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本網

書本網>樂天派什麼意思 > 第18章 大詩人孟浩然何以終生未能入仕(第1頁)

第18章 大詩人孟浩然何以終生未能入仕(第1頁)

唐代山水田園派大詩人孟浩然,與王維齊名,史稱"王孟",着有《孟浩然集》。其中有名的五言詩《春曉》(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還入選小學語文課本,可謂家喻戶曉,廣為人知。

孟浩然待人又很熱情仗義,不僅是李白崇拜的偶像,與杜甫、王維、王昌齡等等都是私交很好的朋友,還深得張說、張九齡、韓朝宗等朝廷大員欣賞,多次"幹谒"他入仕謀職。

然,就是這樣一位才學高、名氣大且得到貴人提攜的大佬級名詩人,卻終身未能入仕。這是何故?

真的是他得罪了玄宗皇帝?還是像《紅樓夢》中的賈敬那樣不屑俗務不願為官,亦或是參加科舉考試的運氣差,累試不中?

一、孟浩然其人

孟浩然,字襄陽,公元689年出生于湖北襄陽,世稱"孟山人",也就是沒有功名的人,即草民,世稱布衣詩人。

故孟浩然一生沒有當過官。

是孟浩然不願入仕,還是讀不起書或者學習成績差入不了仕途?

其實,孟浩然并不是讀不起書,他的家庭條件不算差,乃襄陽城中較為殷實的書香門第家庭。小時候的孟浩然讀書也還可以,他本身又是一個"官迷",渴望着将來可以"貨賣帝王家",能施展平生抱負可以建功立業。

然,年輕時候的孟浩然,太貪玩,沒把科舉考試當回事,一心想着趁青春,先惬意地過一把隐士生活再說。便拉着同鄉好友張子容隐居于鹿門山,過着悠然的山居生活,還寫下《題鹿門山》一詩。

不覺到了公元712年,24歲的張子容先着急了,便單獨下山參加了科舉考試,很幸運地一舉高中進士。可不慌不忙的孟浩然隻作了《送張子容進士舉》表示祝賀後,仍沉浸于自得其樂的山水生活,對參加科舉考試沒作打算。

二、"幹谒"未果

就這樣,孟浩然又心情愉悅地過了幾年幸福無憂的青春時光。

一晃,就到了公元717年,孟浩然已29歲,正好遊曆于洞庭湖,時逢宰相張說貶任荊州長史,聽說孟浩然才氣過人,很是看好,有心舉薦他入仕。

原本是"官迷"的孟浩然也覺得"玩"得差不多了,亦想着通過"幹谒"方式入仕。

一拍即合之下,孟浩然還寫下有名的求職詩《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

氣蒸雲夢澤,波撼嶽陽城。

欲濟無舟楫,端居恥聖明。

坐觀垂釣者,空有羨魚情。

這首詩也得到張說的欣賞,可推薦上去後,并沒有得到玄宗皇帝的召見。

不覺又過了7年,到了公元724年,36歲的孟浩然得知玄宗皇帝巡訪于洛陽,便隻身前往洛陽求仕。又得襄州刺史韓思複、襄陽令盧馔(二人都是他的"忘形之交")的舉薦,可還是沒有音訊。

孟浩然滞留洛陽三年,一直沒收到入仕的一點消息,隻好又輾轉于維揚一帶,繼續過着遊俠式的隐居生活。

所幸的是,就在公元726年,他與25歲的李白相遇。李白非常崇拜他,當即寫下有名的《贈孟浩然》:

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

紅顔棄軒冕,白首卧松雲。

醉月頻中聖,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挹清芬。

多年以後,兩人在黃鶴樓重逢。李白又為孟浩然寫下《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

李白對孟浩然的仰望,也算是惺惺相惜之下對他"幹谒"未果的補償吧。

三、累試不中

不過,孟浩然渴望入仕的想法并沒有中斷,便期盼通過科考之路獲取成功。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推銷誤入帝皇群,皇帝們震驚了!  讓你衡山習劍,你竟斬破諸天?  大唐廣播站2  管不住的心+番外  穿成銀魚後,他對我一見鐘情了  香江往事  末世之獨寵女配  打斷腿,爬上鋪+番外  綜武,帶着李蓮花當老六  快穿反派男神有點皮  許雨晴沐長風  穿越之我乃王妃  那時偷偷戀着他+番外  我兒朱雄英  江果果顧寒煜  科幻天庭,大秦我包攬金榜  過氣小明星的海怪男友+番外  我垂釣諸天萬界  正德明君  滿級大佬種田日常  

已完結熱門小說推薦

最新标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