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本網

書本網>衣冠南渡之陳慶之 > 第10頁(第1頁)

第10頁(第1頁)

“你是不是該起身,去舞劍,還記不記得,你的祖爺爺祖逖,有‘聞雞起舞’的習慣!”慶之側過身,扯着祖老大的胳膊,打趣道。祖老大打着哈哈道,“哎呦别啊,我在軍營裡天天‘聞雞起舞’,都成了全營的笑話了,私下裡給我起個混名,‘聞雞将軍’,這都是你這壞小子教唆的,今個還不讓爺爺我歇會。”慶之捧腹大笑,差點沒坐起來,“起的好啊,實在相稱。”“哎,慶之,我發現你變了,你小時候很老實,隻愛看書,半天不說一句話的”,祖老大生氣地盯着他道。“我現在還這樣”,慶之好歹收住笑。“哪有啊,你現在說話一套一套的”,祖老大長歎,“我覺得我也變了,說不準哪裡。”“你覺得你自己,世俗了,功利了,随波逐流了,甚至把夢想給忘了!”“啊,你怎麼知道,就是這種感覺”,祖老大大力一拍掌,接道,“還記得我們曾經向往過,循着先人的足迹,看一看滔滔黃河,祖先耕耘的地方,你覺得還成嗎?”“我并不知道,隻是我也常常這樣質疑自己。”慶之緊盯着他的雙眼,“你知道我為什麼支持你随軍北上嗎,不是不擔心你的安危,而是自北魏孝文帝死後,北朝一直動蕩不安,根本無力組織攻勢。”“啊,慶之,你總是很懂這些,什麼敵我政局,什麼排兵布陣,我很小的時候就有這種感覺,沒有什麼難得倒你,你也許比我更适合當将軍!”祖老大由衷地說。“不,我拉不動弓,我也騎不快馬,我比不上你”,慶之頹喪道,“不隻如此,你也許不知道,我連我的老師也勸不了,他與皇上漸漸離心,就要陷入深淵了。”祖老大十分訝異道,“你的老師,是不是尚書令沈約大人?怎麼會,聽說他是皇上未登基前最好的朋友,又有擁立之功。”“這是一件很複雜的事,也是件很簡單的事。老師覺得皇上是他推舉的,有什麼不當之處,就應該盡力規勸。而皇上甫建新朝,為了安撫宗室,收攬臣心,給了門閥士族很高的地位和賞賜,而且改文武九品為十八班,班者多為貴。老師當然是極力反對,認為此舉必然導緻流官衆多,省部臃腫,而且讓上下溺于鑽營,後患無窮。”祖老大搖了搖頭,不解道,“确實很複雜,我聽着都頭大,你為什麼又說簡單呢?”“因為這看起來是一個國策問題,也是一個态度問題,在于老師還是沒有意識到,皇上已經不是一個,他可以直抒己見暢談國事的好友了!”“可是我認為沈大人是對的啊,自從十八班制頒布以來,地方上也是怨聲載道,深感不便。”“一個新的國策,會有人反對,但也會有人得利,我雖也不贊成,但是得看它在某方面,能起到怎樣的效果。”“那你有做什麼嗎?”“我當然委婉地勸過老師,讓他不要和皇上對着來,當然結果是,遭到老師一頓呵斥,說我明哲保身是非不分,在老師的眼裡,又怎麼會把徒弟的意見當真呢!”祖老大揪着頭發道,“哎,好難啊。”慶之怅然道,“你也覺得我在明哲保身嗎?”“你不會”,祖老大答的斬釘截鐵,“還記得小時候辯日的事嗎,你當時讓我明白,很多事是無法靠思考和經驗判斷的,它們那樣矛盾,那樣難以抉擇,你也隻是勉為其難。”慶之雙目炯炯道,“人生得一知己,死而無憾!”“别啊,我有憾,我還沒有當過大将軍呢!”祖老大耷拉着眉眼道。慶之忍不住笑了,暖心的笑意,驅散了清晨的憂慮。尋幽是年年關,祖老大已将建康城的家業,安排妥當,慶之二姐呂姬與獨子祖登,皆接來居住,久别親人再相見,自是歡喜不盡,又涕淚漣漣。因來年開春,祖老大才要往江北赴任,于是舉家在慶之家過年。慶之家門前,挂上新桃木闆,上畫神荼、郁壘二神,驅鬼避邪。除夕之夜,春風送暖,千門萬戶,爆竹聲聲,子夜時分,阖家以先幼後長的次序,歡飲屠蘇酒,再一起迎接旭日東升。年關休沐十日,慶之與祖老大難得日日歡聚,似有談不完的話,從過往經曆,到所遇戰事。陳慶之對軍旅之事充滿興趣,祖老大也毫不吝啬,事無巨細,一一傾訴。兩人談及兵法,陳慶之搖頭歎道,“可惜我隻讀過孫子兵法、太公六韬、孟德新書……這些還是常常在宮中值宿,從弘文館中抄錄下來,自永嘉之亂,衣冠南渡後,兵書十不存一,可歎可歎!”祖老大撫摸着頭頂心,不解道,“雖說知道有兵法這回事,但俺們打戰,哪裡有空理會這些個,隻是聽将軍号令,他讓我們沖,我們就沖,讓我們撤,我們就撤!”“将卒一心,令行禁止,這是好事。但是萬一,你遇到了将帥無令,或是沒法發令,而戰場局勢變化,你不得不做出決斷時,又怎麼辦?”慶之挑眉問道。“當然是敵弱我打,敵潰我追,打不過就跑,哈哈!”“其實你這麼做,就是深谙兵法之道的,兵法有雲: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戰之,敵則能分之,少則能逃之,不若則能避之”,慶之侃侃道。祖老大高聲贊道,“好,好啊,是這麼個理,記得參軍給俺們将官授課,曾這麼說過,可是我記性不好,老忘。”“可惜,這些都是最粗淺的兵法道理,更詳細的,如一場大戰的山勢地形,敵我分布,将帥的謀略經驗,要讀到這些,确是難上加難”,慶之歎道,“兵法韬略,往往是将門世家,家學淵源,又或是百戰磨砺,無師自通,外人難窺其道,我也隻是時常獨自揣摩一二。”祖老大輕撚颌上髭須,感慨道,“聽你這麼說,倒讓我想起一樁奇事。數年前,我曾随昌将軍去城南外一座小寺,籌沙寺拜訪,想尋一位沙門,喚作濟道,可惜機緣不巧,沒有見到,将軍深以為憾,你猜他是為了什麼?”慶之目光一亮,“此寺名為籌沙,是否與前宋名将檀道濟有關?”祖老大一拍他的肩膀,“你小子也太神了,我還什麼都沒說呢。”“祖老大有所不知,這涉及到檀将軍的一個典故”,慶之興緻高昂道,“元嘉年間,宋文帝劉義隆出師北伐,檀将軍都督各路軍事,不久後宋軍缺糧,卻有一個兵士投降,告知了北魏敵軍,導緻大軍被包圍。那檀将軍不慌不忙,連續數夜,親領兵士往返各營寨,清點糧草,拿着竹籌唱數,你猜為何,原來他早已偷偷命人,将白米覆蓋在了細沙上。此舉不僅穩定軍心,還瓦解了敵軍的攻勢。”祖老大撫掌而笑道,“哈哈,此事有趣,我卻不知。當時昌将軍正是要去尋訪,這位檀将軍的後人,望能一睹檀公兵法。”慶之一拍大腿,“想來是如此,這位沙門濟道,不正是檀公的名字颠倒了過來,雖說冒犯先祖名諱不妥,但他是釋門中人,想必是不在乎的。”祖老大斜睨而笑道,“慶之,你可也是想去?”慶之點了點頭,二人約定趁着年關休沐,上山拜訪。那籌沙寺,位于城南三十裡外的齊雲山上,山深寺幽,若不是祖老大來過,當真是不可尋覓。他們坐了兩個時辰牛車,才來到齊雲山腳,沿着蜿蜒的泥石小徑,徐徐攀登,又過了半個時辰,才轉過一片山坳,隐約見到一角飛檐。其時寒冬瑟瑟,萬木蕭條,隻有些許孤松,枝幹虬結,高聳入雲,幾點紅梅,遙遙點綴,清新冶豔。住在這裡的人,不知是何等的孤絕離世,又是怎樣的笑傲山林。那寺占地不大,遠觀不過二進院落,寺門上雖挂了塊黑木匾額,镂刻“籌沙寺”三字,卻似一個小小廟宇,如此荒僻,想來香火也是少有。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霹靂同人)【主醉箫】相擁一刻最陌生  道友,你是來搞笑的吧?  痛愛+番外  靈幻律師  (霹靂同人)【楓櫻】換心  盲點  (霹靂楓櫻同人)無情淚+番外  (霹靂同人)【現代蒼翠】蒼翠+番外  黑白世界,彩色的他  過期愛情+番外  是非+番外  沙如雪  【德哈】殘缺的字母  (霹靂同人)【羅黃】春嫁  被大佬盯上怎麼辦+番外  反派養崽日常[綜英美]+番外  麟柳  【羅喉X黃泉】雙刃  日軍少将收割機  将錯就錯+番外  

已完結熱門小說推薦

最新标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