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有了這一人振臂高呼之後,剩下的事情确實簡玉衡交代做的。他可不是混淆視聽,隻是推波助瀾罷了。簡玉衡讓鄧喜派了一群人渾水摸魚,一方面将缺糧即将要被餓死的恐慌不斷放大,一方面有鼓動的城中百姓趕緊投降。
一來二去,要投降的人也就越來越多了。
第二日一早,随着過來收糧的官差态度更加倨傲,百姓們終于坐不住了。都被逼上絕路了,他們還有什麼好選擇的呢?
投投投!隻要投降了,就沒有這麼多事兒了。他們可沒有多少忠君愛國的思想,隻要自己小命保住、一家人能平平安安,誰當皇帝不是一樣的?
鄧喜還在想着該以什麼樣的借口來主動投降,不曾想簡玉衡的計謀竟生效的這麼快。待官差跟他說外頭有許多百姓跪着情願的時候,鄧喜反映了半天才琢磨出味道來。
這要是真的話,那他就不必當賣國賊了,順理成章投降有多好?
他愣在原地,簡玉衡卻挑起眉毛,戲谑道:“還不去解決了這事兒,知府大人?”
第132章受降◇
◎繼續往東進攻◎
鄧喜正了正官服,挺着胸膛踏出了官府大門。
官衙外頭烏壓壓地跪着大片人,此刻衆人臉上懼是一片惶恐不安,更有人拖家帶口的跪在這兒,口中所求,說來說去不過都是“投降”二字。
鄧喜不得不佩服夏國人。
這糧食是他們劫的,要在城中收糧食也是他們定下來的,就連買空米鋪裡頭的糧食也是他們的計謀。自始至終,鄧喜這個一州長官到底像個打下手的一樣,稀裡糊塗的按照他們的命令行事。事情一步步演變成現在這樣,每一步都是在夏國人的算計之下。
鄧喜心中對簡玉衡一幹人等起了深深的忌憚之意,幸好,幸好他當初選擇投降,如若不然,隻怕他就當場沒命了。
夏國人的手段,可不是他能承受的住的。
鄧喜心中腹诽,不過說出來的話卻慷慨激昂、抑揚頓挫、氣勢十足,大道理一套接着一套,表明自己要死守濟州城,不會讓齊國丢失一寸土地的壯志。
态度之堅決,讓人欽佩至極。
不說别人,起碼鄧喜身邊跟着的那些官差就真的被感動到了。
平日裡不見鄧大人有多麼忠君愛國,可到了這種關鍵時候緊要關頭,卻愣是将鄧大人身上的正氣給激發出來了。衆人都覺得,有鄧大人這一句話,城中百姓定能同他們風雨共舟,共同擊退夏國的!
可誰知,鄧喜說完這一句之後,外頭跪着的那些百姓們投降的呼聲更高了。
衆人悲戚道:“大人三思啊,眼下南有夏軍,北有燕軍,齊國便是由三頭六臂也擋不住這麼多的精兵強将,咱們拼死抵抗又有什麼意思呢?”
還有人道:“朝廷遲遲不放糧食,反而要收了咱們的糧食,可見是把咱們往死裡逼。這樣的朝廷咱們何苦替他死守?鄧大人,您就可憐可憐我們,放我們一條生路吧!”
“是啊鄧大人,咱們隻想活命,别的事一概不求。城中眼見着已經沒糧食了,若不投降,難道真要活活餓死?”
下面跪着的還有一個濟州鹽商鄭家的大老爺,他同鄧喜為相熟,所以道:“您家中也是有位高壽的老夫人,想必也能知曉我們的心境。這投降一事為的不隻是咱們自己,也是為了家中的老弱婦孺。誰家沒有老人?誰家沒有小孩兒?總不能讓他們跟着我們一起餓死吧?”
鄭家有錢,也存了糧,但是如今的情況是——城中已經買不到糧食了。越是家中富貴,越不能坐以待斃,今日前來請願,便是鄭家人起的頭。鄭家大老爺想的也簡單,不投降的話,夏國人遲早都是要攻破城門的,等那些軍隊攻進來了,他們家的家産還能保得住?唯有如今先投降,賣個好,才能保全大部分的家财。
商人的得失心總是特别重,所以鄭家人再三鼓動城中百姓,讓他們請願投降。
效果也是顯著。
官衙門口地方并不大,多少人想跪在這兒都找不到位置,于是沿着外頭的大街一路跪下去。
一眼望不到盡頭。
那些不願家破人亡的尋常百姓,聲淚俱下地求着鄧喜:“大人,求您了,您就先降了吧,就當是保全濟州城所有的老百姓了。”
鄧喜對這些人的哀求并未入心,因他根本不在意這些人的惶恐跟不安。如今事情達到他想要的結果,這才是最重要的。
為了表明自己剛正不阿,完全是為了百姓的生死存亡才做出這樣的選擇,鄧喜故意面露遲疑,似乎是被衆人的話給說動了一些。
百姓們見狀,以為是看到了希望,越發卯足了勁勸降。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産科男護士穿進豪門生子文 穿成年代文男主的早死原配 穿成女配後被反派帶飛 穿成狀元後扶持長公主登基 快穿之反派大佬是我囊中物 穿成校園文女配的單親媽 小怪物飼養員 雄蟲他是男德班卷王(蟲族)+番外 哄龍寶開心 我的靈根等級怎麼是負的 頂流來了也得犁地 秋水長渟 變成星星後,我成了星族之王+番外 小心眼 我在酒廠賣老鼠藥 無問西東+番外 穿成首輔的極品長姐(種田) 折弓之一劍泯恩仇 盛夏搖起雀躍的尾巴 神醫能有什麼壞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