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族的曆史之中,以“素聖王”為始祖先賢的“仁王門”,與以“玉聖王”為始祖的控鶴門,互相不服,兩者隔空辯論了上千年,誰也不服誰。
不過,表面上,這兩大門派的弟子在實際生活中,尚且都能夠保持對彼此的禮貌。
畢竟,他們都是周人,修習的都是往聖之絕學,且在關鍵時刻還要共禦外侮。
這兩大門派的争論,不過是學術層面的争論罷了,尚未涉及到人身攻擊。
高飛向來敬仰仁王門的始祖——素聖王。
傳說,素聖王生長于鐵山國境内的曲城,身高一米九二,峨冠博帶,束發,帶劍,周身布滿郁郁乎文氣,舉手投足又顯示着渾渾乎武勁,平生崇尚“仁”,認為“仁者無敵”,所着之《仁王經》包羅萬象,詩歌、音樂、武道、曆史、文化、奇技、經濟、政治等等,無不赫然在冊。
素聖王在世之時,便已經擁有弟子八千,個個英雄了得。他成仁(死亡)之後,其仁王之道更是受到萬人追捧,門人無數。漸漸形成“仁王門”。
仁王門的祖庭,就在鐵山國曲城外十裡處的霓山聖境。
在大周帝國的十二個大國以及八百個小國之中,都有仁王門的派出機構——書院。
各國的書院,名稱不同,學子修習的都是《仁王經》。他們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他們的入世宗旨。
仁王門的弟子也都是精通劍術的,不過,他們大多劍術平平,僅僅是止于強身健體。隻有修煉數十年之後,才能修煉到将自己的周身内外之文氣,一化而為浩然真氣、雄渾氣勁,并借助長劍揮發而出。
不過,仁王門能夠修煉到此等境界的人,極少極少。
而一旦修煉到此等境界,往往随心所欲不逾矩,心外無物,基本上便歸隐田園、不問世事了。
昔年,素聖王曾經以手中長劍,在霓山聖境之上,揮出一道浩然真氣,憑空斬斷了昏庸無道的鐵山王的氣運,使鐵山王意志消沉,生出退位之心,并最終傳王位于其子。由此也可見仁王門的劍術一旦臻至化境,是多麼地霸道。
後來,在素聖王晚年之時,一人,一劍,在太平海上大戰血族劍妖中唯一的封号聖者——魔血聖王,并最終以長劍之上的雄渾氣勁,破碎了魔血聖王的身體,使得魔血聖王血灑太平海。無數觀戰的血族劍妖放聲恸哭,更有絕望到當場自刎者。
至此之後,太平海血族的氣運一衰數千年,再也沒有回複到昌盛之時。
素聖王也因為沾染了魔血聖王的魔血,而身受重傷,回到鐵山國曲城外的霓山聖境之後不久,便成仁了。
不論是仁王門的“素聖王”,還是控鶴門的“玉聖王”,他們都是封号聖者。
——在大周帝國的八大戰力分級——生徒、師者、尊者、王者、皇者、聖者、至尊聖者、封号聖者之中,封号聖者已經是最強大的存在。
素聖王和玉聖王作為封号聖者,至尊聖者在他們面前,也隻是他們擡手就滅的存在罷了。
想到昔年素聖王為了人族之氣運,而舍身與血族的魔血聖王惡戰之事,高飛的心中不由地感慨不已。
這時,旁邊院落的争吵之聲越來越大。
仁王門的弟子說修仙追求的都是虛無缥缈的東西,白瞎了父母給的身體,因為在人的有生之年,根本沒有時間修煉到騎鶴飛仙的境界,不如拜入仁王門學點實際的入世濟民要術。
控鶴門的弟子卻說人各有志,何必強求,有的人明明知道修仙之事虛無缥缈,但是卻很享受這個修仙的過程,要的就是滌除凡人之欲望,心中時時生出喜悅來的境界。
高飛見他們争吵得激烈,于是,便趕忙走了進去。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穿成炮灰O後他們獻上了膝蓋 民國反派大小姐[穿書]+番外 [戀與同人]喂養 名柯:被琴酒帶歪的白切黑兔子 龍鳳呈祥 項警官和木木 瘋子玩笑/瘋子的玩笑戀愛 四年之癢(ABO) 天下歡歌+番外 我自江湖來 壽命隻剩一日?莫慌,殺點妖補補 重生87悶聲發财低調做個小首富 大明:我在明朝當縣令 (綜同人)中原小姐有話說 治愈那個偏執萬人迷 千千萬萬個夜晚 在1967年的生活+番外 在地球受辱的我,竟要拯救異世 拜托誰家病弱反派是萬人迷啊 快看!王妃開卡車來救我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