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一日,“腓特烈大帝”号在威廉港造船廠開工。
雖然這艘戰艦在設計上存在很多缺陷,特别是過低的航速,但是作為德意志第二帝國近年來建造的第一艘主力艦,仍然受到了高度重視。當天,腓特烈三世、維多利亞皇後、威廉皇儲等皇室成員,以及帝國宰相俾斯麥、海軍戰争大臣馮承乾等帝國官員親臨現場,由腓特烈三世親自主持開工典禮。兩年後,威廉皇儲親手将一瓶香槟砸向艦首,把這艘巍峨巨艦送入了大海的懷抱。
開工典禮上,馮承乾也非常激動。
這是他來到這個時代之後,親手打造的第一艘戰艦。雖然他知道,今後還會有更多的戰艦由他完成,但是做為把新興海上列強的締造者,馮承乾仍然過于忘懷,顯得比任何人都要投入。
“腓特烈大帝”号開工建造,在國際上也刮起了一股風潮。
英國報紙在高度重視的同時,也忍不住嘲笑德國人不懂得海軍,竟然耗費巨資建造一艘速度比烏龜還慢的戰艦。《泰晤士報的評論最為貼切:“腓特烈大帝”号既打不過、也跑不過英國皇家海軍的主力艦,在海戰中不但沒有取勝的機會,連逃跑的機會都沒有,是一艘毫無價值的戰艦。
英國人高傲,那是有資本。
隻是,其他國家也跟着起哄,比如法國與俄國的報紙都大肆貶低“腓特烈大帝”号,連意大利的報紙也沒有筆下留情。
這些國家有嘲笑德意志第二帝國的資本嗎?
也許法國有,因為法國曾經擁有世界第二的艦隊,現在的法國海軍也強于德意志第二帝國海軍。
至于俄國、意大利等國,根本沒有嘲笑德意志第二帝國的資格。
隻有一點不可否認,“腓特烈大帝”号掀起了新一輪造艦風潮,也可說是十年之後海軍軍備競賽的熱身活動。
當月,英國皇家海軍就提出建造全裝重型火炮主力艦。
緊接着,法、俄、意等國也相繼提出了相關的造艦計劃,連奧斯曼帝國與奧匈帝國也出台了類似的計劃。
隻是,此時的技術水準,還不足以建造真正意義上的“無畏”艦。
在認識到了技術上的難度之後,英國皇家海軍首先知難而退,降低了造艦規模與新戰艦的技術标準,既仍然采用三脹往複式蒸汽機,配備三十倍徑重炮,最終受财政預算影響僅建成一艘。
英國皇家海軍知難而退,德意志第二帝國海軍卻沒有停下前進的腳步。
在制定下一年度财政預算的時候,馮承乾利用“腓特烈大帝”号順利開工的機會,提出再建造一艘主力艦。雖然俾斯麥表示反對,認為帝國沒有必要急于擴充艦隊規模,但是腓特烈三世對“腓特烈大帝”号的性能不太滿意,認為有必要建造一艘性能更加先進、也更加強大的戰艦。
最終,在腓特烈三世的支持下,新戰艦的建造工作确定了下來。
帝國政府撥款一百二十萬帝國馬克,再由戰争部湊款六十萬帝國馬克,在一八九零财年度建造一艘超級鐵甲艦。
為了表示支持,腓特烈三世把這艘戰艦命名為“威廉大帝”号。
也就是說,腓特烈三世用他父親、也就是德意志第二帝國開國皇帝的名字,為這艘還未問世的戰艦命名。
随後,威廉皇儲自願為該艦捐贈了十萬帝國馬克。
皇帝親自為戰艦命名,皇儲帶頭捐款,立即在帝國國内刮起了捐款風潮,短短一個月内帝國戰争部就收到了一百四十萬捐款。雖然隻有少數來自平民百姓,但是自願捐助的民衆多達上百萬。
經費不成問題,其他的事情就好辦得多了。
年底,馮承乾把提爾皮茨調了回來,讓他負責戰争部的日常行政事務,自己則去了威廉港造船廠。
雖然隻過了幾個月,但是在設計“腓特烈大帝”号時存在的很多問題都已得到解決。
由克虜伯兵工廠開發的三百五十毫米巨炮進展順利,隻是這種火炮隻有三十倍徑,穿甲威力嚴重不足,馮承乾希望得到的是一種穿甲威力足夠巨大的火炮,所以委托克虜伯兵工廠開發四十倍徑的三百毫米艦炮。三聯裝炮塔的研制工作進展順利,即便無法配備“腓特烈大帝”号,也肯定能配備“威廉大帝”号。
讓馮承乾有點意外的是,得到帝國戰争部的經費支持後,曼斯鋼鐵廠在表面滲碳硬化裝甲鋼領域的研究也取得了一些進展,幾名年輕的技術專家想出了很多好點子,正在努力實現量産。
隻是,在設計“威廉大帝”号的時候,仍然有一道邁不過去的難關。
這就是動力系統。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渣了師尊後,妖徒夾着尾巴跑 明紗 女村書的貼身紅人 多子多福美女如雲 穿越1800:争雄七海睥睨天下 拒入萬歲軍,我打造王牌師 天下第一小乞丐 神話:魂穿高要,我長生不死 賬房先生li 反派過分貌美!男主又戀愛腦了 綜穿:漫漫修煉路 神雕楊過:芙妹請自重! 完蛋,背叛後他就登基了 團寵老鼠的幸福生活 三個孩子兩個爹 花都最狂醫神 從院隊教練開始的執教生涯 四合院:賣古玩?三萬隻賺兩萬八 都市修真:落榜透視小神醫 冰山美女總裁的戰神兵王