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本網

書本網>東晉風流之褚太後 > 第5頁(第1頁)

第5頁(第1頁)

牛車緩緩而行,聽聞車旁隐約傳來沙沙的腳步聲,她悄悄地把身側的車簾揭開一個小縫,隻見桓溫就行在車旁,身姿挺拔,不由唇角上挑,臉上隐隐浮現出笑意。

牛車一路駛回青溪巷的褚府,此日并非上朝日,褚裒剛好在家,桓溫自去書房拜見,而褚蒜子則一路回到後院,拜見母親。

先前随車的兩名仆役中,早有一名快跑回家,将事情禀告了家主褚裒與夫人謝真石。謝真石早在後院院門處等候,一見女兒,便将她一把拉了過來,摟在懷中,摟得緊緊的。

“阿母。”褚蒜子也緊緊地摟住母親,剛才在外面,她一直故作鎮定,如今在母親溫暖的懷中,才覺得委屈,不禁紅了眼圈。

謝真石摟了女兒好一會兒,才放開她,細細打量,見女兒一切如常,隻是頭發稍見散亂,才放下心來,道:“老天保佑,幸虧你沒出事。如今建康流民這麼多,這幾日還是呆在府裡,不要出去了。”

褚蒜子道:“那衛夫人處……”

謝真石道:“無妨。母親這就派人告知衛夫人。”

褚蒜子搖着母親的手,撒嬌道:“好啊。對了,阿母,别忘了要廚下再蒸一籠棗蒸餅,選些好的,帶給衛夫人。”

謝真石笑歎道:“好,好,好。就是這蒸餅惹的禍,你還惦記着。對了,你把事情給母親好好說說。”說完,便攜着女兒的手,走入室内。

當她聽到桓溫對女兒的勸誡時,不禁暗暗點頭,暗想,“這桓溫倒是有些見識,隻是他家世微薄,其父桓彜又死于蘇峻亂中,年紀也比蒜子大了許多,終非她的良配……”士族女子往往及笄後便會出嫁,褚蒜子雖然還未及笄,謝真石也已經開始暗暗相看人家,看到順眼的郎君,也不免往這上面想。

正當母女兩人偎依着閑話,忽有侍女來報:“夫人,家主留桓郎君吃飯,還請夫人安排。”

謝真石答應一聲,便從地席上撐起身子,自去安排,而褚蒜子也出了正院,上了回廊,正要轉回自己的院子,卻見兄長褚歆迎面走來,上下打量了她幾眼,道:“怎麼樣,阿妹?我早告訴你,不要到處亂跑吧?”

褚蒜子也不答話,隻向他做了個鬼臉,便自去了。

淮水之南,坐落着一條古樸幽深的巷道。東吳時期,這裡曾是禁軍駐地,由于禁軍士卒們都穿着黑色軍服,因此此地被稱為烏衣營,後來改名為烏衣巷。

西晉永嘉之亂,北方士族南渡,琅琊王氏、陳郡謝氏均在烏衣巷建造府邸。

琅琊王氏府邸的一角,是一處小院。小院内竹石掩映,小橋流水,十分清雅,雖與主宅相連,卻自開了一個角門,直通外面的巷子。這正是衛夫人衛铄在王家寓居的院子。

衛夫人是王羲之的姨母,她的丈夫汝陰太守李矩亡故後,衛夫人攜幼子李充投奔嫁入琅琊王氏的姐姐衛氏。衛夫人不僅家學淵源,又師承曹魏大書法家鐘繇,自幼便善于書法,正好外甥王羲之也喜愛書法,便成了他的啟蒙老師。

如今王羲之已過而立之年,書法自成一格,名氣也越來越大,衛夫人當年的教導之功,實不可沒。時有士族子弟,前來衛夫人處讨教書法。她閑來無事,也收了幾個學生,一來打發時間,二來掙些束脩,貼補家用。

書房之内。兩人隔着幾案對坐,一女一男,一老一少。書房一角的博山青銅爐,散發着袅袅的清香。

這女子正是衛夫人,她已經年過花甲,頭發斑白,攥在發髻裡,臉上雖有皺紋,面目仍十分清秀,想她年輕時,定是個清雅的美人。男子卻十分年輕,不過是個十五六歲的少年。

士族以白皙為美,許多士族郎君,面色都十分白皙,不夠白皙的不惜在臉上撲粉,務要在人前顯得俊美風流。但這少年比之尋常郎君,更是要白上三分,不僅如此,他的面目輪廓,比之尋常漢人,要更深一些,乍看上去,有點像被蔑稱為“白虜”的東北鮮卑人。

幾案上,放置着一隻紅泥小火爐,上面坐着的青釉雞首陶壺中,水正初沸,發出“咕嘟咕嘟”輕微的聲響,氤氲的水汽從壺嘴出彌漫出來。兩人面前,分别擱着一盞青瓷茶盞,盞内是早已碾成茶末的茶葉。(注)

注:晉代杜育在《荈賦》中寫到:“惟茲初成,沫成華浮,煥如積雪,晔若春敷。”茶末沖茶法,在晉代就已存在。

第四章

衛夫人執起壺把,沸水從圓圓短短的雞首壺嘴中流出,注入茶盞,霎時盞内浮起不少白沫。

“殿下,請。”衛夫人微微一笑,舉手肅客。

這位少年,正是當今皇帝司馬衍的同母弟,太後庾文君所出的琅琊王司馬嶽。其祖母荀氏,是鮮卑人,因此他兄弟兩人,都帶着些鮮卑人的特征。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末世,我有一家希望酒店  穿成霸總白月光的替身  我教你日賺百萬,你罵我是騙子  皇後是朕的小青梅  東莞情緣  (綜漫同人)我爹橫濱開鎖王+番外  當青梅變成老婆後  秦時:老爹嬴政,賜婚少司命  小姐逃跑啦  人魚Omega三歲半[星際]  辭職後小皇帝不做人了[穿書]  心機女配的生存法則  言情文BE的正确方法+番外  二十一克四葉草  我老公居然不是gay![穿書]  獲得優化天賦後,我竟變成女生了  真千金無所畏懼[古穿今]  丫頭,我要定你了!  亭日+番外  傳聞  

已完結熱門小說推薦

最新标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