而在這邊住下了,住了大半年,一直到過了年春暖花開,天氣暖和的快要熱起來的時候,好的不能再好的天氣,這才啟程回長安。
當然了,本朝皇帝和太上皇,還有太上皇後,懷王,和其他朝代的任何皇帝、皇子都不同呢。
大臣們似乎都習慣了。
新皇登基之後,秉承了前朝的政策,關注民生,加強邊防,施行仁政。
兩年多之後,朝局非常穩定,新皇登基的過渡期差不多也過去了,并無什麼大的波瀾,且這邊還有定國公、吏部尚書等長輩的看顧,太上皇和太上皇後覺着很放心了。
這才啟程去長安城。
太上皇不讓朝臣送。不過皇上、皇後帶着皇子公主們一直送到了百裡亭,朝臣們自然不敢怠慢的跟在後面,偏生的侍衛不讓靠近,人家是兒子送父母親,你們湊什麼熱鬧?
隻能遠遠的看。
半年後。
長安城的懷王府。
正房院的側院裡有個挺大的秋千,秋千就是個木頭做的椅子,又大又寬,八根繩子挂着才能挂得住,上面鋪着軟墊子,就跟一張小床一樣,越繡甯坐在上面正在看書。
她将雙腿都放在了椅子上,腿上蓋着薄毯子,身後靠着一個大迎枕。
聽見有腳步聲走近,她擡眼看過去。
走過來的是林炤,挺拔瘦削,他背後的陽光照了過來,看不清他的臉,但卻神奇的能感覺到他臉上的笑容,眼底的笑意。讓越繡甯的眼睛眯了眯,瞬間仿佛回到了三十多年前,或者說,這三十年的時光就在眼前。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快穿:大佬受不住,好感度超标啦 穿成至高女神像+番外 天元啟示錄 重生成桔梗,從鬼滅開始無限之旅 穿成落魄貴女,我靠文采帶飛全家 整個詭異世界都在等着我上天 爽文女主決定鹹魚 救命!皇後後媽一怒,全家都慌了 閣主今天掉馬了嗎 重生寵婚撩人 将軍夫人心狠手辣 我在古玩街撿漏,開局十萬倍利潤 甲九觀 星辰皆入今宵酒 甄嬛傳之重生安陵容的金手指 漂浮的樹葉 腹黑大叔青年少女 太後的棺材闆壓不住了+番外 我愛你,所以我會等你 雲漫仙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