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本網

書本網>我想看趙子龍 > 第23章 吞襄揚建霸府曹操鷹揚江左開武場奪魁元姜維橫行雍涼(第1頁)

第23章 吞襄揚建霸府曹操鷹揚江左開武場奪魁元姜維橫行雍涼(第1頁)

上回書說到,劉玄公占據益州,朝廷大肆加封官爵,其人榮寵不已,但是現在誰也說不好,益州究竟是朝廷的益州還是大軍閥劉玄公的個人益州?這個就值得玩味了,但是這也不是太重要,皇帝在呂布的護衛下在許昌生活的還是挺不錯的,雖然曹操在進一步收緊對朝廷禁軍的撥款力度,但是卻加大對宮内省的撥款力度,說白了就是給皇上錢多了,但是給侍衛們錢少了,在曹操的謀劃之下,權力的重心已經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呂布不得不裁撤一部分禁衛軍,但是這些被裁撤的禁衛軍也沒有閑着,在張遼和高順的統屬之下,他們從禁衛軍轉隸為征東都督府的麾下節制所部,另外還有數萬禁衛軍在刀祖宗蔡陽的統屬之下,轉隸為征南都督府的麾下節制所部,這兩個都督府用以非常明顯,那就是曹操準備擦亮兵刃南征荊襄和淮揚。

劉表死後,荊州事實上的首領已經成為了荊州都督蔡瑁,水軍都督張允和江夏都督黃祖、襄陽都督文聘等人都團結在一起,他們表面上擁護劉表長子劉琦,實際上控制政權,其中蔡瑁還是曹操舊交,靠着這層關系,這群人的目的也很明确,那就是要團聚在一起控制荊州局勢,然後在曹操需要的時候進獻荊州而已,為此張允牢牢掌控江岸和江陵城,文聘占據北面的多處據點練兵,黃祖在巴陵、嶽陵、江夏等地駐守,蔡瑁也派遣精兵強将,加強了對荊州南部諸郡的掌控,對他們來說這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在劉玄公入川期間,馬超在夏侯淵的配合之下征服了涼州諸郡,并且在各地招兵買馬,許多能人猛将也都分别駐守關隘,同時選拔武将,其中馬超出任西涼太守,馬岱出任敦煌太守,馬遠出任西河太守,馬休出任張掖太守,馬鐵出任酒泉太守,龐德出任南安太守,王雙出任陳倉關總兵,韓德出任鳳鳴關總兵,徐質出任臨潼關總兵,韓遂出任安定太守,婁圭出任天水太守,楊秋出任金城太守,夏侯淵則擔任征西都督,坐鎮長安城,各郡太守中,馬超兵力最為雄厚,有十萬精銳,龐德麾下則有鐵甲精騎五萬人,實力強悍,這些人對于劉玄公來說都是十分巨大的威脅,更不用說馬超、龐德、夏侯淵這幾人都是超一流的戰将,而随着趙雲不辭而别,劉玄公麾下更需要能人戰将,因此對于少數民族武将的籠絡也是提上來議事日程。

說起來什麼是朝廷的人?無非就是各懷鬼胎而已,朝廷大将招兵買馬,這些人是誰的?沒人會睜眼瞎說這些兵将是朝廷的買賣,說實話,就是自诩功臣和忠義之士的呂布,眼下正統領禁衛軍,您覺得這些禁衛軍聽皇上的還是聽他的,所以說這裡頭的毛病太多了,就算是呂布,說破大天,幫着皇上管帶人馬,管着管着,那就是他自己的了,要是不想成為他自己的,那這毛病就得改,怎麼改?這裡頭的事情就比較複雜了,我且不談。

曹操在北方的統治日益牢靠,接下來就有鲸吞襄揚等地的意願,因為賈诩打聽到了荊州目前的統治者是蔡瑁等人,這些人沒有一個不服的,說起來,荊州雖然富庶廣大,但是有一個解決不了的問題,就是深處四戰之地,右邊是劉玄公,左邊是孫伯符,往上還是朝廷和曹操,就算是朝廷這麼小豆子大的地方,有個呂布就對付不過去,所以就想着投靠朝廷,說起來現在曹操理論上根本都不是權臣,因為他現在沒有一官半職,這麼算下去可就好玩了,理論上什麼都不是,實際上什麼都不止,這就是目前的曹操,征南都督曹仁在宛城上了個奏表,就給朝廷發報說可以恢複朝廷在荊州的統緒了,呂布雖然是識字的,但是文化水平真的很低,所以就得仰仗着荀彧看文書,所以弄了半天,實際上你說朝廷掌握在呂布手裡邊?那都不如說掌握在荀彧手裡,因為批發給禁衛軍的經費和錢饷,都是荀彧批示的,呂布不懂數學,後面加個〇他都看不出來,暈暈乎乎的,因為現在朝廷真的很安全,自己雖然裁撤的一部分兵馬,但是周圍的軍屯卻更多了,有七八個新建的軍屯,也就是說護衛許昌的兵馬又多了一萬多人,而且許多兵馬雖然不再屬于禁衛軍,但仍然是大漢朝廷的部隊。

其實說白了,呂布就是什麼,就是當家不知道柴米油鹽貴,他這還是當家了,當然真正當家的其實是荀彧,呂布充其量就是個表面當家,所以還真可以算作不當家不知道柴米油鹽貴。不過必須得說一嘴,雖說呂布不當家,但是誰也沒拿他當不當家的算,他自己都認為是自己在當家,奏章給荀彧看一眼,然後批完了就下去實行,然後公文入檔,他還覺得這是他自己在當家的體現,請個大管家來負責所有事情,這就叫我在掌控之中了?誰叫他沒啥文化呢,至于小皇帝,這個時候小皇帝還在對付着倆事情,一個是娶媳婦,一個是惡補文化,小皇帝擱外面流浪很多日子,文化學習耽誤了,就由曹操給他找了幾個師傅學習文化,比如楊修和孔融,這幾個都是來給皇上當家教的,至于有沒有用這就難說了,他就算有用又能怎麼地。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内容!

所以曹仁的奏表發下來了,呂布覺得這個建議不錯,但是不知道應該如何回複,就去找荀彧,問他這事怎麼辦?荀彧說:“呂将軍親自擔任都元帥不就行了嗎,然後再選拔精兵強将,怎麼也得調集十萬大軍南征。”,本來這件事情也是好事,讓呂布恢複統兵權和地盤,但是呂布心想了,我去拿下荊州,那不就等于我又當了地方軍閥了?這件事情不行,而且呂布覺得自己當都元帥不合适,結果就說:“我不太适合當都元帥,還是讓曹公當吧!”,好嘛,給倒回去了!但是從軍事角度上說,曹操最适合當都元帥,荀彧就說了:“您是朝廷的直屬代表,您應該出任副元帥。”,最後就這樣确定下來了,曹操重新啟用擔任都元帥,呂布擔任副元帥,曹仁擔任先鋒官,統領十萬大軍南征荊州。

因為荊州各路文臣武将全都贊同歸順朝廷,所以根本就沒有抵抗,而且在江陵城還有大量囤積的物資,也都歸了朝廷所有,曹操分兵把守,但是這樣一來就有一個地方沒有歸順,那就是九焰山附近,但是這是一片山區,又沒啥人,所以也就無所謂了,仗打完了,就算是打完了,呂布就來問曹操:“曹公,這仗是不是太輕松了一點?”,“也不能這麼說,他們早就有忠義之心,自然會倒戈而降,可是天下還有不少地方沒有歸順朝廷,我們是不是應該繼續征讨?”,這話就是明顯的套話,你說繼續征讨,我就在這裡籌備征讨,到時候順着你呂布都卷進來,說白了,天下都是我曹操的,沒什麼小皇帝什麼事,有客官就問了,他要說不同意呢,那更好啦,朝廷禁軍統領,說出來天下還有沒歸順的土地,卻公然揚言不要了,您想想吧。

所以事實上呂布也隻能贊同,再者他也想贊同,他還覺得這是個好買賣,尤其是接下來揚州的孫策,這可是個厲害人物,真不能輕敵,由于曹操跟呂布說了,這孫策号稱是霸王爺,手上的兵器好像還是當年項羽用過的,我手底下沒人能對付他!這一句話出來,呂布知道了,妥了!交給我辦,你就請好吧!

你看他還挺得意這口!征東都督曹洪也來發下奏表,就說我們這邊軍隊也集結完畢,三路軍隊可以一起先攻打蕲春,再談别的,雲雲總總。這奏表直接發過來給曹操呂布,這呂布饒是個傻子也得知道咋回事啊,怎麼說你,你要上奏,不上奏給朝廷,反而直接奏到軍前?這是什麼道理?按照一般人那他就糊蒙不了,問題是這個是呂布,呂布一開始也覺得不對頭啊,就跟曹操說了:“曹公,您這兄弟什麼德行?您這是退休的老臣,我是禁軍統領,這樣的事情難道不應該呈報給朝廷,批示了然後發下來讓我們執行嗎?咱倆現在不就是臨時帶兵的?打完仗了回去該幹嘛幹嘛啊!”,曹操還能叫呂布給問住了?反手就把他給蒙了!“呂将軍你看看你亂了不是?既然是打仗的,那麼打仗相關的奏表,咱倆就得臨機應變,你說敵人要過橋,那你是讓他過不讓他過,你等着請示,請示回批了人家大隊馬步軍兵早過去三五番了,您那個請示還管什麼用,那他不用說是過橋了,就是去拜壽哭喪也應該立即不讓他!”,“哦,我明白了,就是打仗期間的相關批示給咱倆看,而不用費勁巴溜往朝廷上奏報了。”,“咱倆看完以後,作出指示,然後再呈報朝廷。”,“害,妥了,這我就知道怎麼弄了,您看我也沒啥文化,我也弄不明白,您是朝廷的忠臣,又是退休的老将,您就操辦吧,到時候我跟着署名字就得。”

怎麼說,那他還好對付!但是呂布好對付孫策不好對付,這位孫策小爺,号稱是霸王爺,手上用的正是當年項羽用過的天羽鳳凰槍(即:鳳凰天羽皇極矛),威風無敵,實力強大,但是多年以來一件事情困擾自己,怎麼說呢,當年親爹孫堅鬼迷心竅去搶玉玺,結果到頭來打聽清楚了,還是個假的,就因為這個還賠上性命!呂布啊呂布,你看我怎麼收拾你!結果呢,這也沒啥好辦法,說真的,孫策沒受朝廷封賞,在江南地區弄得很不順暢,大部分人跟他關系不睦,如果有朝廷給他的官銜,那可就太棒了,所以說朝廷的支持對他來說是很重要的,但是說白了,你跟朝廷說我要當軍閥麻煩給點支持,哪能辦嗎,這不是與虎謀皮?所以一個買賣不成就,得尋思第二個買賣,手底下有個軍師叫做魯肅,這個人也很有能耐,就老勸說孫策。

說些什麼呢,他就說了,“您現在這個處境有點四不像,哪個地方都不占便宜,好比如說,朝廷派人來管理江南,您要是不答應,我們要是不答應,您自己算算這個賬。”,“這話怎麼說?我不答應又作何解,你們不答應又作何解?”,“您想想,朝廷來管理江南,您要是不答應,那麼您就将被污蔑為是反叛者,是軍閥,遺臭萬年,我們這些人不答應,還能被傳頌為是對自己主君的忠實,最起碼忠于自己主君沒改變,您想想是不是這個門道。”,這麼樣勸說也确實讓孫策在想了,這個事确實得琢磨琢磨。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内容!

不過沒二年倒也沒什麼功夫尋思了,主要是一方面朝廷沒來,孫策并不想主動獻身子,那顯得多麼下作一樣,另外自己也打算在江南地區穩固一下治理,這樣日後歸順朝廷了,也有更好的本錢可以談判,差不多就是這個想法了,應該說,這是各類實力派角色都會去考慮的事情,其實忠義二字,原本無必要過度提及,這種東西什麼時候都拿出來用,那就真的是沒什麼意思了。

江南僞朝都滅亡三年了,文天祥那個忠義做給誰看呐!這種人最為恬不知恥,不知道自己的忠義賴以為繼的因素是什麼,所以說最後做出的選擇讓人感覺荒誕又可笑,明知道不成,早早自盡不就完了麼?折天下那麼多跟着你造反的老百姓做什麼?人家全都填了土,你成名了,還去寫什麼正氣歌,問題是這種事情好像就很奇怪,正氣歌裡頭很多東西也沒有問題,但似乎為了對仗工整,不知道為何塞進去一個嚴将軍,就是益州将軍嚴顔,自诩為無頭将軍的,但最後還是留下腦門子投降張飛了,所以說這一類人本質上都是一會子事,是什麼?都是給自己擡高身價而已,無頭将軍嚴顔的身價沒有太高,張飛對付着能饒過去,就投降成了有頭将軍,你文天祥的身價太高,忽必烈人家弄不了了,還是那番話,主子都不在乎,你這個奴才着急什麼?皇上不急太監急!多管閑事,多此一出!

其實什麼,該投降的時候就投降就得了,封建道德之下也是一樣的道理,不該投降的時候自然也就不必投降,但是本質上來說,就說這位文先生和嚴将軍,他這個是人民内部矛盾,投降與否真就無所謂,你要是日寇侵略我中華,那就是敵我矛盾了,文天祥不投降,他這是搞錯了矛盾,把人民内部矛盾弄成敵我矛盾,問題是你跟人家忽必烈都是一個階級的,你們統治階級還搞内鬥啊!多新鮮呐!好多什麼舍身求義的忠臣烈士,也都是将本來是内部矛盾錯搞成了敵我矛盾,所以弄半天就很奇怪。

我且不談,這曹操鼓舞呂布前去統軍東進,但有一條,怎麼渡過長江,蔡瑁說,倒也不必渡過長江,從長沙往東,翻山越嶺直撲柴桑就好了,在那裡有孫策大軍的營地和辦事機構,打一下孫策自然不能坐視不管,然後或可說服他,或可剿滅他,這都是看您自己選擇了。

呂布就親自率領五萬大軍前往,作為副元帥,自己覺得自己打頭做這些事情也是應該的,至于先鋒官曹仁,不去搭理他,曹仁留下來鎮守襄陽,蔡瑁等人就留在江陵了,曹操覺得時機成熟,就上了一個奏表,總結起來就是三個字“置霸府”,說白了就跟建立最高統帥部一個意思,曹操沒有官銜,就這個臨時性的官銜,都元帥,因此他就提議建立一個霸府,為了今後征戰需要,朝廷上也發下明文來說,就同意了他這個主張,反正朝廷不用花費銀子,曹操在條陳上說,自己會處理一切開支的,當然了,國家各地那收稅上來也不是給皇上歪!所以說這真是人家把你賣了,你給人家倒着數錢。

那些願意稱頌文天祥和諸葛亮的,大抵都是這個來路的,明明自己不是跟着他們一塊享福,而是随着都有菜色或者就被殺了填路面兒,心裡還稱贊他們的好呐!好啊,好就好在讓你菜色了,好就好在讓你填路面兒了,封建王朝一窩蜂,你管他是姓漢還是姓回呢?過路銀子剃頭稅一兩也不能少了!所以說很多人去給封建社會舔臭腳,這些人就是下賤東西,就是沒人生養的連豬狗也不如,就是舐痣者!給人家專門舔腚瘡的,還得說雞肉味香着呢。

呂布帶兵出征,但是這些地區人生地不熟的,後勤物資也很難運輸,沒有專門修建的柏油馬路,就是不大好辦呀,但是沒法子事先每個人帶一個包裹,裡面裝着硬面饽饽,充饑好手,就是容易把牙咬碎了,但總算還真就餓不着,每天兩個硬面饽饽能解決不少問題,就是水比較麻煩,雖說誰都帶着大水壺,但是總有喝完的日子口,也多虧了這個時候是冬季,還是不那麼太讓人感到難受,和北方的天氣相比,長江一帶的其後稍微暖和一些,這就足夠了,古人享受的苦難和困難也許是我們想象不到的,在這個過程中,在這個環境下,勞動人民創造了璀璨的文化,這也是足夠了不起的了,而為了這些勞動人民,我們才會義無反顧的将封建扔進曆史的垃圾堆裡面。

孫策也聽說了這個情況,朝廷終于來人了,但是看樣子是來讨伐,而不是好說好話來一起吃飯撈魚的,他就問太史慈,有客官要問了,這太史慈怎麼來這裡了?原本他就是劉繇麾下,因為沒打過呂布就逃回江南居住,後來孫策南下江南,和他碰面,兩個人也算是不打不相識,就做了朋友,太史慈就幫着孫策整理江南,一直到呂布這過來了,孫策就說了:“太史将軍,你是跟呂布交手打過的,還沒打赢,你說這個家夥如何厲害?”,“不知道了。”,“這怎麼話說得?怎麼不知道啦!”,“害,我聽說他比以前更厲害了,換了家夥,我當年就打不過他,不用說現在了,那更加不辦!”,“别說這個啊太史慈!我甘甯那也沒打過,但不也願意練練手再!”,甘甯噌的一聲站起來了,看架勢他也想出手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兩位将軍怎麼看呂布的?”,“此人非常骁勇,看不起一定會受到意想不到的重擊!”,“他确實厲害!這不是我吹,非得群毆才行啦!”,那既然這麼說,孫策心裡多少有點數,那就三個人上去群戰吧,這一次甘甯練習了騎術,跟着太史慈學了幾招,騎一匹大青馬,一身的碧翠,太史慈還是一身紅白,孫策紅袍金甲,三個人點兵三萬,就趕奔柴桑,和周瑜會合,然後排兵布陣,周瑜報告說已經打退了好幾趟呂布了,這個笨貨,就知道傻沖,結果當然戰敗了,但是他的兵馬也不少,孫策還系着呂布殺他爹的事情,但是怎麼說呢,都知道呂布是個忠臣,自己親爹去搶玉玺,這個事情自己不好講,所以就讓周瑜守住營寨,自己出馬挑戰!

太史慈和甘甯分脅左右,在後方壓陣,孫策還是想親自挑戰一番呂布,實在不成了你們倆就上倆幫腔,這倆就應下了,太史慈就跟甘甯說了:“孫策是不是想報仇想瘋了?那也不至于單獨挑戰呂布這個虓将吧!這太不上算啦,這麼打,這擱在以前,這可能都沒什麼,打三十個回合,也許是打不赢就逃走了,現在呂布二次學藝,怎麼着,十個回合逃不掉人家一戟就斬殺了!”,“誰說不是呢,我别看老說大話,可我知道呂布厲害!這現在更厲害,不行咱倆就得趕緊往上闖!”,這倆人盤桓一陣子,孫策就已經亮兵刃啦!鳳凰槍就擺出來了,這槍也不易,呂布以前是贲龍鐵戟,現在是剛龍震神戟!一戟暴怒,就打過來,孫策自恃勇猛,根本不躲藏,硬着頭皮就砸過去,你砸我我砸你,連番砸下去,呂布還成,孫策受不了了!還真成,這人果然是厲害猛将,時候長了對付不過去!這個寸勁兒!

太史慈大喝一聲,貫馬出陣,甘甯也往上撥馬,兩個人就沖上去了!

呂布說了一句:“新包裝,老内容。”,也沒怎麼有太大的動作,就是一傑戰三英!這下就打起來了,太史慈和甘甯怎麼說也受過虧,所以其實有點拘束,孫策倒是沒什麼,但他确實知道了人家厲害,所以也沒有全力發揮,呂布之前就跟曹操商量過這件事情,殺了人家親爹,怎麼想着把人家招降,這個事情還是挺麻煩的,畢竟說真的,怎麼讓人家招降。

先别管這個了!這四個人打到一百多個回合,沒有勝負,呂布就先回營了,好像不急着殺他們,孫策也覺得很奇怪,往往這種情況那都得搏命殺人,我知道我們幾個不是對手,那怎麼他也不殺了?這裡面有什麼我們還不知道的情報麼?

且先擱置一旁,我且要表表這西國選拔出來一員猛将,不是别人,那自然是後來頂頂有威名的姜維姜伯約!此人是天水人,家裡面是仕宦家庭,應該說有一些底子,他爹姜冏是個天水郡功曹,官兒不大,但在當地也是豪族,親兒子管帶的也不錯,什麼叫做忠孝不能兩全,實則姜伯約就是這類人,書上說了,姜伯約後來跟了葛侯,就跟親老娘失聯了,并沒有什麼跟着親老娘一起去蜀國的道理,這種事情我們也不論其對錯,得說這魏國的官兒也是真正糊塗,一個副将而已,如何害怕到不讓進城的地步,實際上書上很多東西說的隐諱,有些事情并不是直接點題,所以後來的話本家寫東西,自然就要自己琢磨,很多時候就沒有道理可言,說白了自己家的邏輯不合,因為我們之前說了,政治是妥協的藝術,但是話本可不需要妥協,所以這裡頭有毛病着,他根本就不是一個門道的東西,譬如說兩個人争吵,為了十萬塊錢不可開交,要妥協,要商量,這是政治,但是話本裡面有這個玩意兒嗎,沒有,因為像是李元霸和李存孝這樣的人根本不需要妥協,這種人在真正的世界上活不下去的,再有能力的人,最多也隻能是你們打不過我,我也沒法把你們都弄死,就隻好妥協,譬如一個能力大到可以毀滅世界的人類,想統治世界而其他人類都不答應,最終結果也隻能說,大家同意他的超自然權利而已,難道他真的為了統治世界而毀滅世界麼?要麼别人妥協他都服從他統治,要麼他妥協不欺負其他人,但享有一些特權,就跟那位美國皇帝一樣。

這位姜維不敢說是錦衣玉食,但也絕對屬于吃喝不愁的,因此親娘就希望兒子更上一層樓,為此出資鼓舞他外出學藝,姜維也真不含糊,拜訪了一個隐士高人,此人名叫諸葛亮,在卧龍庵隐居,是一位不世出的能人,素懷忠君報國之志,雖說還沒有正式出山,但也在為此作下準備,姜維也知道此人大名,也知道他不出山,就拜訪其人,請求學習武藝,諸葛亮的花槍也是天下一絕,姜維則是天生勇力,可以說是天作之合,諸葛亮也很喜愛這個徒弟,就交給他自己的本事,但是諄諄教誨,讓他一定不要忘記了為國盡忠盡孝,這一點才是最重要的,其他的都可以不顧,但是對國家的忠誠,對朝廷的忠實務必要牢記,姜維也就記在心中,在卧龍庵苦學武藝十年之久,姜維終于出山,因為曹操在長安選拔武将,因此就出山準備去碰碰運氣,據說是什麼比武大會?那我必得去試試,諸葛亮也覺得自己能耐都教完了,再有什麼也不是跟我學出來了,就許諾下來,好吧,祝這個徒弟成功罷了,随後諸葛亮也收拾卧龍庵,離開此地北上許昌投奔小皇上去了,小皇上現在手裡頭也沒有可以封官的了,但是還是想晉升一下諸葛亮,因此封他做帝師,原本這是個泛稱,但如今就是官銜了,封他武鄉侯,讓他跟着自己了,諸葛亮之前留居卧龍庵,似乎隻是單純為了等待一個徒弟而已。我且不提。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姜維回到家鄉,先回去給父母報了平安,但是可惜姜維之父已經在五年前故去了,姜維非常傷心,但是他親娘勸他不要放在心上了,還是忠君報國要緊,再說了,你爹死了五年了,你現在披麻戴孝也不是日字口,不如先去參加國家的比武大會,姜維就讨了一塊白布,系在額頭上就出發了。

這個比武大會因為是在西國舉辦,關西尚武,所以曹操就來參與,看看有沒有真正能打的猛将,那麼檢驗官就是馬超,能戰勝群雄的好漢還得戰勝馬超,這才能被承認為魁元,大概您理解為武狀元就行了,但不是全國性質的,馬超鷹揚隴右也這麼多年了,還真沒見過誰能穩穩地超過自己,當然了呂布那不是隴右出來的,他是另外的那不算,剩下都有一個算一個,不是對手,因此很簡單,他覺得這一次選出來的魁元也可能不怎麼地,俗話說的好,應景而已。

但是這一回還真有厲害人物,姜維就是這裡頭出類拔萃的,此人一杆“暴雨梨花槍”,一身青綠色袍服,因為家境敗落沒錢買铠甲了,隻能穿布衣,也多虧家裡原有積蓄,因此還是有一身不錯的衣服的,隻是别人都穿铠甲,他他身穿布衣,而且頭紮白巾也很紮眼,第一天姜維隻是上了賬,沒上去比武,先看看怎麼個形勢,發現這些人都沒有太厲害的,不是這個被踢倒了,就是那個被踹地下了,這簡直都不像話,而且能夠連續戰勝十五個人的都沒有,姜維一看這下可好,就先回客店去喝茶,吃點爛肉面,這客店老闆問他了,“這位小爺,你是不是來參加比武大會的?”,“對對,就是報名了還沒上去,我想看看他們怎麼弄的,結果我發現這裡頭沒有顯能耐的。”,“那不一樣,今年有曹操大人來坐鎮看比武,你要是顯擺了真能耐,那保準受到重用!”,“真有這回事啊!”,“我不騙你,這碗面呐,就算是給您讨個好彩頭啦!”,“唉,那我謝謝您!”,姜維還在吸溜面條,心想這買賣我不能錯過啊,這曹操不是朝廷上退休的大官兒麼,以前是丞相爺,現在他兒子是丞相爺!這樣的老大人想必沒有什麼太多日子來看比武,說白了,人家忙的很,或許就在這一兩天,我不能老看熱鬧了,等着最後再顯擺能耐?人家沒看着咋個辦!

也着急的很!吃碗面條,把一錠大銀一扔,好嘛,給人桌子砸一個坑!嘴裡嘟囔着:“就不找啦,借您吉言!”,一溜煙兒就走了,其實店主東也無非就是說幾句漂亮話,為這個多掙兩三分銀子而已,結果這位爺真叫個豪爽,一錠銀子可不少,店主東掂掂看看,還真有三十兩!其實這是姜維全部家當了,他這一下子樂傻了!把本身銀子全搭進去啦,也沒想萬一沒入選怎麼辦!

年輕人氣盛,不考慮後果,這也沒管什麼是不是對不對,當時姜維就高興地跳上比武台了,馬超在一旁坐着,一看這小子怎麼沒規矩啊,就問他了:“哎哎哎!你幹嘛的?”,“我算幹嘛的?我來比武啊,怎麼,不中啊?”,“沒點規矩,先報名!”,“嘿嘿,一來我就報了,看了會熱鬧,吃了碗面,我就過來了,聽說有曹操老大人,我與他磕個頭!給人家看看我的能耐!”,“想認識曹操大人的海了去!你會什麼能耐?”,“花槍,跟一個高手學的,學了十年,我多句嘴,請問您老人家是不是馬超馬孟起。”,“對啊,你說的那就是我。”,“剛才我看了,這一幫子比武的根本都不濟事,我也懶得跟他們比,赢下一百多号也不算本事,您來,我十個回合把您殺敗!”,“哎呦呵小子!怎麼着,這麼大口氣啊!”,“不敢,我這是真本事,不是大口氣!”,馬超這個氣啊,一個年輕毛頭小夥子,這就敢瞧不起自己!

一刀一槍就亮開架式了,關鍵是馬超全身披挂,人家就是一身衣服,那根本不一樣,差太多了,但是馬超也不多想了,就扯開架式了,結果果然,姜維的手段奇高!不要說是十個回合,第一招就快的看不見!這一下子就給馬超吓懵了!

這能耐是真的高,不白給,馬超一方面很高興,另一方面也比較沮喪,畢竟自己被壓着打,沒有還手之力!就三招,馬超就把兵器全扔地上了。

那麼姜維又會如何逞威?接下來還會跟發生什麼有趣的事情?欲知後事如何,且待小子下回分解。

喜歡全日談趙子龍演義請大家收藏:(zuoyexs)全日談趙子龍演義【左葉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弧光微芒  他在等四月+番外  (西方羅曼同人) [基建]玫瑰吻過巴塞羅那+番外  和我搭檔過的都入戲太深  神明不再  太陽帶着我在宇宙中狂奔  男配不當墊腳石(快穿)  創世神重生地球,替父母還債  突然變成巴掌美人+番外  崩壞:你還欠我一舞  朕的白月光他又裝病+番外  爆紅後我修道有成了+番外  封禁萬界,我的外挂每周更新  傅醫生他又撩又寵+番外  死了的假道侶怎麼又活了  穿書後被反派撩心動了  17歲的夏天  離譜+番外  (綜武俠同人)[綜武俠]我的夫君有問題+番外  作為一個剪刀妖  

已完結熱門小說推薦

最新标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