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本網

書本網>胡善祥的兒子 > 第177頁(第1頁)

第177頁(第1頁)

朱瞻基說道:“父皇是君,也是父,我怎麼敢和父皇争吵。我隻能勸,說都城在京城的各種好處,南京的種種不合适。太宗皇帝為了遷都,已經付出無數銀兩、民力,再遷回去,多年心血白費了。何況南京的宮室是填平了燕雀湖建的,地基不穩,宮室多有塌陷,損毀,回去還要重新,修了将來還得塌,怎比得北京地基沉穩,可住千百年。”

“可是父皇不聽,他不喜歡北京,不适應北方的氣候,說太宗皇帝遷都勞民傷财,本就是錯誤。否則怎麼會在遷都第二年紫禁城剛修好的三大殿就遭遇雷擊燒成灰燼呢?這是上天示警。我為太宗皇帝多說了幾句,父皇就發怒了,要我回來反省。”

張皇後和太子母子兩個都受了洪熙帝的數落,都在胡善祥這裡傾訴。

明明都一起升職了,日子卻都不好過。

胡善祥說道:“當太子,你還是得學父皇。父皇以前怎麼做,你現在怎麼做。”

胡善祥提筆,寫了個“忍”字。

話雖如此,做到卻很難,朱瞻基說道:“難道就眼睜睜看着父皇把都城又搬回南京?太宗皇帝多年心血毀于一旦?”

胡善祥說道:“别着急,以太宗皇帝的魄力和手腕,遷都都用了十幾年,父皇的新政以休養生息為主,這事一兩年是不可能辦到的。若說北京的三大殿雷擊起火是上天警示,那麼南京的皇城呢?”

朱瞻基說道:“可是南京皇城隻是地陷坍塌,并沒有起火。”

胡善祥笑道:“這個可以有啊,就在打雷那天南京皇城某個空殿起火了,誰知道是雷擊的,還是人為的?既然都是上天示警,那就不用搬回去了,以子之矛,攻子之盾。至少上天警示這個理由就站不住腳了。”

朱瞻基當即密令心腹去南京舊皇城,在打雷那天放了一個火,燒了半個宮殿。

南京舊皇宮雷擊起火的消息傳到紫禁城,朝廷吵成一團,有支持遷回去的,也有反對的。

洪熙帝鐵了心要遷都,他幹脆六部所有的印章都收回去,加了“行在”二字,“行在”的意思是皇帝臨時辦公的地方,雖然現在暫時無法回遷南京,但是洪熙帝在名分上否認了北京作為都城的地位。

朱瞻基自是反對,父子矛盾加劇,加上郭貴妃最終頻頻吹枕頭風,洪熙帝對不聽話的太子有了疑心,說道:

“你麾下幼軍是太宗皇帝時期建立的,為的是你在北京監國時保護你,現在紫禁城二十四衛皆已具備,幼軍冗餘,國家連重修三大殿的錢都沒有,就沒有必要再耗費銀兩養着他們了,給些遣散費,就地解散吧。”

第97章齊心朱瞻基在迎回太宗皇帝遺體時曾經……

朱瞻基在迎回太宗皇帝遺體時曾經手握幾十萬北伐軍,不過這些都是暫時的,他一進京就全部交給太子了。

所以朱瞻基唯一掌控的軍隊隻有幼軍。幼軍對他而言意味太多東西了,這是皇爺爺留給他的“遺物”、這是他由衰轉勝的拐點、這是他隐姓埋名身先士卒,親自訓練的軍隊、這也是他和胡善祥配合默契的開始,有太多美好的記憶。

幼軍都是些無田也無産業的底層流民。他們現在除了操練,不會幹别的,手裡的遣散費會很快用完。

有些幼軍這幾年已經在京城娶媳婦有孩子,落地生根了,這時候趕他們走,多少個家庭要崩潰。

洪熙帝突然要求他解散幼軍,肯定是經過深思熟慮的,求他肯定無用,還會讓父皇更加忌憚自己!

畢竟,一個身體不好的帝王,一個身強力壯、十幾歲就開始監國的太子,帝王猜忌太子也是實屬正常。

如何保住幼軍?朱瞻基腦子轉得飛快,他強行壓制住自己的憤怒,故作無所謂的說道:“父皇說的是,如今正是節省開支的時候,不适合養閑人。隻不過,兒子有個想法。各地藩王府的護衛隔幾年要換一次,皇上剛榮登大寶,更要防患于未然,不如将幼軍打散,分配到各個藩王府換防,有他們當眼線盯着,藩王們定不敢輕舉妄動。”

“父皇也知道,幼軍都不是軍戶出身,他們都是平民,與朝中或者與藩王們都沒有任何利益幹系,最是忠心。”

朱瞻基曉得父皇是忌憚京城裡的五萬幼軍。卧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

親兒子也不行。

不過,如果幼軍離開京城,且被打散,切的一塊一塊的,不再有太子統領,就對洪熙帝形成不了沒有任何威脅了。

既然沒有威脅,還有好處,何樂而不為呢?

洪熙帝答應了,“就按照你說的去做,速速安排幼軍出城,換防各地的藩王府。”

這是保全幼軍的唯一方法。幼軍名亡,但實存。幼軍們可以繼續領軍饷養活自己和家人,不至于立刻退役失業。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天擇星萌+番外  悍卒斬天  逆天開局:變身蘿莉的網遊世界  俠之客——武俠兄弟  重生後嫁給前夫他姥爺+番外  圈中注定  國服孫尚香請求出戰+番外  失算之戀  我生來強大  男神他談戀愛了  嫂子:我真不是傻子了  (綜漫同人)咒術高專呼吸法傳授指南+番外  不要咬我耳朵尖[快穿]  聽話,讓我做1[電競]  釀青梅  至尊戰王  你比時光更甜  嫁纨绔後不死了+番外  包辦婚嫁  念念相許+番外  

已完結熱門小說推薦

最新标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