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本網

書本網>戰争與和平簡單介紹一下 > 第88章 19(第1頁)

第88章 19(第1頁)

第88章(19)

19

讀到1812年戰争最後階段的記載,有哪個俄國人不深深地感到懊喪、憤慨和困惑?有誰不提出這樣的問題:既然俄國三路大軍以優勢兵力包圍法軍,既然法軍饑寒交迫、潰不成軍、大批投降,既然(曆史告訴我們)俄國人的目的是要阻止、切斷和俘虜全部法國人,那麼,怎麼沒把他們俘虜和消滅呢?

既然人數少于法軍的俄軍能打一場鮑羅金諾戰役,那麼,這支軍隊已三面包圍法軍,而目的又是要俘虜他們,怎麼沒達到這個目的呢?難道法軍真有那麼厲害,我們以優勢兵力包圍他們也不能把他們擊敗嗎?怎麼會發生這樣的事?

曆史,所謂曆史,回答這些問題說:所以發生這樣的事,是因為庫圖佐夫、托爾馬索夫、奇察戈夫等人沒有采取某些措施。

那麼,為什麼他們沒有采取這些措施呢?如果他們應負沒有達到預定目的的罪責,那麼,為什麼不審判他們、處決他們呢?但即使認為俄軍失利的責任應由庫圖佐夫、奇察戈夫等人承擔,仍無法理解,俄國軍隊在克拉斯諾耶和别列津納擁有那些優越條件(俄軍兵力在那兩地都占優勢),為什麼沒有俘虜法國軍隊及其元帥、國王和皇帝,既然他們的目的就在于此?

這個怪現象用庫圖佐夫阻止進攻(俄國軍事史家就是這樣說的)來解釋是不能成立的,因為我們知道,庫圖佐夫在維亞茲馬和塔魯季諾無法阻止俄軍的進攻。

既然俄軍能以微弱的力量在鮑羅金諾戰勝全部敵軍,為什麼在克拉斯諾耶和别列津納擁有優勢兵力,卻敗于潰不成軍的法國人?

如果俄國人的目的是要切斷和活捉拿破侖和他的元帥們,這個目的不僅沒有達到,而且要達到這目的的企圖每次都遭到最可恥的失敗,那麼,法國人認為戰争最後階段是他們獲得一連串勝利,這種說法就是完全正确的,而俄國史學家認為那是我們的勝利,就完全錯了。

盡管俄國軍事史家們對俄軍的勇敢和忠忱作了熱情的歌頌,他們若遵守邏輯,就隻能得出這樣的結論,他們隻得承認,法軍退出莫斯科是拿破侖的一連串勝利,是庫圖佐夫的一連串失敗。

不過,撇開民族自尊心不談,我們也會感覺到,這個結論是自相矛盾的,因為法國人的一連串勝利卻導緻他們的徹底滅亡,而俄國人的一連串失敗卻導緻他們完全消滅敵軍和光複祖國。

這個矛盾的根源在于,史學家們根據兩國皇帝和将軍的通信,根據戰報、報告、計劃之類的文件研究當時的事件,從而确定1812年戰争最後階段的目的是要切斷和活捉拿破侖及其元帥和軍隊,其實這樣的目的是虛構的,從來不曾有過。

這樣的目的從來不曾有過,也不可能有,因為它毫無意義,也完全不可能實現。

這樣的目的毫無意義,因為:

第一,拿破侖的潰軍以最快的速度逃出俄國,也就是他們做了每個俄國人所希望的事。既然法國人竭盡全力逃跑,為什麼還要對他們大動幹戈呢?

第二,攔住全力逃跑的人是沒有意義的。

第三,法軍沒有外因也在迅速自行滅亡,即使沒有堵截,他們也不可能在十二月間使更多的軍隊(全軍百分之一)逃離俄國國境,因此為了消滅這樣少量法軍而損失自己的兵力是沒有意義的。

第四,要俘虜皇帝、國王和公爵是沒有意義的,因為就連當時最老練的外交家(如邁斯特爾等人)也認為,俘虜這幫人會給俄軍帶來極大的困難。而俘虜整個法國軍隊就更無意義,因為俄軍到達克拉斯諾耶時自己就已減員一半,而押送這麼多俘虜需要整師的人,再說當時俄軍士兵也不能經常領到足夠的糧食,已有的俘虜也正在餓死。

切斷和俘虜拿破侖及其軍隊這一深思熟慮的計劃,就像一個菜園主所制訂的計劃,他為了要驅逐踐踏菜園的牲口,趕到菜園門口,迎頭痛擊那頭牲口。唯一可以為菜園主行為辯護的理由是,他太氣憤了。但這對制訂計劃的人來說也并不适用,因為他們不是菜園遭踐踏的受害者。

但是,切斷拿破侖及其軍隊是沒有意義的,而且也是辦不到的。

這事之所以辦不到,因為:

第一,經驗證明,在一次作戰中,縱隊行動拉長到五俄裡的距離,絕不符合計劃的要求,要奇察戈夫、庫圖佐夫和維特根施泰因及時在指定地點會師,其可能性幾乎等于零,而庫圖佐夫正是這樣考慮的,他在接到這項計劃時就說過,遠距離牽制作戰是不可能得到預期效果的。

第二,其所以辦不到,因為要制止拿破侖軍隊撤退時的那股沖力,俄軍必須擁有比現有力量大得多的力量。

第三,其所以辦不到,還因為“切斷”這個軍事術語毫無意義。面包可以切斷,而軍隊是切不斷的。切斷軍隊也就是堵截它的去路,是絕對辦不到的,因為可以迂回的地方總是很多。再說,一到黑夜就什麼也看不見,軍事學家即使拿克拉斯諾耶和别列津納的實例也可以證明這一點。隻要對方不肯就範,你就無法俘虜,就像無法捉住一隻燕子那樣,除非它自願落到你的手裡。隻有像德國人那樣按照戰略和戰術投降的人才能加以俘虜。但法國人理所當然認為不值得這樣做,因為逃跑和被俘結果都免不了一死,不是餓死就是凍死。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第四,也是主要的一點,其所以不可能,因為自古以來,從來沒有一次戰争像1812年戰争那樣艱苦卓絕,俄軍追擊法軍已盡了全力,如越過這個限度,将自取滅亡。

俄軍從塔魯季諾到克拉斯諾耶行軍途中,生病和掉隊的達五萬人,相當于一個大省城的人口。沒有作戰就減員一半。

在這一階段的戰争中,軍隊沒有靴子和皮大衣,缺少糧食,沒有伏特加,一連幾個月露宿在零下十五度的雪地裡;那時,白天隻有七八個小時,其餘時間都是黑夜,根本無法維持紀律;那時,人們不像在戰鬥中那樣隻有幾小時處于不講紀律的生死關頭,那時人們一連幾個月一直在同餓死和凍死搏鬥;那時,一個月軍隊中就有一半人死掉。史學家講到這一階段的戰争,對我們說,米洛拉多維奇應當向某地側翼進軍,托爾馬索夫應當向某地進軍,奇察戈夫應當向某地轉移(在沒膝深的雪地中轉移),某某應當擊潰和切斷敵軍,等等。

俄軍死掉一半,他們為了無愧于人民的崇高目的已竭盡全力,因此,一般俄國人坐在暖和的屋子裡,提出一些無法辦到的建議,俄國軍人對此可不能負責。

事實和曆史記載之間所以發生令人難以理解的奇怪矛盾,就在于史學家寫的不是曆史事實,而是将軍們的美好感情和豪言壯語。

他們感興趣的是米洛拉多維奇的言辭,這個将軍或那個将軍所獲得的獎賞和他們所作的推測。至于有五萬人留在醫院裡和墳墓裡,他們根本不關心,因為那不屬于他們研究的範圍。

其實,隻要撇開那些報告和将軍們的計劃,而深入研究千百萬人直接參加的行動,那麼,那些原以為無法解決的難題就會迎刃而解,獲得明确可靠的答案。

切斷拿破侖及其軍隊這一目的,除了十來個将軍的幻想外,從來就不曾有過。這個目的是不可能存在的,因為它毫無意義而又無法實現。

人民的目的隻有一個:從侵略者手裡光複自己的國土。這個目的達到了:第一,它是自然而然達到的,因為法國人逃跑了,隻要不阻礙他們就行。第二,這個目的是靠消滅法軍的人民戰争達到的。第三,俄國大軍緊跟逃走的法軍,隻要法軍一停步,就對它施用武力。

俄國軍隊的行動應該像一條驅趕牲口的鞭子。有經驗的趕牲口人懂得,最好是舉起鞭子吓唬奔走的牲口,而不是迎頭抽打它們。

喜歡戰争與和平(下)請大家收藏:(xiakezw)戰争與和平(下)【俠客中文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蘭翔修仙技術學院  國師大人重生日常  七零年代重生日常+番外  廟祝+番外  時光裡的甜糖  風流嚣張大反派,每天都被強制愛  四合院:帶着婁曉娥提前躺平  影視世界旅程無限征途【續】  開局當宗主:我的規矩有點野  他是污染珍寶的泥[快穿]  獸世之濟世安民  啟術  穿書七零,反派竹馬你輕點寵  小爺+番外  第一佞臣  快穿大佬:黑化主神偏執又病嬌  執掌輪回+番外  如夢煙海  開封府宿舍日常  穿越之封天傳說  

已完結熱門小說推薦

最新标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