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繡春囊事件",愚蠢的邢夫人借機向王夫人發難,以為可以出口惡氣。盛怒的王夫人也罕見配合,欣然同意邢夫人的心腹王善保家的提出趁夜"抄檢大觀園"的突襲建議。
這其實是王夫人順水推舟反制邢夫人,拿她當擋箭牌,意在整頓"花紅柳綠"的怡紅院,攆走晴雯芳官等"輕狂"丫鬟,讓林黛玉難堪,從而全盤否定賈母支持認可的"木石前盟"。
于是,這次殺氣騰騰的大觀園抄檢,便在管家王熙鳳帶隊、王善保家的督導下,頗有玄機的啟動拉開。賈迎春的紫菱洲、賈探春的秋爽齋、賈惜春的暖香塢、李纨的稻香村、林黛玉的潇湘館,以及賈寶玉的怡紅院,都一一被翻箱倒櫃,查了個遍。
可奇怪的是,薛寶钗的蘅蕪苑卻不在抄檢之列。
這是何故?
抄檢組給出的解釋是:薛寶钗屬客居賈府的親戚,抄不得。
按王熙鳳的原話,"要抄檢隻抄檢咱們家的人,薛大姑娘屋裡,斷乎檢抄不得的。"
邢夫人的陪房王善保家的也沒意見,"這個自然。豈有抄起親戚家來。"
由此,薛寶钗的蘅蕪苑用不着抄檢,自然一夜風平浪靜,沒被打擾。
但賈府的閑言碎語卻不徑而走,有認為這是王夫人的意思,要保護她的外甥女,不願惹麻煩的王熙鳳隻得遵照執行;也有認為這是王熙鳳的心機,她不想給薛寶钗自證清白的機會,有意逼她離開大觀園。
後來薛寶钗見自己的蘅蕪苑沒有被查抄,第二天就以薛姨媽病了需要照顧為由,匆匆搬走了,就是明證。
這樣看來,帶隊抄檢大觀園的王熙鳳不抄檢薛寶钗的蘅蕪苑,看似讨好王夫人,假裝維護薛寶钗,實則堅定地站隊賈母,将林黛玉視為賈家人,讓她得證清白,可以不被嫌疑理直氣壯地客居賈府。
果真是這樣的嗎?
畢竟王熙鳳以親戚為由,不抄檢薛寶钗的蘅蕪苑,從公平的角度而言,是站不住腳的。因林黛玉也是親戚呀,雖說她以孤兒的身份寄居在賈府,與賈寶玉有"木石前盟"的姻緣,也隻是賈母支持下的默許狀态,遠沒有達成定局,林黛玉并非事實上的賈家人。
但林黛玉的潇湘館卻在必查之列。因王夫人早就對林黛玉與賈寶玉親密的往來十分反感,根本不認可什麼"木石前盟"這樣的天作之合,她内心當然是傾向于與自己妹妹薛姨媽的寶貝女兒薛寶钗聯姻的:二寶的"金玉良緣"才符合她們的家族所需。
明白王夫人意圖的王熙鳳,本身就受"繡春囊事件"的影響,也就不敢多言,隻得遵照王夫人的指令行事,否則交不了差,王夫人對她更會不滿。
但如此大張旗鼓興師動衆"抄檢大觀園",王熙鳳本身是不情願的,并非她不敢,實則那時的賈府暗潮湧動已顯敗落迹象,内部不宜内耗不止再起矛盾紛争。這樣下去,賈府的徹底沒落必然是闆上釘釘。
探春姑娘就公開說出有名的"百足之蟲,死而不僵"論斷,"家裡先自殺自滅起來",豈不迅速"一敗塗地。"
深曉這一道理的王熙鳳哪能不明白當下的賈府更需要和衷共濟,更應注重精誠團結,她原本希望邢王二夫人暗暗壓下"繡春囊事件",先維持大觀園的安甯,待悄悄查出繡春囊的罪魁禍首後,再低調嚴懲。
這樣,"繡春囊事件"造成的影響可以降到最低。畢竟貴族之家百年望族賈府丫鬟婆子那麼多人,涉及錯綜複雜的利益牽扯,是不宜将繡春囊這類不雅之物公之于衆,哂給所有人看的。
更何況紅樓群芳冰清玉潔,更不宜被"繡春囊事件"裹挾有毀聲譽。多事之秋的賈府,低調謹慎處理"繡春囊事件"才是理性之舉。
隻可惜邢王二夫人頭腦簡單,隻盤算自己"一畝三分地"的利益如何保住,哪管偌大的賈府整體利益受損不受損?被邢夫人激将的王夫人,根本想不到維護賈府的百年聲譽,反在王善保家的挑唆下,利令智昏,同意發動一場損人不利己的"抄檢大觀園"行動。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快穿反派男神有點皮 穿越之我乃王妃 推銷誤入帝皇群,皇帝們震驚了! 那時偷偷戀着他+番外 大唐廣播站2 管不住的心+番外 正德明君 綜武,帶着李蓮花當老六 打斷腿,爬上鋪+番外 滿級大佬種田日常 讓你衡山習劍,你竟斬破諸天? 香江往事 科幻天庭,大秦我包攬金榜 江果果顧寒煜 穿成銀魚後,他對我一見鐘情了 許雨晴沐長風 我垂釣諸天萬界 我兒朱雄英 末世之獨寵女配 過氣小明星的海怪男友+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