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緩慢的擴張之路也是持續了許多年。待到勢成之日,可以說是勢不可擋。最終在嘉明帝四十又五之時,建立華朝,完成了全國真正的大一統。避免了五代十國的亂像。
嘉明帝在位期間,可以說是勵精圖治,極力發展農業,更是派遣船隊出海搜尋良種,數次後終于有所收獲。并在各地實驗後推廣,且在國庫豐裕後幾次減免賦稅,這些舉措更是使嘉明帝的威望到達了頂峰。
其後進一步完善了科舉制度。更是大力扶持寒門子弟,在各地建立官學,且在其中設立藏書閣,供學子借閱。據說這位原本是想在各個府城設立藏書樓,以供天下學子,後來卻不知為何不了了之了。也是一大遺憾之處。
但其對于佛門的做法,卻令人頗為诟病。按理來說,明帝幼時長于佛門,謀事之時也多得佛門幫助,上位後理應對其有所憂待。
但事實正好相反,就如宋□□趙匡義,黃袍加身之後立馬便是杯酒釋兵權。登基之後更是對武将多番打壓,重文輕武的明明白白。及至最後,被外族欺辱至此也未嘗不是這個原因。
同理,正因為嘉明帝長于佛寺,所以更清楚這佛門的能量及其盛行的弊端。
要知道佛寺的那些個佛田,僧侶可都是不用繳稅的,偏偏其下良田衆多,人口也不少,唐朝中後期均田制崩潰以後,更有大量人口藏匿于寺院當中。這對國家經濟可以說極為不利,很難為當權者所容。
當時佛門一些睿智之人恐怕也看出來了這點,所以才會極力支持明嘉帝奪位。
但是結果依舊難如其意,嘉明帝登基後,便開始多番打壓佛門,雖說沒有做出強令僧侶還俗!俗這般過激之事,但幾番軟刀子割下來,也是令佛門元氣大傷。
要知道這位嘉明帝從小在寺裡長大,又曾參與其中管理,可以說對其中章程極為熟悉,再加之一國之君的身份地位,幾番運作下來,佛門便是難以招架,好在明嘉帝也未趕盡殺絕,隻是佛門自此之後地位便是一落千丈,在不負當年風光。
其實照他來說,對于佛門來講,明嘉帝登基遠比其他人要好很多,一個宗教無論好壞,發展到如此地步,對國家經濟都造成了相當大的阻礙。隻要是有識之君,便不可能放任其發展。明嘉帝好歹給佛門留下了傳承。
要是換成别人,說不定勒令還俗更甚者行“滅佛”之舉的,曆史上也不是沒有。
若是這些政策能順利推行下來,說定華朝也能多存幾代。
但即使隻有不足十年的皇帝生涯,嘉明帝的許多措施依舊影響至今。甚至本朝皇帝對其都頗有推崇,這也是這本《嘉明帝本紀》至今不為人所忌諱的原因之一。
起碼各地官學的建立,給了多少寒門子弟出頭的機會,否則在師資力量與書籍資源上均與世家子弟相差如此之遠的情況下,寒門子弟想要出頭何其艱難?
說實話,看到這位的生平,沈煊心中也是複雜難言。
他想着科舉有成不過為了在這個時代更有尊嚴的活着,源于他對于古代封建制度的極度不安之感。也會想着讓爹娘引以為傲,但從未真正想過真正在些個時代留下些什麼。
想到那位嘉明帝,絕對是個目标極為明确之人,人家在他這個年齡說不定已經在為以後的大事積蓄力量了。
且觀其生平,他是真的在為這片土地而兢兢業業一生。
說實話,作為男子,有哪個沒有些建功立業的想頭?身為農家!家子,他更是清楚這時代農民的不易。
即便有着外來的良種,嘉明帝在世時也多番改革稅制,有些到現在仍在沿用,但每年餓死的百姓,丢掉的嬰兒依舊不計其數。整日勞作不息,一場天災下來依舊家破人亡,流離失所。
想到四年前那場幹旱,雖然隻持續了不過半年,但他已經陸續見過好幾次村子裡賣女兒的場景,想到那些個小姑娘撕心裂肺的哭聲,他到現在都記憶猶新。這種時候連一些德高望重的族老們都不會說什麼,畢竟連生存都是問題了,臉面又算的了什麼?
一向厲害潑辣的二姐吓得一整天都沒出過聲,之後幾個月有什麼活都搶着做,像是生怕沒有用會被賣掉似的。他娘看在眼裡,也隻是歎了口氣,卻沒說安慰的話。眼神裡的複雜看的他當時一陣心驚。而大嫂更是緊緊的抱着巧姐兒,勒到巧姐兒直哭才微微松手。
猶記得當時村裡有個一袋糧食換來的童養媳,在路上被一群子二流子逮住給調笑了幾句,便有人起哄說給她未來的丈夫聽了,說實話至今他都不敢相信,一個十二三歲的小男孩能狠毒至此,據說那姑娘活活被打掉了半條命去。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獸世重生,情敵太多狼夫哭唧唧 高校優等生 穿越之反正+番外 雙寶來襲,冷傲王爺追妻忙 深度桎梏 隻想虧錢的我,帶動文明進步 穿成農家長姐,開局就養三個崽! (綜漫同人)論和首領宰HE的可能性 愛上她的理由 我的逃生直播饞哭全星際 (綜英美同人)[綜英美]天罰全+番外全 驚悚:小祖宗怨念大,百鬼手心捧 女禦醫升職攻略 閃婚後偏執大佬每天狂寵我 微涼 (清穿同人)我在大清當太後[清穿] 君不知情起 重生80,囤個中文系美女做老婆 人剛複活:為什麼喪屍挨打也會疼 穿書後我靠藥膳紅遍娛樂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