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網上鋪天蓋地的質疑聲,文化部選擇了拒絕回應。
而體育部則是委屈地發布了公告,表示東亞少年籃球杯,雖然是東亞各國體育部聯合促成的賽事,但是各國參賽人選并非出自正規國家運動員隊伍,都是從各國國内少年籃球聯賽裡挑選拔出來的。
這些選手都還是高中學生,這一塊更多的是歸由教育部門管的,選手隊伍也是教育部負責篩選組建的,跟他們體育部關系其實不大。
于是一幫人又氣勢洶洶地跑到了教育部的官網進行了留言,讨要說法。
誰知教育部的通告發文更加委屈,表示國内自十年前開始,就已經為各大初高中配置了籃球場,覆蓋率更是達到了百分之百!
但是喜歡籃球這項運動的學生,卻是少之又少,學生們更加熱衷的依然是乒乓球和羽毛球這類小球運動。
教育部已經盡量鼓勵倡導學校培養學生的籃球興趣了,但是一直以來都成效甚微。
而且往年華夏在東亞少年籃球杯上的成績比現在更差,今年已經算好的了,至少能跟櫻國隊打得有來有回了。
沒想到等來的卻不是鼓勵和贊譽,而是鋪天蓋地的指責。
最後,教育部表示,他們沒辦法強制改變孩子們的興趣愛好,沒辦法提高愛打籃球的孩子基數,從而提升華夏少年的籃球實力水平。
結尾,教育部還呼籲社會各界和孩子家長,應該盡量配合學校,去培養孩子們對于籃球和足球等大球運動的愛好,這樣也許可以改變華夏在大球賽事領域的尴尬處境。
教育部這一波發言堪稱完美,不僅把事情說明白了,還立住了自己已經盡力的形象,最後還不忘給甩鍋的體育部上了一波眼藥水。
暗諷華夏大球賽事在體育部的“英明領導”下,一直處于一個“尴尬”的境地。
這下子,吃瓜群衆們全都麻了。
搞來搞去,結果原來是學生的問題?再說深一點,還是家長和社會的問題了?
吃瓜群衆沉默了,但是各界大V和各大自媒體卻是陷入了狂歡之中,紛紛或撰文或發視頻表明自己對這件事的看法。
有些是理性分析,有些則是借題發揮,引申到了抨擊國情上了。
一時間,什麼牛鬼蛇神都跳了出來。
當然,吃瓜群衆們也沒有閑着,那邊的文化部不是拒絕回應嗎?那他們就去文化部的官網下留言要說法。
許是被搞煩了,文化部還真的回應了,不過不是文字,而是幾張圖片。
這幾張圖片的内容都是财務報表,報表裡展示了這些年來,文化部在扶持創作方面投入的資金和作為。
其中也列明了漫畫這一項的投入。
光是近五年來,文化部就一共扶持過近九百多家漫畫工作室,涉及作品數量更是達到了八千多個。
其中每個作品的扶持金投入都在一萬到二十萬之間,這方面總共累計投入近8.6億扶持金。
其他例如漫展、漫讨交流會、漫畫公開課、推漫宣傳等等,這些活動的舉辦也都有文化部的參與和資金投入。
加上這些方面,文化部在漫畫方面投入的資金和精力可着實不少,比起其他文創項目的投入要多得多。
文化部放出的最後一張圖片則是其他各國在漫畫方面的投入。
人們這才驚訝地發現,原來别國在這方面的投入還不如華夏呢。
這下子,吃瓜群衆也不知道自己該怪誰了。
難道去怪那些搞漫畫的人?怪他們實力不濟,丢了華夏的臉?
人們紛紛想道:“如果這麼做的話,是不是有點過分了?”
所以這場鬧劇,來得快,去得更快!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開局與女屍同床,我是大宋守夜人 王妃的馬甲數不過來 花吟淚 畫象 穿越:王爺,你的姬妾喜歡我 大夏劍術,誰主沉浮 八零:丈夫在城裡娶妻,我嫁軍官 原神:表白被拒,我反手旅行七國 太子妃她斷案如神 快穿:炮灰男配逆襲劇情 官路浮沉 醫武江湖 末世全球進化,我覺醒銀河火花 暖茶淮青葙 白隊,徐教授對你圖謀不軌 我算命主播:每日三卦,完事下播 山野百花開 末世天災,囤滿億萬物資苟住 吞噬神王 說好一起養家畜,你竟是豪門大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